三本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03 09:31:25
導語:三本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師德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師德師風不僅能夠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給與充分體現,還可凸顯學校相應辦學實力及相關辦學水平,是其綜合水平的外在標志,此外,其還對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具有決定作用,與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息息相關。本文從三本院校師德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就三本院校師德建設方面所存在的障礙及對應解決對策進行探討,因此為相關院校師德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一、三本院校師德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性
學校最為基礎性職能就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而人才的培養主要依托教學活動,然而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否,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具有決定作用。學校自身的優質校風、教師自身的良好教風及學生自身的優秀學風等都成為對學校教學質量好壞與否的決定因素。對于優質的校風及學風來講,其當前已經成為教育活動始終執行者和組織者所需認真落實及完成的重要使命和任務。學校應將師德建設始終作為一項長久且關鍵的工作內容來執行及落實。只有對三本院校教師師德建設予以強化,并培養出一支具有務實創新、師德高尚、學風嚴謹及愛崗敬業品質的高水準教師隊伍,才能對優質學風、教風及校風得以順利實現及持續發展予以保證,以此為基礎,才能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綜合性優秀人才。
二、三本院校師德建設所存障礙分析
基于三本院校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得知對師德建設造成阻礙的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首先,教師隊伍些許教師存在嚴重的師德淡漠的狀況。由于市場經濟運轉的廣泛性,其對教育領域也造成實質性影響,基于市場經濟所具有的開放性、競爭性及趨利性,其不僅對人的積極進取精神及主體性給予充分激發,且還導致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及拜金主義的誘發。一些教師特別是外來聘請教師,過分看重個人需要及物質生活方面的內容,而存在過度輕視教育事業及集體利益的狀況,并將物質享受和追求金錢作為其開展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標,至此,造成師風不正及師德淡漠的狀況產生。其次,職業道德松懈思想的存在。一般三本院校外聘教師較多,且這些教師來自不同高校和社會,他們內心往往將教師職業作為其自身的謀生條件和手段,將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勇往的標準,至此,存在嚴重的利益與責任之間失衡狀況,以冷漠的態度對待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和要求,并且在實際教學當中,也未將其社會職責予以盡職,以此嚴重影響三本院校的教學質量。一些教職工對自身所追求的道德教育及道德修養方面的長遠價值予以放松,必然會造成諸多有關師德及師風建設方面的問題。最后,師德建設無論道德制度還是創新均明顯滯后于市場經濟需求。此狀況也是導致師德建設緩慢乃至退后的基礎因素。
三、三本院校師德建設的具體對策
首先,在教職工中開展“五師”教育。1.強師能。將專業技能要求向教師提出,讓教師必須向業務能力強及專業精方向邁進。2.正師風。利用一系列的榜樣規范、行為規范及制度規范,以此實現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給與強化的目的。2.樹師表。要求教師對所制定的“四高三精二嚴一強”目標予以實現,其中四高就是要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高度的覺悟,三精則為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及奉獻精神;二嚴就是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嚴肅的自我修養;所謂一強則為對為人師表意識進行強化。4.育師德。要求教師要以“三愛”為標準。即愛學生、愛崗位及愛事業。5.鑄師魂。要求教師要始終擁有四心,即關愛學生要有誠心,了解學生要做到細心,服務學生要做到熱心及教育學生要擁有耐心。其次,以幫扶活動為基礎全面落實師德建設。該活動主要以經濟資助為源頭,以此實施擴展,使之成為全方位愛生助學的活動形式,落實愛生助學的“三幫”活動,并將其宗旨確定為關心學生思想、學習及生活,而三幫則為幫生活、幫學習及幫做人,促使資助空間范疇得到相應擴展,實現其質量的提升。首先,各班輔導員要在各自學生中實施相應調查,就幫扶對象進行確定;然而針對學生實際狀況,進行有針對性有層次的幫助活動。各個教師均需要將自己的幫扶對象進行確定,教師還要深入到學生之中,去關心和愛護學生,并對其思想工作予以做好,可在課余時間內,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內心感受教師的關愛,促使學生不僅學會怎樣學習,還這樣做人及生活。要以幫扶活動為基礎,防止出現特困生不失學及學困生掉隊等狀況,此外教職工還要始終把資助第一、教育第一及愛心第一作為堅持的重要標準,讓學生對學校的溫暖及教師的愛心給與充分感受。利用學校所開展的幫扶活動,實現教師職業道德意識的不斷增強,實現教師素質育人及教書育人水平的實質性提升,并對教師的教育思想給與端正,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學習和生活。最后,就師德評估考核制度予以建立,促進師德師風檔案的建立。為了促進三本院校在師德建設方面的更好發展和不斷完善,對教師師德群體方面的優質形象進行塑造,對于實踐建設方面所存在的歪癥之風堅決杜絕,針對各系部要與教務處相配合,可通過讓教師在網上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以此實現對對師德表現給與了解,針對師德表現當中所存在較差的教師,相關領導應對其給與相應引導和培訓,或將極為惡劣的師德壞風及時清除,實現教師隊伍的整體優良發展。
四、結語
我國各高校始終將教師師德作為國家及社會的基本內容,并且也成為社會乃至人民群眾所迫切需要的重要內容。所以,對師德建設所具有地位進行充分突出,以此為三本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供充足動力。
作者:石璐 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建華.“三本”高校青年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機制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2(5):64-66.
[2]李珍,李世祥.三本院校教師第一堂課的教法研究[J].科教文匯旬刊,2013(12):40-42.
[3]張慶凱.三本院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111-113.
- 上一篇: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對策探究
- 下一篇:茶文化視域下對高校道德教育的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