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思考

時間:2022-02-27 03:58:34

導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思考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會計信息在各利益主體經濟決策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斷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失范引發的相關問題也開始受到各界關注,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及原因,并詳細論述了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監管機制

結合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本文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概括為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參與管理、保守秘密共六個方面,但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現,我國一些會計人員存在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唯利是圖、紀律松弛、虛假審計等問題,這便最終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而為了盡可能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正是本文圍繞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問題。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唯利是圖、紀律松弛、虛假審計等屬于較為常見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這些問題均可能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以其中的虛假審計為例,近年來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出現的財務造假事件很多便與虛假審計存在直接聯系,如紫光古漢(000590)在年報中連續四年使用不同手段,通過組合利用虛減財務費用、虛增成本、虛增收入,最終實現了900多萬元的費用減少、1000多萬元的成本增加、5000多萬元的收入增加以及5163.83萬元的利潤提高,而在財務造假事件暴露后,負責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受到了嚴厲查處,知情不報、參與造假便屬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典型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往往會對國家宏觀調控與相關決策、企業自身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并可能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這些同樣需要得到相關人士關注[1]。(二)原因。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出現必然存在一定源頭,因此本文將引發該問題的原因概括為企業內部、社會層面、學校層面三部分。1.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會受到企業內部制度失控、會計部門獨立性較弱、個人缺乏自律等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以其中的會計部門獨立性較弱為例,由于我國企業的會計人員大多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工作,這就使得其與單位負責人天然存在從屬關系,在從屬關系的影響下,一旦出席單位負責人向會計人員施壓的情況,會計人員便將面對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很多會計人員因此踏上了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弄虛作假的不歸路,這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處境自然會大大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出現幾率。2.社會層面。法制不健全、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備、會計人才標準失范、現代企業制度兩權分離、社會公眾對會計報表重視不高、社會監督乏力、會計中介機構缺乏獨立性等因素同樣可能引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以其中的法制不健全為例,現階段我國會計造假領域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便與法制不健全存在直接聯系,在國家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處罰力度不大的現狀下,違法者所承擔的風險與獲得的利益不成正比,由此助長的造價囂張氣焰,自然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造成較為負面影響[2]。3.學校層面。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實際生活脫節、過于重視專業技能培養、德育過于政治化等學校層面因素同樣可能催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以其中的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實際生活脫節為例,雖然我國相關院校均會提供職業道德課程,但這類課程追求的集體主義利益與社會中盛行的利己主義風氣存在天然矛盾,而學生所接受的個人主義家庭教育同樣與職業道德課程存在抵觸,在職業道德教育與生活、學習、社會脫節的影響,學生無法正確樹立職業道德觀念的情況很容易因此出現,這必須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視。

二、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建議

(一)優化外部環境體系。為真正解決會計人員存在的職業道德問題,首先便需要優化社會層面的會計相關環境體系,這種優化需圍繞相關法律制度及規范體系的健全與完善、會計委派制的推行與完善、輿論氛圍營造、會計終身教育推廣、強化注冊會計師行業獨立性、建立政府監管組織體系展開。以其中的政府監管組織體系建立為例,該體系的建立是為了理順監察、工商、審計、稅務、財政、證券等經濟監督部門之間的關系,同時形成分工明確、配合高效的檢查機制。深入分析不難發現,現階段我國并不存在重新設立獨立會計監管機構的條件,因此筆者建議我國建立由財政部門主導、其他部門協管的企業會計政府監管組織體系,該體系需實現集中協調與分散監管的結合,由此整合監管主體力量,企業會計政府監管效率便能夠實現長足提升,而在高水平的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加強自然能夠獲得外部環境的積極影響;在會計終身教育的推廣中,各層次會計人員比例的調整、后續教育培訓與考核的加強均需要得到重點關注,以此培養創新型會計人才并同時為進入社會后的會計人員提供接受職業道德的途徑,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自然也能夠獲得有力支持;在法律制度及規范體系的健全和完善中,需建立賠償制度、增強會計法律制度的執行力度,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如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強有關“因會計信息欺詐造成投資者損失”的民事賠償具體條款,即可有效提升會計人員違法成本[3]。(二)優化內部環境體系。為減少內部行為環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帶來的負面影響,內部環境體系的優化同樣不容忽視,這種優化應圍繞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設立、單位負責人行為規范展開。在內部控制制度設立的探索中,企業內部需要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完善內部控制程序,并建立內部控制監督和評估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的遵循、相互制衡的形成、嚴格的獎懲落實屬于其中關鍵。以內部控制程序的完善為例,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的要求和原則必須得到落實,如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分離、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分離,同時借鑒COSO報告改進內部控制設置,即可進一步優化企業內部環境;而在單位負責人行為的規范中,可采用增加會計工作透明度的措施,并實現用人導向的正確把握,以此堅持德才兼備標準和任人唯賢原則,關注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任職資格,同時為會計人員提供公平的待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提升便能夠獲得堅實的基礎支持。以增加會計工作透明度為例,企業需要將群眾引入監督行列,“單位領導不敢要求造假,會計人員、會計機構不敢造假”的良好風氣將由此形成。(三)強化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強化可圍繞以人為本的學校德育體系建立、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革新、實證研究精神倡導、加強師德培養展開,以其中的實證研究精神倡導為例,院校需脫離單純傳授理論知識以及實務操作經驗的束縛,并按照職業道德的要求訓練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以此鼓勵學生開展實踐研究活動并為其提供充足的實踐平臺,即可較好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職業精神和科學態度,而在學生進入社會后,正確的職業判斷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而在教學內容豐富中,教師需結合網站、雜質、報紙等媒體報道的違反一般會計原則的案例作為教學內容,以此即可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誠信為本”思想,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實現長足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加強具備較高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強化注冊會計師行業獨立性、建立政府監管組織體系、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設立、單位負責人行為規范、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革新、實證研究精神倡導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加強路徑,而為了更好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會計行業集體自律的實現、會計職業道德他律機制的建立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馬宇靜.關于如何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探索[J].財經界(學術版),2016,13:259+261.

[2]金榮安.加強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16,S1:62-65.

[3]王迎雙.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501:126-128.

作者:司丹丹 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