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策略分析
時間:2022-01-02 03:21:03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處于小學教育階段,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對學生實施正確的引導是老師與家長這個時期的首要任務,且對學生未來成長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建設的掌舵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以積極恰當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教育階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問題及優化開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生;問題;對策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思想和行為形成習慣的重要時期。班主任是老師中與學生接觸最多,也是最了解學生的一個,應該積極發現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一、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德育教育工作不夠重視。我國的教育模式還是傳統教育占主導部分,在這種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教師和家長這個“鐵三角”的組合總是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學校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硬性條件,對于學生成績的重視程度不用多講。教師則受到來自學校的壓力,使出渾身解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每天接受的知識進行量化考評,以增加學生的作業量來提高學生成績。家長更是將過多的關心放在了孩子的成績上,對于德育教育無暇顧及,德育教育意識淡薄。(二)德育教育工作不貼合實際。如今我們已經邁進了一個全新的媒體時代,世界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巨變,與過去大不相同。可是在學校的活動中或是課堂上,缺乏貼近時代和學生生活的德育學習目標,對很多距今久遠的名人英雄事跡,由于缺乏生活基礎,學生并不能理解這些英雄人物內心的真實力量,只能在觀念上刻板地被動接受教育,機械式地進行學習。這種形式上的教育起不到真正構建學生正確的德育心理的作用。還有許多教師的德育教育只停留在課堂上,缺乏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并不了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擾與疑問,因此效果并不理想。(三)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缺乏與家長的溝通。在教師與家長的聯系中,二者的主要溝通都集中在孩子的成績如何提高方面,很少有家長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德育方面做得如何。德育教育需要學校、教師與家長三者之間緊密聯系,積極配合才可以完成。許多家長的觀念中,教育方面的所有事情都可以交給學校,但是德育教育除了學校以外,孩子在家中的行為舉止和思想變化也是需要家長時刻觀察的。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家庭對其發展變化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都集中在學校里組織的幾次家長會中。尤其是和班主任的交流,見面次數少,積累問題多,導致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有效回答家長們提出的大量問題,甚至許多問題家長和老師都來不及多溝通。
二、小學德育教育策略
(一)豐富德育教育形式。提高德育教育水平,需要從德育課堂做起,拓展到現實的生活中。在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課中,立足于教材并運用科學的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開設思想品德課的真實意義,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在具體措施上,首先應利用多媒體手段豐富課堂形式,運用一些有趣可愛的動畫或者是短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就是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把社會上發生的正能量小事件當作故事一樣與學生分享,讓學生在故事中學會應該如何去做,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且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或者遇到的困惑,仔細聆聽學生們內心的想法,對于一些需要著重學習的部分,根據學生不同的反應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二)構建和諧與平等的師生關系。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年齡比較特殊,大多數自尊心強,比較敏感,正是需要教師和家長投入大量精力去關注的時候。教師在學校應該本著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與欣賞學生的態度,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來耐心對待。尤其是在交流與溝通中,要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對他們區別對待。無論是哪個學生犯了錯都應該及時批評,耐心勸導,取得了成績做了好事應該及時表揚與鼓勵。班主任只有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才可以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被重視的感覺,從而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導,對班主任敞開心扉,能夠更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與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溝通,主動和家長聯系,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關愛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在第一時間及時與家長溝通,對學生的發展負責。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師與家長積極分享孩子的狀況,不要將問題都堆積在家長會的有限時間中。在與父母進行交流溝通時,教師應該注重溝通的技巧,避免矛盾,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和家長形成呼應。班主任應該和家長共同努力,形成統一戰線,爭取為學生的德育教育與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小學階段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和德育教育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班主任作為在班級中的領導者和管理員,更是任重而道遠。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與思考,因材施教,選擇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指導和關懷,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7(4).
[2]姜軍.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4).
[3]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3).
作者:許崇學 單位: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十五中學
- 上一篇:淺談互聯網+下德育教育工作
- 下一篇:中學體育教學德育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