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時間:2022-08-13 08:17:19
導語:音樂教育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最大特點是通過美感教育來啟發學生的道德情操,是將音樂課的思想教育與音樂藝術的美感巧妙地融匯在一起,來啟迪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及的。而音樂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我感覺要求更是相對高一些。對于促進這些處于青少年階段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情感的陶冶、智商的提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通過音樂教育推動并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們社會關注的問題。對我們來說怎樣更好的利用職業教育中的音樂欣賞課,藝術實踐課對學生進行更大程度的品德教育。下面就職業教育現狀的分析,就此提出如何在職業教育的音樂課中滲透德育,所應作出幾方面的努力談一點粗淺的想法:
一、職業教育中德育的必要性,上好每一節音樂課的必要性
首先人才培養上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德育建設首當其沖。職業教育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人們對職業教育認識上的錯誤。一直以來,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式”教育,才是孩子真正的出路。而職業教育只不過是一些成績差,考中學大學無望的孩子的不得已行為。而沒認識到職業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必要補充,擔負著培養社會上大多數一線勞動者和各行各業的技術人才的重任。這時一個人的品質已成為單位用人的首選條件。例如在大多數招聘會上用人單位首先以各種方式考察應聘者是否孝敬,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節儉、以崗為家等等。也對,試想一個人如果不能對自己、對自己的父母負責那么他還會對誰對哪個崗位負責?而我們這些職業學校的學生恰恰大多數是各種素質都有待于提高、可塑性很大的孩子,他們涉世未深卻自認為很了解社會,看待問題很膚淺遇事莽撞易沖動……基于種種意識和實際問題的存在,職業教育自身的教育質量和德育方向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和改變的,音樂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音樂作為一種聲音的藝術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是利用各種音樂元素的協調組合,從而達到與聽者產生聽覺和心靈上的共鳴。音樂知識越豐富,修養就越高,認識美的視野就更廣闊,識別美的能力就越強,就不會被那些庸俗、低劣的東西所迷惑。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審美能力,自覺抵制那些不健康的東西的侵蝕。
二、抓住上好每節音樂課使學生的人格指數得到升華
想給職校學生上好一節音樂課不同于給中小學的孩子上音樂課,它除了包含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各元素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專業性質并融入相關的企業文化和此階段學生特殊的心理特征,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滲透。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表現愛國主義的音樂作品數不勝數。我們要利用這些豐富的文化瑰寶,來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凈化他們的心靈。上好職校的音樂課對學校和教師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說來音樂課包括音樂欣賞課和歌唱課兩部分。通常音樂欣賞課是學生通過聽覺來接受知識信息的,我們首先要把傳統的民族音樂放在重要的地位,但也決不能排斥健康的流行音樂,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地域風格音樂作品的欣賞、對比,既領略到典雅的民族音樂之美,也能感受到情感強烈、節奏變化對比大的現代音樂之美。通過多聽、對比,達到德育的目的。例如由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著名作品《黃河大合唱》便是一部表現革命內容,反映時代精神,具有中國作風又有中國氣派,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大型音樂作品。他的八個樂章反映了抗戰的不同時期中國人民遭受的無比災難,最后團結反抗聯合全世界革命人民,向法斯侵略者發起總攻,號聲震天、激流澎湃、不可阻擋的最高潮。以此來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強烈的愛國熱情。另外一些現代的流行音樂中也不乏德育的較好作品,如由蒙古歌手騰格爾創作并演唱的具有濃郁的蒙古風情的《天堂》,它悠長舒緩的音調、起伏跳躍的音程,加上特有的裝飾音,極富抒情性色彩。給聽者展示了遼闊的草原景色,讓學生仿佛看到一副蒙古草原的美好圖景和勤勞彪悍的牧民形象,從而更加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
優秀的音樂作品本身就具有一種人們自愿接受的“教化”因素。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教化”作用從歌曲教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及品質教育。我們隨時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流行歌曲的體會和感受,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簡單的說:我在教唱《國歌》時,先向學生介紹詞曲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并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和演唱,掌握歌曲雄壯、有力的情緒,深入理解、體會、表現。唱后討論感受時,有的同學說通過學唱《國歌》,想到了我國運動健兒在我們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冠軍時,運動場上每次伴著《國歌》響起,升起五星紅旗時莊嚴而激動人心的時刻。并決心刻苦學習,勤奮鍛煉,也要為祖國爭光;還有的同學說聽到國歌聲,仿佛看到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進而想到我們偉大祖國60歲華誕慶典時的宏偉壯觀場面,想到我們的國家也正以無比堅定的步伐闊步前進。通過一堂音樂課,學生們不僅受到了音樂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利用好每一節音樂課,讓學生在興趣中接受德育教育進而提升他們的全面素質。
三、適當組織音樂課外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有力補充
課外活動是音樂教育的一種手段,我認為應該打破傳統的歌唱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教,更注重孩子的學,要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作用。組織一些聯歡匯演、大合唱、卡啦ok比賽等。當學生高興時,就會在活動中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以表達輕松、愉悅的心情。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愛唱歌,但到歌唱活動時,學生們的表現就有些被動,歌唱活動需要的是一種氛圍,把個人的表演行為融入到集體活動中,每個學生都作為演員參與,這樣就能更大限度的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愛國熱情,讓歌唱成為學生們的樂事。在"吸引力”上下功夫,把課外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豐富多采,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達到審美導向的目的。
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加強教師的影響力
教育事業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發展教育事業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強列的事業心。職業教育辦得好壞教育質量的高低,師資同樣也是關鍵。一個音樂教師同樣也應做到教書育人,要想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對我們來說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正確的歌唱常識和技巧(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自然圓潤的發聲和清晰咬字、吐字);掌握音樂理論的基礎知識鍵盤的演奏技巧。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以身作則,隨時都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和帶動學生積極向上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
總之,在當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中,對我們來說加強學生的德育建設應該是永恒不變的任務。這就不斷要求我們勇于打破程式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斷的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這也是市場經濟與知識經濟對學校實體提出的新要求。更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進程中不可怱視的工作。為了我們能更多的培養出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圓滿的完成我們的教育教學任務,讓我們群策群力,利用我們的音樂藝術課大力加強德育建設,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為振興我國的職教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策
- 下一篇:新課改下的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