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學習語文的滲透
時間:2022-06-11 10:23:21
導語:德育教育在學習語文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滲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滲透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思想、塑造學生的靈魂、升華學生的內在以及提升學生的外在。學科教育的重點在于教會學生做學問,而德育教育的重點在于教會學生做人。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所具有的社會意義高出很多,只有先學會做人,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后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學會做學問。學校的立足之道乃是以德立校,育人為本,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就講求先立德行再做學問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滲透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對于學生全面發展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正確對待學習。在各種不良信息的沖擊下,讀書無用論近年來頻頻現于公眾視野,給廣大學生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加強德育教育滲透,通過無數關于學習的道德故事以及教師引導作用,重塑學生的學習態度。其次可以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當前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難以明確學習重點和學習目的,對于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經常應付了事,沒有取得應有的學習效果。通過德育教育,梳理學生的思維,使其認清學習過程,加強與老師與同學的交流溝通,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最后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加強德育教育的認識
加強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是在學習語文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基本前提。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教師作為德育教育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其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水平,決定了德育教育的實施力度與教育成果。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可以通過教學大綱、教學講座和教學研討會等形式,將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切實傳達給教師,在教師心中樹立起必須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觀念,以便開展相關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受體,其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水平決定了德育教育的成果。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可以通過思想品德課程、班會、年級大會以及德育教育講座等形式進行。只有學生對德育教育形成足夠的認識,才能確保德育教育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順利滲透。
(二)選擇正確德育辦法
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并且想要取得預期的成果,就需要教師選擇正確的德育辦法。只有選擇正確的德育辦法,才能使德育教育順利和諧地滲透進語文學習過程,使語文知識和道德觀念完美得銜接起來,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可以在無形之中樹立學生相應的道德觀念。比如在學習《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得到趙王賞識,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對此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處處避讓廉頗,避免與其發生沖突,并對門客說:“我并非懼怕廉頗,而是秦國不敢入侵趙國,就是因為有廉頗將軍,我是將國家危難擺在首位。”廉頗在聽到藺相如的話后十分羞愧,背負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教師教學時就該從藺相如以國為先的愛國品質和廉頗知錯就改的為人態度出發,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榜樣,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教育。
(三)寫作過程的滲透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進行滲透,寫作過程是一個極佳的途徑。寫作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積累,更可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內在品質及道德觀念,所謂文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了。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寫作內容和寫作思想兩個方面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在寫作內容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走進自然,多觀察周邊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崇敬喜愛之情,并逐漸上升到對國家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課堂教學的實際滲透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德育教育進行滲透的關鍵環節。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構建了教學課堂。在教學手段方面,德育教育的滲透主要應該從教師本身進行,即強化教師的榜樣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自身言行舉止和師生交流溝通等方面強化榜樣作用。對于一篇課文,教師應當抓住其中的德育關鍵點,并且擺正自己的立場,強化該點的德育教育滲透;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應當秉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準確正面地回答學生。在教學內容方面,除開現有的書本外,教師還可以挖掘一些適合于課堂輔助教學的材料,或者是可以用于課后閱讀的材料,拓展德育教育的滲透范圍和途徑。比如中華道德故事、中華歷史故事等。總的來說,課堂教學是德育教育滲透的重點,教師應該大力強化課堂教學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德育教育成效。
德育教育與語文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相契合的,所以在語文學習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也是最適宜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對其產生正確深刻的認識,并強化在各個語文學習環節的滲透工作,以此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成效。
作者:陳國娟 單位:世紀陽光學校
- 上一篇: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創新模式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術解決中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