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核心素養德育實踐探索
時間:2022-01-08 03:46:10
導語:中職學校核心素養德育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學校德育管理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本文對中職學校培育核心素養的德育策略進行探索,為培養國家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德育;綜合素質
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應遵循潛移默化和長期滲透的原則,通過學校、家庭、企業和社會的四位一體培養,幫助學生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培育職業學校學生核心素養是時代要求
黨在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8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要求,中職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在思想品行、身心健康、學業成績和能力素質等四大方面開展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二、培育核心素養的主要德育做法
(一)提出“知行合一•出彩人生”的德育主線。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學觀點“知行合一”,是指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之間的認知與實踐相統一的關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三大理念。我國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校據此提出“知行合一•出彩人生”的德育管理主線,突出社會參與、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的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德智美勞全面發展的、符合國家需要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構建三維德育管理體系。中職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德育體系統籌規劃為德育教育、德育管理和學科德育的三條陣線,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手段,將文化育人、以德育人落實到各科教學和德育管理之中,圍繞著“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開展德育管理和實踐。德育體系由德育教學隊伍、學科德育滲透和德育管理隊伍等分別推進三陣線教育。德育課程是德育教學的主陣地,德育教學隊伍培育學生的世界觀、科學精神、終身學習理念;德育管理是德育教育的主陣線,通過團委學生會、心理咨詢和文體活動等開展德育管理,引導學生的責任擔當、健康生活、理性思維意識;充分挖掘學科的德育資源,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學科德育教育,如環保、愛國、工匠精神等。(三)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創新德育管理。根據《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的要求,筆者所在學校創新德育管理新手段,與企業合作開發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平臺細化了愛黨愛國、世界觀、公民意識、職業理想、心理品質和安全意識等思想品行、身心健康、藝術素養、技能培養與競賽、科技發明、創新創業以及參加校內外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德育評價內容,使用大數據評價學生成長過程,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地考核學生的成長過程。綜合素質評價平臺設立正向評價和負向評價制度。正向評價制度設立正向行為加分,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志愿活動、班級管理和服務等正向的積極性。負向評價主要是對違紀行為進行減分,明確告示學生哪些不良行為應減分。綜合素質評價平臺設置學生行為預警功能,學校管理人員有不同權限,德育管理隊伍分別介入不同層次的跟蹤教育。學生從平臺看到自己的成長記錄,知悉得失和做好反思;家長從平臺查看孩子的成績,與孩子探討發展方向。為了保證評價的公平性,評價平臺從整體上把握不同班級、不同年段可能存在的評價差異,德育科主導年段平衡、年段引導不同班級平衡,保證學生、班級、年段之間的評價公平性,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具象。(四)嚴格預防學生沉迷網絡。中職學校的學生自我管理與自我約束不足,在信息化浪潮中容易沉迷網絡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影響學習與訓練,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有關管理規定,學校分別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開展智能手機管理調查(見表1)討論及風清氣正的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管理行動,學校學風達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水平。(五)創新德育活動載體。德育管理創新德育活動載體。筆者所在學校舉辦吸引學生的德育活動方式,開展評選“最美中職生暨美德少年”活動,從思想作風、樂于助人、學習情況、校內實踐、文明情況、參與各級各類比賽等多方位對參評學生綜合評價,經過同學推選、班級推薦、年段評價、全校測評和網上投票等宣傳手段,每年評選出20位“最美中職生暨美德少年”稱號的學生。中職學習生活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分水嶺,是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中職學校圍繞人文情懷、珍愛生命、家國認同和社會責任等角度,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庭、熱愛專業、服務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策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首屆成人禮活動,所有的學生家長都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了解《憲法》,參加18歲成人宣誓儀式,在成人墻上簽字合影,一起走過成人門。舉行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家國認同。結合預防電信詐騙等安全教育題材,做好人性識別教育,培養批判質疑精神,滲透理性思維,提高安全素養。強化中職學校的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服務意識,提升技術應用水平,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舉行“逐夢新時代”系列的宿舍文化節,展示中職學生的青春和活力。(六)在職業教育新改革中志存高遠。從2019年高職擴招開始和福建省中職院校實施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新改革開始,中職學校學生有更多接受高職院校教育的機會。學校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學生和家長志存高遠、胸懷夢想,追求更高的發展平臺,學生升學率大幅升高。(七)開展教師德育能力競賽活動。根據學校“爭先創優•打造一流”的發展目標,開展教師德育能力競賽,從班級工作計劃、關愛特異體質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1個學生管理方面評價班主任基本功;從教師開展主題班會課的教育內容設計、課堂設計、活動形式等7個方面考核主題班會能力;從學生周末與節假日的安全提醒、安全教育平臺完成情況,班級安全教育情況考查安全教育情況;從及班級管理總結、教育學生典型案例和德育論文等6個方面,制定教師德育能力考核評分標準(見圖1),全方位評價教師德育能力。
三、反思與前瞻
學校創建三維德育體系,培養一批“三全育人”優秀德育工作者;實施“知行合一•出彩人生”的德育主線,用理想、信念、體驗引領學生發展,創新活動載體活動德育管理工作,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全方位考查學生成長,總結新時代學生成長規律,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作者:陳文泉 單位:集美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應用
- 下一篇:學校德育與思政課協同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