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

時間:2022-02-27 04:02:25

導語:如何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

【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品質、德行、工作態度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和人才的未來發展,必須時刻恪守職業道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為培養出服務于社會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對于高校人才的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從師德的內涵出發,提出了幾點新時期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建設

師德是一名教師需要具備的最基礎的素質。如今,無論是教學的要求還是人才對學習的需求都在不斷提高,對教師的個人能力、教學水平和思想意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高校學生,學校和教師更應認識到自身素質對學生發展起到的重要影響,必須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提高高校的教學水準。

一、師德的涵義

師德就是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和個人素養,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師德主要包含教師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道德習慣等,在工作實踐中,具體表現為教師的工作責任意識,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和創新能力等。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要求的提高,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意義上對師德的定義也加入了更多的內容。目前對于師德尚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但各界的討論得出的觀點無外乎以下幾方面:首先,師德包括教師的個人品質與職業道德,包括其在工作過程中的責任心和守紀行為;其次,師德包括教師的個人信念,對于教育工作的態度以及個人行為的規范;最后,師德還包括教師的個人情感,意志品質等。由此可見,社會對于教師的要求早已超過了教學本身,教師承擔的責任越來越重,對個人思想、行為和品質的建設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的要求[1]。

二、新時期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建議

(一)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和監督機制。監督機制能夠對高校教師起到約束作用,使他們自覺提高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當前,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師德師風監督機制,但具體的落實情況卻并不理想,存在著形式化的問題。為此,學校還需進一步加強機制的落實和完善,加大監督力度。為確保監督的有效性,高校有必要建立起專門的監督小組,由管理者和本校中德高望重的優秀教師一同組建,對其他教師進行監督和約束,對一些不當的言行舉止進行適當的懲罰。當然,有懲就應有獎。對于一些在教學、生活等各方面都表現優秀,對學生起到了良好影響的教師,也需要加大表彰的力度,在教師之中樹立典型,成為爭相模仿的對象。使全校教師都在積極的氛圍中趕超、進取,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更好的為學生服務。(二)發揮高校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高校中,黨員和黨組織應首先為教師樹立榜樣,通過自身的優良作風來影響教師,通過大力宣揚師德師風發揮自身的領導帶頭作用。對于一些優秀教師可以吸納成為黨組織中的一員,不斷的選拔、培養先進教師。此外,還應進一步增強高校教師的服務意識,不斷學習、充實自我,跟上教育發展和時代前進的腳步,提高自身的現代化教育能力,以創新化的教學培養出個性化的人才。教師的工作具有服務性質,不僅為學生服務,更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其個人素質和師德建設關乎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更決定著國民素質的增強。可見,加強師德建設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需要育人,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規范和培養,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對制度的遵守意識。每一名高校教師都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認識到自身擔負的重要教育責任,從知識教育、行為管理、德育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培育出德才兼備的人才[2]。(三)提高教師的自我修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的個人修養是促進其師德不斷提高的基本前提。個人修養的形成與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個人的思想意識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教師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教育環境當中,隨時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一成不變是難以跟上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腳步的。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備“以靜制動”的能力,跟隨環境的變化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在如今的物質社會下,一些教師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樹立了錯誤的工作目標和觀念,不能堅持自己的初衷,超越了底線。這是一名教師所不該具有的行為。在教育工作中,必須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不受到不良的誘惑和影響,永遠將育人放在第一位。(四)注重青年教師的成長。隨著高校的發展,吸納了無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青年教師在學校教育團體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但同樣也需要認識到,青年教師的個人思想意志往往不夠堅定,他們容易受到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過于浮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師德建設是高校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應在校內多進行一些集體的培訓活動,增強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工作熱情。盡管青年教師的工作經驗不足,但同樣要為他們提供一些管理的職位和機會,讓他們參與到學校建設工作中,增強主人翁意識,更好的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同時,還應以優秀教師的個人工作能力、工作熱情和職業道德來影響青年教師,通過“一幫一”式的互助活動,使青年教師盡快融入高校的教育氛圍當中,適應本校的教育特色。(五)鼓勵任課教師參與學生管理工作。一些教師由于只負責授課工作,認為個人的工作任務就是傳授知識,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意識不足,個人的教育思想也有待提升。對于這一問題,高校可以要求任課教師輪流擔任班級輔導員,讓他們感受到壓力與責任,將班級班風的建設、學生品行的培養等作為己任,更好的承擔起工作的責任。

總之,師德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直接的、持續的,甚至是終生的;師德對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的影響是深遠的。各級領導都要經常調查分析教師的思想道德狀況,研究并制訂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靠管理嚴師德,鑄師魂。

參考文獻:

[1]黃靜.從師德文化建設看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師德問題[J].中華文化論壇,2013,(8).

[2]陳小環.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108-110.

作者:張敏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