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網絡德育分析

時間:2022-11-24 06:01:38

導語:職業學校網絡德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網絡德育分析

摘要:當前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沖擊著傳統行業,各行各業幾乎都印上了信息化的痕跡,教育也不例外。職業學校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展階段,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發展定型的關鍵階段[1]。他們的學習、生活早已離不開網絡,如何通過網絡德育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是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當務之急[2]。該文旨在改變傳統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形態,探索職業學校網絡德育模式并進行了實踐,根據實踐結果對現有網絡德育模式進行改進,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與方法,幫助職業學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助力職業學校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職業學校;網絡德育;學校德育

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并不斷滲透至各行各業,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電子商務沖擊實體商業,快遞物流異軍突起,網絡傳媒搭載手機、計算機等科技產品顛覆了傳統紙媒,QQ、微博、微信打破了通信界限,信息科技的浪潮對社會造成了深刻影響。對新時代的青少年來說,網絡已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這個虛擬環境中,要想讓學生明辨是非,傳播正能量,德育必須介入。傳統的德育受制于書本、教室等條件,時效性不足。因此,開展網絡德育勢在必行。

1網絡德育是大勢所趨

多數教師習慣使用傳統的德育形式,對網絡德育缺乏了解,部分年齡偏大或操作計算機、智能手機不熟練的德育教師存在畏難情緒。還有一部分年輕教師,他們很擅長使用各種信息設備,經常通過網絡與學生打交道,但卻沒有取得較好的德育效果。學校應通過組織培訓向德育教師說明網絡德育的必要性和必行性,以及如何正確有效地開展網絡德育。結合當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通過真實案例讓教師明白,沒有網絡德育的配合,傳統的德育形式對學生來說猶如隔靴搔癢。當今世界瞬息萬變,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育新時代的學生。網絡德育將是大勢所趨[3],只有徹底改變舊觀念,努力接受并學習新事物,才能與時代接軌。同時,開展網絡德育也要注意方法,師生網絡交流要有邊界,要讓網絡切實成為德育的助推器。

2網絡德育形式多樣

網絡德育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德育教師可以創建班級QQ群或微信群,在群里通知或消息,觀察學生在群里的發言,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語言骯臟、內容污穢或不積極等負能量發言,應及時予以教育。這樣的教育適合在班里或群里公開進行,在教育當事人的同時,也可以起到警示其他同學的作用。當學生之間在群里發生矛盾時,教師要將事情搞清楚之后再處理。只要教師多關注群內消息,就能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4]。德育教師要對社會熱點新聞有所了解,尤其是網絡熱點新聞。學生正處于“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對信息的辨別能力不足,容易受影響和鼓動。有的網站為了提高訪問量刻意炒作所謂熱點新聞,內容缺乏正能量,對青少年學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其“三觀”塑造和人格培養。因此,教師自己要多聽多看多了解,經常組織學生開展關于熱點新聞的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塑造健康的人格[5]。很多學生喜歡上學校的論壇、貼吧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或在QQ、微信中個人動態。德育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內容了解學生愛好、特點、近期的思想動態等,有助于及時發現一些問題的苗頭,防患于未然。網絡德育的形式隨著網絡的發展也會不斷變化,德育工作者須不斷調整德育方式,以更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6-7]。

3案例回顧

案例一:一個班級的學生集體在QQ上轉發了一條說說,說說里貼出了一名學生的照片,照片下方使用了十分不堪的侮辱性文字描述。該班級所在系部十分重視這個情況,立即要求該班班主任進行處理。經了解,被攻擊的照片主人并不是該校學生,照片主人在自己學校與其他同學發生了矛盾,被對方拍下照片發到網上并配上侮辱性文字,且到處聯系以前的同學幫忙轉發,導致這條信息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教師們在充分了解事件緣由后,對前幾個傳播者逐個進行教育,并利用自修課對該班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尤其重點解讀了相關法律法規。通過這次事件,該班學生學會了如何理性處理網絡信息。由此可見,教師必須及時關注學生的網絡信息動態,只有關注及時、處理及時,才能避免造成更大更壞的后果。案例二:一位任課教師在上課時被學生偷偷用手機拍了照,配上不雅文字做成表情包發到網上,一時轉發無數。班主任看到后,經過理性思考,在班級QQ群中寫道:“今天班級里好多同學都在轉發帶有我班一位任課老師頭像的表情包,還配上了不雅文字,任課老師知情并同意了嗎?如果沒有,制作并進行傳播的同學已經違反我國《民法》對公民肖像權、隱私權的相關法律規定了,請同學們立即停止傳播,也請有關同學來說明情況。”信息發出后不久,有兩位同學來到班主任辦公室,坦白了表情包的由來,并向任課老師道歉,表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事情得以圓滿解決。由此可見,結合網絡開展德育,往往能迅速低調地解決問題,這正是網絡德育的魅力所在。案例三:有一位同學,平時話不多,很少更新網絡動態。有一段時間,班主任發現該生在校時心不在焉,連續幾天更新動態和簽名,比較反常。班主任在仔細觀察學生之后,詢問學生是不是遇到煩心事了。隔著計算機屏幕,生活中沉默寡言的學生向班主任傾訴了自己的問題。原來是因為該生有很多想法,但父母每天早出晚歸,和他幾乎是零溝通,聽到他的想法時,覺得他怪誕又幼稚,責備他不務正業浪費時間。學生覺得非常苦惱,甚至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班主任了解了情況后,及時開導學生,并和該生家長聯系,促進了家長和學生的溝通,解開了學生的心結。這一類型的學生平時話不多,面對面的教育往往起不到效果,但在網上聊天時卻能表露內心想法,非常適合開展網絡德育。實際生活中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因此,網絡德育有其獨特的優勢,將網絡德育與傳統德育相結合,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肺炎疫情期間,學校采用在線教學方式開展網絡授課。

針對在網絡授課中表現欠佳的學生,教師主動加學生好友,通過網絡聊天引導并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給學生刷免費禮物鼓勵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前在開展網絡德育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疑惑和處理不夠成熟的問題。部分教師反映,當學生出現網絡突發事件時,教師不一定能第一時間關注到,導致無法做出及時處理。而且網上溝通有時會出現詞不達意、語義被曲解等情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和挖掘網絡德育的應用領域與開展方式。

參考文獻

[1]邢亞希.高校網絡德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5.

[2]竇愛玲.高職院校網絡德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4):48-49.

[3]郝燦.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探索[J].中外企業家,2020(2):177.

[4]劉國軍.基于網絡社群平臺的大學生活園區德育工作[J].教育與職業,2016(1):49-51.

[5]丁得果.借鑒微課教育功能創新網絡德育工作:基于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對德育工作影響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6(11):15-18.

[6]陳志根.論高校網絡德育過程的優化和控制[J].河南社會科學,2015(4):100-103.

[7]楊敏.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5.

作者:倪紅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旅游商貿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