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有效策略探究

時間:2022-06-10 04:42:08

導語: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有效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有效策略探究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定方向的階段,在小學階段有效的開展德育對學生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教育階段開展德育就要通過不斷地與時俱進,改變創新德育管理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推進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進行。

一、構建新型德育管理方式

小學教育階段加強德育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新時期為了更加有效的開展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應當改變以往的德育管理模式,應采用新型德育管理方式進行教學,進而規范德育管理在教學上的應用。在這個改變過程中,首先,學校應當建立與其教學相匹配的德育檔案,并對這些檔案資料進行系統化的保管與分類,其目的是為了方便日后查閱做準備。其次,這些德育檔案應當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如可以利用電子檔案參照德育管理工作相對應的內容,同時可以將該資料進行種類劃分,將同類和不同類的資料進行歸檔保存。教師通過改變德育管理方式,將德育檔案進行歸檔劃分,不僅使資料看起來比較清晰,方便自身隨時查閱提高教學效率,進而促進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正確引導學生價值觀,培養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重要性的總體看法,人生價值觀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識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識具有學科性、系統性和邏輯性,而人生價值觀更加注重對人的思想變化、文化素養、人格的塑造,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更為重要。首先,正確的價值觀應當在小學階段抓起。這個時期的學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他們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價值”的概念。例如,在備受人民關注的日本留學女學生“江歌”案件中,教師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新聞事件報道和事發視頻,使學生能夠及時的觀察社會熱點時事,并在觀看過程中,提升學生形成對自身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這種無形的過程中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善惡分明的傳統美德去熏陶學生,那么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養成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品德高尚之人。

三、與時俱進,體現新時代德育管理的特征

首先,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認識,緊跟時代的步伐并且及時吸取外界的信息,全面提高自身的個人文化素養。小學階段教師身上往往肩負很多責任,例如,班主任、輔導員、任課教師等,倘若小學教師自身能熟練運用理論來對班級學生進行指導實踐,那么課堂教學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師在針對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狀況時,要貼合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管理,小學教育是一門重要且艱巨的工作,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就需要教師投入愛心與熱情,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以“與時俱進”的準則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新時期的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應當及時對德育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唯有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從而更好地滿足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各項要求。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緊跟當今社會的熱點,在社會熱點事件中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德育更加貼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四、增強溝通,發揮家校合作共育作用

新時期的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各個家庭教育所占比例較大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當使學生家長和社會都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使家、學校、社會相互交流溝通,發揮其最大的作用,進而構建一個有效的德育管理體系,這種方式可以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生生活、社會、家庭、學習的各個方面。在這個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家長本身對孩子的實際狀況非常了解,并能夠將孩子在家里的實際狀況及時反饋給學校與教師。同時學校應當定期開展德育管理的座談會,為教師及時傳達與學生相對應的德育管理理念和教學方法,以便教師更好地解決德育管理工作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其次發揮家庭和社會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小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有所突破,進而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進步。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使家庭教育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有效開展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作者:來光耀 單位:迭部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