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策略
時間:2022-03-03 09:00:37
導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人們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育目標,同時這也是實現(xiàn)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需具備強壯的體魄以及良好的道德意識。因此,將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有機融合成為新時代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題。
1.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融合的意義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通過參與體育運動的方式提升身體素養(yǎng),而且體育課程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其他文化課程而言,體育課程能起到提升學生身體素養(yǎng)以及培育學生道德品質的作用,需要教師從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有機結合的角度出發(f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要求,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的引導作用和教育意義,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通過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有機融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體育素養(yǎng),使學生對體育運動、身邊的人和事物產生更加積極正確的看法,確保學生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
2.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融合對策
2.1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具備不諳世事、好奇新鮮事物、求知欲望強烈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往往會因為家庭因素和生活因素呈現(xiàn)出個性差異,具有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在該情況之下,教師更應該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幫助學生排解負面情緒,使其不會被他人的看法和想法左右,從而能在不斷的體育學習中強化自身能力和意志力。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意志力培養(yǎng)活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也是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有機融合的關鍵所在,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知識學習中,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展跳繩教學時,一些學生認為跳繩運動較為枯燥無味,然而跳繩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和品格,是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有機融合的有效載體。作為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更加標準的跳繩運動,同時在學生練習時,播放富有韻律感的音樂,幫助其養(yǎng)成日常鍛煉的良好體育習慣,為學生意志力和品格的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有序推進多種教學管理活動,為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有機融合提供良好的保障。
2.2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
對低年級小學生而言,教師是他們的榜樣,同時也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和伙伴,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親切的教師形象,從而為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工作的全面結合做鋪墊。教師應將體育教材和體育鍛煉的主要內容以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同時結合學生反饋明確學生個性特點,對體育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幫助,讓學生明確教師的期望,正確認識自身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狀態(tài)的預期目的,這也是開展德育管理活動的必然要求。例如,在開展接力跑教學活動時,部分學生不愿意參與到學習和訓練之中,而教師應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和視角出發(fā),構建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機制,明確學生想法,然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一些學生認為自身跑步速度與別人存在明顯差距,參與接力跑有可能拖累別人,也有可能因為別人而拖累自己。在該情況之下,教師應給予更加積極的反饋,讓學生能將自身和小組成員看成統(tǒng)一的整體,引導學生積極幫助小組其他成員提升跑步水平,端正學生思想意識,強化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從而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2.3提升教學態(tài)度的公平性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意識不成體系,其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尚未得到全面發(fā)育,自控意識相對不足,難以在體育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干擾,導致在課堂中犯下多種錯誤。一些學生在開展體育運動時會與其他學生發(fā)生肢體沖突,體育教師應從體育教學與實際德育管理有機融合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糾正思想意識上存在的問題,規(guī)避二次犯錯的可能性。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學態(tài)度公平性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不能出現(xiàn)否定一方或者忽視學生錯誤的問題,否則將對學生德育建設造成不利影響。教師應在開展戶外教學活動時,全面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和性格,若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存在語言上的矛盾或者肢體上的沖突,必須針對其性格特點進行德育引導,從德育角度分析各方觀點,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分析問題,從而發(fā)揮出體育教學對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優(yōu)勢。在開展乒乓球雙打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兩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開展練習活動,而部分學生因為與隊友配合之間的問題會出現(xiàn)相互指責甚至肢體沖突的問題。此時,體育教師應以更加公平的處理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端正態(tài)度,更好地配合隊友,而不是發(fā)脾氣,抱怨甚至直接動手,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團隊配合中看到他人優(yōu)勢,正視自身缺陷和問題,及時進行自我反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
2.4強化體育精神教育
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體育精神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組成內容,更要求教師能重視體育精神教育,充分挖掘體育精神與德育教育相符的內容,確保體育教育能與德育教育全面融合,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提供良好保障。體育精神教育的本質在于遵守規(guī)則,挖掘自身潛力,承認自己失敗的同時不斷努力,最終以光明磊落的方式獲取勝利。基于此,教師可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本屆東京奧運會的比賽視頻,從體育規(guī)則的角度幫助學生解讀每位選手的狀態(tài)、各個項目的規(guī)則、得分點以及裁判判罰是否存在不公平等問題,同時也要從選手后續(xù)的訪談為學生宣揚體育精神,使其能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以及自強不息的重要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理念和德育素養(yǎng)。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中國體操名將肖若騰與橋本大輝的比賽視頻,并為學生解釋腳出界以及沒有致敬裁判二者的扣分細則。同時教師也可根據(jù)肖若騰的后續(xù)采訪讓學生明白肖若騰對痛失金牌的態(tài)度,從對橋本大輝的贊賞中,使學生明白競技體育精神,要尊重對手,認同規(guī)則,而不是從主觀角度攻擊他人,使學生能收斂戾氣,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投入體育運動中,積極促進學生體育精神和德育素養(yǎng)的良好培養(yǎng)。
2.5將體育游戲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
低年級小學生更愿意將時間和精力用在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游戲上,這種活動組織模式更具互動性,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這也要求體育教師應充分發(fā)揮體育學科優(yōu)勢,以體育游戲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的方式,滿足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比如在開展身體協(xié)調性訓練時,教師可引入跳梅花房的游戲,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兩支隊伍,并在地上順次畫六個圈,規(guī)定若干種跳梅花房的順序,要求學生依次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跳躍,成功后得10積分,失敗后得-5積分,得分最多的一組就是冠軍。教師在體育游戲后,應客觀地總結與分析學生表現(xiàn),讓學生認識到規(guī)則意識、團隊意識以及秩序意識的重要性,從而在游戲過程中能感悟到更多的德育知識,在強化學生體育知識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觀念,從而確保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能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達到多種活動開展的預期目的。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德育管理有機融合,充分發(fā)揮二者的作用和價值。教師要認識到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有機融合的意義,從優(yōu)化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興趣,強化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融合力度角度出發(fā),給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認識到寬容、公正、團隊性和紀律性在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強化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德育理念,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顧強.淺談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融合[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9):57+59.
作者:胡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