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時間:2022-05-04 03:00:21
導語:職業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社會的發展導致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價值觀念的形成上存在一定的問題,為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中等職業院校應該不斷加強德育教育工作。整合學校的德育教學資源,增強師資力量,開展德育教學的課堂,進而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本文通過對德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分析影響德育實效性的因素,對德育教學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等職業;德育教學;實效性;教學措施
德育教學的實效性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中等職業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教師將積極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能夠準確地分辨對與錯,形成正義感。由此,德育教學的實效性能夠有效實現。
1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實效性的體現
1.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德育教學中,要將德育思想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德育教學最終的實效性。在中職院校不斷的教學創新中,將教師與學生作為德育教學的主要部分,圍繞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教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學生要具有學習的主動性。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是通過教師的“負責任教”與學生的“積極學”表現出來的。德育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能夠根據學到的知識確定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現階段的德育教學中,中等職業院校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師資力量還需要增強。只有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實現德育教學的實效性。1.2德育教育中的情與理。中等職業院校在進行德育教學中,應該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學生對于單純的理性知識認識不足,無法將學到的知識吸收,長此以往會造成抵觸心理。為有效解決這一現象,將德育教學中的理性知識與情感進行融合,采用情感進行教學,學生在心理會接受情感化的德育思想。學生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在接人待物上,能夠敞開心扉與人交談,形成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此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才能體現出來。
2影響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因素
2.1德育教學的方法。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教學的方法過于陳舊,在教學中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并在教學中依然以教師為主體,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在實踐活動中,活動的目標不夠明確,與國家推崇的素質教育理念不符,德育教學實效性無法得到體現。為有效解決這一現象,學校應該對德育教學的方法進行創新,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2.2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也限制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學生的心理因素,學生在經歷考試后由于成績不理想,并未進入到心儀的高中,在心理上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在入學之后,心理上形成較大的落差,這種心理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影響。第二方面,部分學生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由于對自身的未來存在迷茫,在進行思政學習中,會對學校開展的德育教學活動產生排斥心理,嚴重時學生的心理會產生扭曲。第三方面,部分學生易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形成拜金、虛榮的心理,從而帶來消極的生活態度,為有效解決學生的消極心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需要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添加到德育教學的教學目標中,才能進一步提升德育教學的實效性。
3加強德育教育的工作實效性的改進措施
3.1德育教育方法的不斷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主要采取德育教學課堂教學與實踐性教學兩種方式。由此需要對這兩方面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完善,才能達到德育教學的目標,將德育實效性準確地體現出來。3.1.1德育教學課堂。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一次調查,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政教學。比如在課后的時間,教師主動與學生交談,組建班級群為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在生活中培養學生價值觀念。這樣既能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又能提高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主動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與情景教學融合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思政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添加一些積極的事件,比如采用創業成功學生的案例進行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能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教師還應該舉一些反例,將兩種案例進行對比教學,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基礎。最后,學校應該加強對德育工作的認識程度,才能將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體現出來。3.1.2德育課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模擬實踐教學,德育教師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即平等與尊重。并以此為中心開展教學,結合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在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理解之后進行實踐模擬教學,組織小組辯論或者通過表演的形式將德育知識表現出來。學生在進行辯論過程中,既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還能開拓視野。課堂模擬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另一種是課外實踐,學生不應該受到課堂的限制,還應該走出課堂了解社會。例如在進行職業道德一課教學中,德育教師應該安排學生進入到各種不同的職業進行觀察與學習,并為學生講解相關的職業道德要求,使學生對職業道德有一個良好的認識,促進自身的發展。3.2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指的是中等職業院校在進行教學時目標明確,德育教育的內容真實可靠,將道德培養放在主要方面。同時,中等職業院校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進行教學,同時還要結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念,教學方式不能過激,要保證學生能夠準確地將德育知識理解。還要加強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師的職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教師只有不斷提高整體素質,才能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體現在學校的變化,比如教學目標更加明確,課堂教學的方式更具有新意,學生的消極心理也在消除。同時,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的實現,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形成平等、尊重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自信,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還應該將跟隨時代的步伐,使用網絡建立德育網站,為德育教學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喬麗娟,滕永勝.分析如何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1.
[2]白慶華.提高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實效性與發展性的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6,(30):6.
[3]楊坤.關于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教育實效性問題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4):61.
[4]梁麗君.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實效性的探究[J].文教資料,2010,(13):134-135.
作者:李新星 單位:云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
- 上一篇:學校德育課程資源研究
- 下一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