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德育教育管理機制構建論文

時間:2022-10-20 04:51:00

導語:農村德育教育管理機制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德育教育管理機制構建論文

摘要: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的作用,它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動力。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教育人,培養人,發展人,為學生今后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礎。因此,追求農村學校德育的實效性,是整個農村德育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實效領導力校園文化實踐活動交流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基礎工作,是校風、學風的核心,是師生員工的共同責任,更是保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礎工作。在當前情況下,德育工作尤為重要。我們認為,如果說學校培養的學生體育不合格,那僅僅是一個人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如果說學校培養的學生智育不合格,那是一個人不能高水平工作的問題:如果說學校培養的學生德育不合格,那就是培養了一個對社會帶來潛在危害之人的問題。可以說,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真正服務于社會。因此,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如何提高小學德育的實效性,成為擺在我們學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關鍵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我校多年來對此進行了不斷的實踐摸索:

一、強化領導建設,為德育理順管理機制

有效的領導力和管理網隊建設被視為學校成長、變革和再生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激發全體師生的熱情與想象力,共同完成目標,是現代管理必備的能力。為此,我們特別重視加強學校德育領導的建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并形成了校級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的全方位德育網絡。

1、校級管理。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網絡:校長——教導處——班級,黨支部——工會——少先大隊——少先中隊,家長委員會——家長,建立班主任工作檔案,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考核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由教導處、少先火隊部負責,由值周教師、扶助崗監督具體執行。班級的紀律、衛生、文明程度全部納入教師的量化考核之中。

2、班級管理。各班級依據學校總體計劃,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制定本班德育工作計劃。班主任根據制定的班級工作計劃,開展體現年級特色的班級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晨讀、晨訓、班會和隊會的作用。加強班級日常管理,落實班級值勤制度,強化學生自主管理意識,通過學校開展的各項評比活動,注重每位學生養成教育,規范學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班風。

學校健全了各級德育領導機構,學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德育的實效性自然大大提高了。

二、建設校園文化,為德育創造良好氛圍

如何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并形成學校特色?重要在于加強審美教育,把美的瓊漿灌注到校園文化中去,創造一種積極向上、寬松和諧、靜謐優美的審美文化。

1、發揮校訓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校以“腳踏實地,志存高遠”作為校訓,體現了務實、求新的理念。

2、借助美育,促進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所說的人際關系是指校園內的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學校行政管理人員與師生之間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交往和聯系。這種交往和聯系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到學校發展建設的全局。和諧的人際關系往往表現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從而形成一種心情舒暢、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精神狀態。形成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不是單純地促進某一種心理功能的發展,而是通過在內心中達到審美狀態而使各種心理功能達到和諧,即通過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和諧的心理狀態與人格狀態。這種和諧的狀態,是處理好人際關系十分重要的因素,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特有的功能與性質。

3、建設高品位的物理環境

學校建筑物以及綠化、美化的規劃、設計、實施,都必須結合校園實際,按照與建筑物和周邊環境相協調的原則進行美化、綠化和硬化:同時根據建筑物和校園的風格點綴有特色的景點。優美的物理環境本身給人以美感,以直觀的方式呈現著崇高的審美理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它能在豐富人們的感官刺激的同時,使人們身心獲得松弛、安寧和愉悅,還能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升華道德、激勵向上的作用。

三、鼓勵參與活動,為德育開辟實踐天地

1、組織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意志

為了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提高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為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打基礎,學校開展了“擁抱自然,挑戰自我”的徒步遠足拉練活動,野炊活動等。此類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讓同學們投入大自然,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2、充分發揮少先隊平臺,為學校德育服務

為了加強少先隊的組織教育,培養隊員的組織觀念、組織意識,形成團結、向上、快樂的隊集體,樹立誠實、勇敢、團結、活潑的良好作風,充分發揮隊員的自主精神,我們充分發揮少先隊平臺,學校大隊部每學期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詩歌朗誦會,大合唱,文藝演出,隆重的入隊儀式等活動。

3、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做一名熱愛祖國的學生

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我校通過堅持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進行周旗下講話;鼓勵學生多看新聞,了解國情、校情和身邊的典型、模范,激勵學生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高尚的情操:通過自行布置美化教室;出黑板報、手抄報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熏陶,養成良好的品德。

4、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做一名熱愛生活的學生

為了讓學生獲得生活的真實感受,體驗父母工作的辛苦,我們利用重大節慶、假日,引導學生在家里開展“當一天爸爸、媽媽”、“今日我當家”等活動。根據自身家庭生活實際情況,體驗打掃房間、整理被褥、買菜、做飯、洗衣服等勞動感受,使每個學生在豐富自身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重視師生交流,為德育建設保駕護航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先施愛于學生,學生才能親師,尊師。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一個親切的微笑,幽默風趣的動作,熱情愛撫的目光,都給學生以鼓勵,勇氣。

作為教師應該多俯身傾聽孩子的心聲,走進他們的世界,不妨多了解一些他們的最愛,與最討厭的事等等,與學生平等相處,像朋友一樣與他們溝通,站在學生的立場去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從而使學生有喜愛自己的老師而到愿意接受教師的感化。公務員之家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發展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要探索新世紀德育工作的新變化、新特點,審時度勢,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抓出效果。這就要求德育工作應該與時俱進。這里的“與時”,就是要適應世界經濟和科學發展的趨勢和要求,認識德育工作所處的新環境和大背景,牢牢把握新世紀的特征和時代的內涵,這樣德育工作才能始終站在時展的前沿。這里的“俱進”,就是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內容、新標準,在“高、深、新”上做文章,不斷探索、不斷進取、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