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育與德育滲透實證研究
時間:2022-07-06 09:41:27
導語:書法教育與德育滲透實證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是當前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書法教育已成為中、高職學生必修課,因此書法育德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調查了解當前各層次書法教育及育德現狀,通過數據分析總結當前中、高職書法育德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以使德育更好地滲透進中、高職書法教育中。
關鍵詞:書法教育;德育;滲透對策
我國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育德為先,將立德樹人作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為了落實這一根本任務,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將育德樹人工作落小落實,大力推進德育工作規范化、實效化,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指南》總體目標中提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盡管我國推行素質教育有一段時間,但就當前來看,重技輕道、一味追求分數和升學率依然是當前教育的普遍現象。2021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又提到了教育真諦的問題,其中說到“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如果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升學率,國家會沒有核心競爭力。我認為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學生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边@一席話又印證了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人類寶貴的財富,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吨笇ЬV要》總體目標是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發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而這一目標正好和德育目標相映襯,兩個目標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而在中、高職書法教育中進行德育價值的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德育和書法教育也是相輔相成的。
1概念界定
1.1中、高職書法教育的內涵
書法教育是一門蘊含中國豐富傳統文化的藝術教育,它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一種技能的學習,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個體精神的陶冶。書法教育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書寫、作品鑒賞、從事與書法相關的其他活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對學生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實踐活動[1]。書法教育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識字寫字教育,這是書法教育的最淺層次。這一層次是初級書法教育,目的是實用和寫好字,因此采用硬筆與軟筆兼修的方式;第二層次主要是情操教育或者美育,具備一定藝術素養;第三層次是以藝術學為目的高層次教育,目標是培養藝術學的專家。中、高職書法教育是前兩個層次的教育,以書法基本知識、欣賞感悟和操作體驗教育為主,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通過書法教育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中、高職書法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寫字教育、鑒賞教育、書法文化教育和書法實踐活動。
1.2德育的界定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重視禮儀,以道德教化為主要教育內容,強調社會規范和人性修養。顧明遠教授將德育界定為“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會主義中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2]。《中、高職德育工作指南》明確指出了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并且根據不同的學段給出了具體的目標。低年級和中高年級的目標,可以概括為教育和引導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成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形成誠實守信、友愛寬容、自尊自律、樂觀向上等良好品質[3]。
2國內研究綜述
在萬方數據庫中以“中、高職書法教育與德育”為主題進行搜索,關于書法教育與德育的專著比較罕見;關于中、高職書法教育和德育相結合的論文有35篇,其中期刊論文31篇,學位論文3篇,會議論文1篇。從圖1中可以看出文獻量的發表與政策的頒布有關,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中、高職書法教育指導綱要》,2015和2016這2年文獻數量明顯增加。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中、高職德育工作指南》,可以看出2018和2019年這2個年份文獻發表量達到峰值。從作者單位來看,可以看出60%的文章作者為中、高職教育工作者,大專及以上院校僅占40%。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中、高職書法教育中德育滲透的途徑;中、高職書法教育現狀;書法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中、高職書法教育的德育功能。就現有研究統計結果來看,大多數文獻是在理論層面進行的研究,缺乏實證分析,研究有待深入。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概念內涵及外延未得到清晰界定,具有很強的隨意性;二是研究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包括問卷設計不全面,數據收集缺乏嚴謹性等。
3實證分析
3.1調查問卷設計與發放
在國內專家學者及相關理論分析的基礎上,以《中、高職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和《中、高職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為藍本,參照文件中的目標與內容、實施要求、評價建議等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書法老師對書法育德的認知,對書法育德的途徑及方法的運用,書法教師的素質培養,學生學習書法后品德變化的認知4個方面,共18道單選題和10道多選題。為了調查中、高職書法教育育德的現狀,且考慮到數據收集的便利性和數據的有效性,筆者通過會議或者活動的機會向參會的中、高職書法教師發放問卷。筆者于2020年12月參加了北京市中、高職書法教育現場會,會議形式以聽評課為主,并在會議過程中伴有大型書法筆會。筆者在會場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有效回收率為80%。筆者在2021年3月參加了河北省書法教師基本功大賽網絡培訓會議,通過會議群發放問卷30份,回收有效問卷27份,有效回收率為90%。
3.2數據分析
教師素質決定著教學質量,也影響著《綱要》中目標實現與否。調查結果顯示,兼職教師所占比重過高,達63.4%,且兼職教師大多不是書法專業背景,由美術教師或語文教師兼任,書法教師的數量不足,專業不對口,這也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為了提高書法教師的業務水平,提升教育質量,學校定期對書法教師進行培訓。調查數據顯示,78.3%的老師本學期參加了三次及以上培訓。通過調查和實地考察,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書寫能力、教學技能、育人能力和書法文化。從表1中可以看到,書寫技能培訓所占比重最高,育人能力所占比重最低。在中、高職階段的教育中,由于自身的特點,學生更傾向于聽從教師的教導,因此學科育德不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并且中職階段已經開始上書法課程,需充分發揮書法課程的德育功能。對問卷中的書法教師育德認知與實際育德進行對比,如圖2所示,老師非常贊同育德是書法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實際教學中卻很難做到,書法育德認知與實際教學存在顯著差異。中、高職書法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比較隱晦,不像德育教材那么明顯,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書法教育的方方面面。依據調查數據(見圖3),由于一部分書法教師自身對書法育德理念認識不清晰,因而沒有形成書法育德認同感,導致育德實踐和認知出現了很大偏差。書法育德效果也具有隱性特征,由于漢字搭配中蘊含了哲學、美學的意蘊,因而選擇教師講解漢字搭配頻率和學生的反饋進行對比。根據圖4的數據,可以看出教師的認知和學生的反饋出現了明顯差異,教師認為在平時教學中經常給學生講解漢字搭配,而學生印象卻不深刻,對漢字搭配掌握不牢固,原因可能是老師的講解方式不恰當,導致學生興趣較低,注意力不集中。良好的書寫習慣,也是書法德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書法訓練中教師需強調正確的手型坐姿的重要性,并時刻矯正和提醒學生書型和坐姿。100%的老師選擇“經?!薄翱偸恰碧嵝褜W生的手型坐姿,但是學生反饋卻與老師的回答存在明顯差異,在實際訪談中僅有20%學生認為自己的手型坐姿比以前規范多了。在當前書法教育中,雖然比較側重寫字教育,輕視書法藝術教育,但是寫字教育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目標。書法文化不僅包含書法技能和書法鑒賞,還需了解作品創作背景及書法名家的生平。57%的教師表示經?;蛘呖偸墙o學生講授書法家的生平及名作的創作歷程,但學生反饋這些都稍顯枯燥,不感興趣。
3.3中、高職書法育德存在的問題
3.3.1實用性的寫字教育占絕對優勢地位在現場聽評課的過程中,學校及教師更偏重寫字教育,忽視具有藝術性的書法教育,因此導致書法教育沒有充分發揮其育德功能。比如某中職學校書法課教學大綱中,僅僅安排了兩節書法鑒賞課,其余都是寫字課。但就寫字課而言,教師大多指向技能訓練,即如何寫好字,對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卻很缺乏。再比如書法教師基本功大賽中,評分標準更多指向教師如何教好字,評判標準有偏頗,沒有充分考慮這節課的綜合育人價值。3.3.2書法教育中的德育資源挖掘不充分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在安排教師培訓內容時,更多側重書寫教育,而忽視育人教育。有部分老師對書法育德認知不清晰,即使大部分教師承認書法教育的育德功能,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卻很難。在問卷題目中關于書法教育中應該滲透哪些德育內容,許多老師把握不準確,認識有偏差,沒有認識到書法對學生人生發展的意義。教師不擅長運用已有的德育資源,如漢字搭配、手型坐姿、書法文化等德育要素,導致書法育德效果沒有充分發揮出來。3.3.3書法育德的方法單一通過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可以發現,書法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教學生寫好字,但對培養學生的品德發展很少采用專門的方法。書法課程一般采用誘導啟發法、教師或榜樣示范法,書法家生平經歷一般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雖然這些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作用,但是對書法育德來說收效甚微。雖然很多教師認為參觀書法展覽、書法文化交流等課外實踐活動對書法育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學校和教師卻很少組織或舉辦此類實踐活動,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4滲透對策
4.1改變重技輕道的書法教育導向
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說過:道德能彌補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卻永遠不能填補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見,品德在個體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調查問卷中,有一個題目是“書法育德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大部分老師選擇了學校的定位和導向。因此教育部門、學校、書法教育者應該從思想源頭上改變重技輕道這一觀念,書法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寫好字,更多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當前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情下,書法教育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擁有正確審美觀,學會用美的眼睛來賞識周圍的事物,提高學生的修養,養成博愛的情操。在河北省邯鄲市某普通學校,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個中職一年級男孩,在學習書法課程之前,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和信心,每天沉迷在游戲當中,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要么自己趴桌子上睡覺,要么和其他同學講話,讓班主任和家長很是頭疼。但是通過本校書法教師的12節課的引導和教授,該男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雖然字寫的沒多大進步,但是該生思想和行為發生了很大轉變。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團結同學,感覺生活充滿了陽光,課下時間主動向老師請教,并且上課紀律也好了很多。這個案例充分說明,書法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一種技法的傳授,更大層面上提升了學生的品德水平。
4.2加強專兼職書法教師培訓
當前書法教師育德的認知與實踐明顯不一致,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應關注書法教師的培訓問題,以此來提高書法教師素養。首先,培訓內容多元化。不僅要對書法教學大綱進行解讀,更要闡釋書法教育應包括哪些內容。在實際走訪調查中發現很多教師對應該在書法教育中培養學生哪種道德品質認知不清晰。因此在教師培訓中,首先應充分闡釋書法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及書法教育和育德作用機理,讓書法教師有清晰的認知。其次,培訓形式多樣化。培訓形式要符合教師職業特點和時間安排,例如學??梢圆捎眉w學習和教研的方式,先讓教師了解顯性和隱性德育因素的資源分布,再由各教研室組織討論,對德育資源進行分類,最后研制教育方案。此外,要對教師進行書法文化的熏陶,比如參加書法名家座談會,參觀書法展覽和各種筆會等。
4.3改革書法育德的方法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書法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誘導啟發法、教師或榜樣示范法,學生對此興趣較低,且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適度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比如多組織學生參加書法實踐活動,參觀書法展、參加書法文化交流會等,一來學生興趣濃厚,參與性高;二來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達到書法育德的目標。比如當學習文房四寶知識時,書法教師可以拿出提前準備的筆墨紙硯依次讓學生回答名字,學生說出名字后,教師可以隨即問“大家知道這些物品的制作過程嗎?”然后書法教師帶學生去毛筆制作工坊參觀,來現場觀察毛筆的制作過程,前提是書法教師與附近毛筆制作工坊聯系好。學生在參觀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井泉.小學書法教育中的德育研究——以北京市小學書法教育為例[D].天津:天津大學,2014:10.
[2]顧明遠.教育大辭書•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7.
[3]張瑞瑞.合理利己教育在中小學德育中的失衡與復歸——基于40年來中小學德育政策變遷的文本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1,37(2):7-12.
作者:王顏斌 呂翠芹 苗鵬洲 單位:邯鄲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育研究3篇
- 下一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