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論文
時間:2022-03-09 09:05:05
導語:青少年思想道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育目標上注重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的培育
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從歷史上看,雖然古代封建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標有其時代的局限,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也把國家、民族、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作為美德,如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就是鮮明的寫照。從現實來看,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確定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標,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堅持著集體主義的原則,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主張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和國家利益。無論從現實還是從歷史和文化傳統來看,在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強調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和擔當都是我們的主導價值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堅持以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公民為目標,既是對優良傳統的繼承,也是現實的需要。然而,當前在經濟市場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沖擊下,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下,有一些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中過于張揚個性,提倡自我的解放,有的青少年只關注自己的個人利益和理想,社會責任感缺失。在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存在忽視個體利益訴求、用集體壓抑個性的傾向。但是過分強調個人的價值而忽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擔當是極其有害的,突出表現就是當前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對政治的冷漠、對社會的疏遠,如“宅男”、“宅女”就是其生動的體現。有的青少年成天沉迷于網絡世界,甚至還有的為了滿足自己的不當需要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會和國家的利益。這些表現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輕視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強調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忽視思想品德的修養;重視自我的功利,忽視服務他人的奉獻精神。青少年中社會責任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呼喚著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把青少年社會責任感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的依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大批有責任感、有擔當的青少年作為后備軍,在當前的形勢下,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培養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二、教育內容上順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時代要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內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它有著強烈的時代性特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根據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要求以及歷史和時代任務的新變化,在多次講話中闡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應著力加強的方面,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內容,凸顯出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動態性。
1.加強以“中國夢”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夢”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嶄新課題,指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在多個場合對“中國夢”進行了闡釋,突出了“中國夢”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豐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中國夢”本質上是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在青少年中加強“中國夢”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夢”不是虛幻的,而是具有現實可能性的。在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說過,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3]對“中國夢”平實而富于意蘊的闡釋表明“中國夢”是一個民族的夢想,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它是對全體中國人民理想信念的具體化。對“中國夢”的闡釋和一系列的觀點,根據時代條件變化對青少年的要求,豐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彰顯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追求,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思想基礎。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國夢”教育,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精神動力,引導青少年選擇正確的成長和成才之路,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創造性的提出了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闡述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規范和價值追求。一個社會要凝聚社會共識就必須要有共同的價值規范和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史上,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3]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觀,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觀,從立體的層面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要求。指出:“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3]同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上,強調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之中。核心價值觀關涉著一個社會的價值共識,在多元文化競爭激烈的今天,只有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軟實力。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融入課堂學習、課外實踐、日常生活及校園建設之中。
3.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非常重視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放在文化發展的戰略位置,要求將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融合起來。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就強調指出,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做到“四個講清楚”: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4]。的闡述表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淵源,是提高文化軟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依托,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新鮮內容。不僅如此,本人也非常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總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5]學校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是提高文化軟實力和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陣地,也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應將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之中。一方面可以豐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傳統文化,為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
4.重視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指出:“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提問時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6]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它表征著人們遵循人、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而改造和利用自然所形成的文明成果的總和。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是人與人的關系的集中體現,因此,生態文明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也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和諧的一種文明指向。生態文明教育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的形成時期,對新事物、新觀念接受能力強,對他們進行生態文明觀教育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樹立生態文明觀能夠取得更高的效率。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應融入生態文明教育,將生態環境狀況、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生態和諧等生態文明思想觀念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能夠更好地促進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
三、教育實現路徑上注重實踐育人和榜樣人物的作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實現路徑就是采取何種方式向青少年傳達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內容,從而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課堂理論講授、理論探討、案例教學等路徑。在一系列的講話和論述中倡導青少年到基層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工農群眾相結合,注重榜樣和道德模范常態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等方面思想,開拓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實現路徑的新思維和新視野。
1.實踐育人,強調知行合一。
通過實踐育人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德育思想,社會實踐對人的思想道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列寧曾指出:“實踐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7]實踐的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源于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能動活動過程,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了解和認識社會客觀規律、內化社會規范、強化思想道德觀念并促進思想道德的提升。這種通過改造客觀世界進而改造主觀世界的能動活動過程告訴我們,人們的正確思想觀念歸根到底來源于實踐,在實踐得到檢驗、強化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中,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在談到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途徑時,除了勤學增加知識外,強調要注重道德實踐:“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3]因此,堅持與實踐相結合,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線與人民群眾相結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堅持實踐育人就必須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將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切實解決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實踐對于青少年來說,就是一本“無字之書”。理論學習脫離了社會實踐,脫離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偏離了正確的方向。關于實踐育人、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指明了思想道德的最終落腳點體現在實踐中,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2.典型示范,發揮榜樣人物的作用。
通過典型示范,發揮榜樣人物的感召作用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的途徑。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以事感人、以情動人、以品育人更具效力,這種力量和作用是通過活的道德榜樣———人的影響而實現的,而榜樣作為體現社會追求和道德規范的現實的具體的人,則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最好的價值載體,榜樣教育也因此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有效的形式。榜樣示范主要是通過其人格感召力、情感共鳴力和行為帶動力來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教育工作者的榜樣示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尤其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學生而言,榜樣示范的力量是無窮的。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的榜樣,肩負著更多社會責任和公眾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會都有著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8]對青年模范人物的高度評價和殷切期望給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應發揮榜樣人物的示范,擔負起教育的責任與使命。2013年9月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指出:“強調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9]這是總書記又一次強調道德示范的重要精神價值和意義。2014年“六一”兒童節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在談及小學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指出:“心有榜樣,就是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在學習中養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也涌現了大批少年英雄。”[10]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既要善于挖掘身邊的榜樣人物和榜樣事跡,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榜樣教育,同時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學生的榜樣。正如所說,青年模范人物肩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期望,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肩負起這份責任。“打鐵還需自身硬”,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水平,高尚的人生境界才能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要能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并與學生展開思想的互動,以自身的言和行感染學生,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要挖掘身邊承載著優秀精神品質的榜樣人物和優秀事跡,發揮榜樣教育的作用,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楊業華符俊單位: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 上一篇: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論文
- 下一篇:鎮副科級干部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