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時間:2022-10-27 08:35:10

導語: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計算機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素質教育要求。現今的教育領域一直以來都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革活動,素質教育已成為核心化的教育原則。素質教育所強調的是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培養,對其個性、心理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發展極為關注。計算機教學屬于素質教育中的一大組成部分,因此在其教學中,需符合素質教育原則。在當前大專生的計算機教學中,需著重關注德育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滲入德育教育,從而實現學生計算機知識技能及道德素質的同步發展。

2.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現今計算機應用的廣泛普及化充分表現出了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當前信息化時展中,對于計算機的應用要求標準也在逐漸提高。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計算機德育教育更加具備其必要性。大專計算機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多個方面內容:計算機的使用道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等。這些基礎類的教育對于當前時代的發展意義極為重大。在大專計算機教學中逐漸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廣闊的網絡中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的篩選、運用。與此同時,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趨勢使得信息安全問題逐漸突出化,高科技犯罪事件頻發,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重視。只有在計算機教學中逐漸滲透德育教育才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身的行為進行道德規范,從學歷源頭上盡可能地將網絡犯罪發生概率降到最低。

3.社會教育要求。在當今學生的自身發展中,在掌握較為豐富的計算機操作知識的同時,德育教育的獲取也極為重要。這是為了有效促進大專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水平的提升,幫助更好地促進學生成才。另外,現今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使得大專院校在為社會發展培養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時,無論是何種領域的人才據需具備較高水平的道德素質。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僅僅是對專業知識、相關技能進行培養提升,完全忽略必要的道德教育的話,那么其在真正進入社會后,無法獲取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認可,不利于其自身的良好發展。

二、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現狀問題

1.計算機應用公德意識不強。有部分大專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缺乏必要的公德意識。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惡意刪除電腦中的儲存數據信息,還有學生對電腦文件夾中的內容進行更改清除或是修改相關設置參數、設置開機密碼等。還有一些較為嚴重的情況問題為部分學生在電腦中下載木馬攻擊程序,致使電腦無法正常使用。職院學生公德意識的嚴重缺乏給計算機日常教學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德育教育效果較差。

2.學生合作、創新能力較差。大部分的大專院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還有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因此其計算機學習能力普遍較差,相互之間的能力水平又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各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不足,在合作學習中的動力極為缺乏。此類問題充分表明了在計算機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性應進行較為科學有效的提升,進一步促進當代大專院校學生的素質及技能同步發展。

3.過于沉溺網絡游戲。現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于大部分的大專學生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當時現今我國對于網絡行業的管理能力較弱,網絡文化發展也較慢,在網絡上出現了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造成了較大的不良影響。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過于沉溺于網絡游戲,有些學生還陷入到網戀之中,最終導致網戀犯罪事件發生率大幅度上升。

三、計算機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1.選取合理素材進行德育教育。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大專計算機教師需對相關學科教材進行分析,挖掘出潛藏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適度、適地的教育。在進行計算機發展教學時,需讓大專學生充分了解到古老計算工具的發明地為我國,現今的漢字輸入、激光照排等均處在世界領先地位。讓學生了解到中國本土的辦公軟件WPS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優越性,是能夠與國外PFFICE相抗衡的。在進行教學演示時,應盡量選取一些與國家山水、風景、成就相關的主題材料,在吸引學生欣賞學習興趣的同時,給予其心靈上的觸動,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在德育教育中,還需加強其社會責任心。現今的大專學生屬于年輕的新一代,是整個國家前進發展的推動者與接班人,其自身的思政品質,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而言極為重要。如在進行計算機各國發展概況介紹教學時,需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我國與其他各國計算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的差距,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其感受明白到,現今的努力學習是為了自己今后的發展更是為了整個國家、民族的強盛。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珍惜時間與學習的機會,在今后投身社會后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2.培養提升學生合作、創新能力。在大專計算機教學中,需對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科學的改進,為學生提供一個便于交流、溝通的學習環境。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極為有效。在參與教學法應用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分化處理,再將各學習任務分配至各小組完成。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討論,得出結論,一一進行演示。教師對學生教學任務的完成進行科學評判,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問題,指導學生掌握具體的解決方法,促使其在實踐中進行所學知識的科學應用。在此過程中,學生自身對于他人的尊重及團隊協作精神均能夠得到較好的培養增強,且其抗挫折能力、吃苦耐勞、創新精神也能夠得到較大的增強。

3.培養學生高雅情操,抵御不健康網絡信息。在大專學生的計算機教學中,經常會看見學生過于沉溺于網絡游戲或是QQ聊天。此種現象的產生多是由于學生只顧尋求一時的享樂,或是好奇心過重,最終導致出現極為嚴重的后果。針對此類問題,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著重注意加強對學生法制理念的教育增強,指導其不應進入游戲房或是網吧中,不瀏覽一些低俗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另外,教師還需幫助學生培養其較為良好健康的上網興趣,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觀看一些精美圖片、感受一些優秀音樂,促使大專學生充分感受到一些美的事。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美的欣賞、鑒別能力,提升其素養水平,自覺抵制一些庸俗、低俗、惡俗的三俗信息事物。對于學生的上網活動還需進行積極引導,告知其不應過于沉溺網絡,需帶著一定的目標進行網絡應用。如進行學習材料、資料的查找等。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還應時不時的分析一些典型案例,指導學生對于網絡的選擇及免疫力。

4.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所謂針對性的進行德育教育主要分為兩大點。第一,培養學生的網絡道德。在大專計算機教學中,需對學生計算機應用途徑進行指導,對其科學合理的進行網絡信息應用能力科學提升,指導學生文明上網。通過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到網絡垃圾存在的危害性及不良影響,促使學生學會自主進行健康信息的選擇,逐漸學會自主管理與控制。計算機教師還需指導學生對學習、生活、網絡三者之間的存在關系科學處理,提升其網絡不良信息、危害的免疫力。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到傳播網絡病毒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且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第二,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一定難度學習任務的設置,指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任務的完成,進一步提升其對學習知識理論的運用及問題解決能力。如此一來,學生在合作討論中的集體榮譽感得以增強,對于他人的努力成果也能夠進行科學正確的評判及欣賞。在實踐操作中,教師應指導幫助一些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排除解決一些障礙困難問題,讓此類學生帶動幫助其他同學,實現相互之間的共同前進、發展,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5.運用網絡實施德育教育。在職業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首先需對網絡應用帶給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便利、作用等積極性充分肯定。與此同時,指導學生進行相關資料、信息的收集,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到網絡的作用,指導學生了解到為何要上網,網絡能夠帶給人們哪些幫助。當然,對于一些網絡規則也需較為全面的給予學生指導,告知其不能因為網絡屬于虛擬世界就可以毫無規范性、肆無忌憚。在計算機網絡的運用中,需遵守相關道德規范。在當前大專學生教育培養中,計算機應用屬于基本類的要求,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對德育教育的科學滲透方式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夠幫助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及道德素質水平,進一步促進大專學生的未來發展。

作者:王欽 單位:貴陽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