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探討

時間:2022-01-09 08:26:25

導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探討

摘要: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增強適應現時代社會的能力,成為擺在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議題。本文就高中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進行重新梳理和認識,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德育;智力水平;階段性;差異性

現如今,在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學改革實驗中,如何平衡智育、德育、體育三者之間的良性發展關系,是關乎高中階段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在現階段教學改革中,改善德育工作的環境氛圍,成為現如今高中階段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在教學改革實驗的背景下,本文就高中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進行重新梳理和認識,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與認識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善班主任德育工作指導性作用

從國內外教育學家對“教育”所下的定義中,我們可以從中認識到大家對于這一名詞的普遍認識是:“以客觀存在的外部形式來引導或喚醒人內心潛在的意識形態,最終達成育人的目的。“德育”屬于“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就要遵循這一自然的形式。在教學實驗改革的背景下,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班主任要加強德育工作的指導性作用,進而完成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水平。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在德育工作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政治、經濟、文化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教師要在德育工作框架下,學會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將德育理論與學生實踐相結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能適應社會各階段發展的人才,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結合德育理論,適當的與學生實踐活動相結合。這不僅能夠拓展德育工作的時間和空間,而且也能夠增加德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內心的意識形態,從根本上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內容僵化,針對性有待提高

從教學實際入手,換句話說就是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來開展教學工作。然而,現實情況是,無論在職業高中,還是普通高中,無論在發達的城市,還是偏遠的鄉村,德育課程近乎一致,都是依據現有教學大綱完成德育工作。德育內容的僵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學生參與程度不夠,教學效果有限。在普通高中,大多數學生以升學為目的,而在職業高中,學生以學習一技之長而順利就業為目的。用同樣的教材去完成德育過程,顯然是不合適的。

(二)德育方法單一,實踐性探究不足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人生觀、價值觀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主觀能動性更強,德育工作僅僅停留在書本層面,顯然無法真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傳統德育教學工作中,受限于教材、教法及升學壓力的影響,德育課程實踐性嚴重不足,德育工作的質量大打折扣。(三)專業程度不足,班主任精力有限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其中德育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從這一角度來講,德育工作是一項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教學活動。然而實際情況是,高中階段承擔德育工作的大多數是班主任。這些教師的德育方面的專業化程度存在不足,這大大影響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德育教學計劃在結合學校自身的定位的基礎上,制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高中階段德育工作是培養健全人才的關鍵,學校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制定符合自身教學定位的德育課程。比如,職業高中要在制定德育計劃和課程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性認知,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為指導,加強社會企業與學校的互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而普通高中,以升學為目的,可以多組織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戶外活動,讓學生放松身心的同時,提高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理論聯系實踐,增加德育工作實踐性教學案例教師在進行德育過程中,要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德育方法、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強,班主任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關乎德育質量的關鍵。增加實踐活動,可以有效的將德育理論學習與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結合起來。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德育的趣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可以為今后的德育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

(三)增加教師培訓,加強班主任與各學科教師聯動;現如今,高中階段的德育工作絕大部分由班主任完成。這一現實情形不能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水平,成為限制學校學生德育水平的關鍵。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交流學習,由德育專家進校進行指導。班主任可以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互動,共同營造德育教學氛圍,這對于整個班級、學校的教學工作都是一種有益的補充。總之,在當前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德育工作要轉變以往觀念,要從當前學生、學校所處的社會環境出發,將德育理論教學與學生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要把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水平放在德育工作的關鍵位置,以此為前提,學校和其他任課教師要共同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德育氛圍,不斷提高德育質量。

作者:夏德超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第五中學

參考文獻:

[1]韓斌年.動之以理,導之以法—新時期加強高中學生德育工作的做法和體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0(24).

[2]謝育波.為心靈“護航”,為成長“揚帆”—新時期加強高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做法和體會[J].課外閱讀:中下,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