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
時間:2022-10-19 08:47:59
導語:城鎮化進程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德育的現狀,作者從社會環境以及學校兩個角度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期對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并為提出有關對策建議提供理論依據。
一、農民生存方式發生變化,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
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日益增多,一部分農民在城市找到了較為穩定的工作,從而過上了城里人上下班的生活,也有一部分農民通過打工的方式,在農活的空閑之余進城務工。由此導致,一方面,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學校與家長不能實時有效的進行溝通。
二、農民經濟利益格局變化,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
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進入了一個新的經濟變革時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迅速發展,農民的經濟生活條件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這便導致了人們因為利益格局的分化,而產生了心態的失衡和矛盾的激化。生活在更加富足家庭的小學生會親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可喜變化,認為農村的這種改革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體現,能夠更好的滿足其生活和成長的需要。而獲得利益相對較少或沒有獲得利益的家庭小學生,會對改革產生疑問甚至不滿,認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剝奪了他應有的快樂。由此導致小學生的德育工作面臨著改革帶來的利益失衡進而引發的思想變化和心理的不平衡。
三、思想觀念的變化,對農村小學德育的影響
長期以來,農村家長一直把考大學視為孩子跳出農門、謀求更好發展的重要出路,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一些人就片面夸大它的負面效應,認為書讀的再多、讀的再好,不一定代表前途無憂,甚至有時還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齡人?!靶伦x書無用論”對學生的思想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辦學理念城鎮化,學校重智輕德現象嚴重
一是農村基礎教育集中化。城鎮化進程帶來了農村學校小學生的人數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出現了老師過剩的情況,于是幾個村子集中在一起的“聯合小學”應時而生,取代了之前“一村一小學”的局面。上學路途遙遠一方面給大部分小學生上學帶來不便,另一方面也給老師和學生家長溝通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二是學校重智輕德現象嚴重。隨著課改的推進,幾乎所有學校都提出了“素質教育”和“德育優先”的口號,德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往往得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口頭回應,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并非如此。隨著城鎮化的進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富足,農民有條件也有能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深造機會,農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上大學告別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處于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農民家長希望孩子上大學的愿望的強烈程度遠遠超過了城市,他們明確表示:“只要孩子的成績可以考上大學,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上大學創造便利”。由此導致了學校和教師一味追求學習成績而忽略學生道德品質教育的“重智輕德”思想的盛行。三是德育評價機制不科學。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培養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事業的宗旨。然而一些學校把分數作為評價教師水平的重要標準,對學生只要求學習成績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個別老師對一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遷就現象,他們認為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其他諸如思想認識、道德品質等方面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忽略。由于缺乏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從客觀上造成了學校教師過分看重學科知識教學,忽視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教育,從而形成了一種“教學是硬指標,德育教育是軟任務”的教育教學思想。
五、德育工作人才匱乏,素質相對較低
一是教師的價值取向發生改變。城鎮化進程促使農村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行業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特別是一些從事經濟貿易的人群,收入更是大幅度提升,與教師的收入形成了明顯的反差,由此導致教師產生了一定的不平衡心理,甚至出現部分教師從事第二職業和下海現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受到影響。二是農村教師素質有待提高。首先,目前農村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由民辦轉公辦的,接受過專業化教育的教師數量相對較少,他們大都是憑著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和知識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這必然導致教學方法、教育觀念與當前社會發展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同時農村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及接受信息慢等問題;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教師出于對自身生活水平提升和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等方面考慮,也都希望能夠去城市教學。因此,稍微有能力的教師都會想方設法去城市教學,使農村學校面臨教育人才短缺問題;第三,農村教師新鮮血液補充不足。現在剛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原先是城市子女的,他們習慣了城市的生活不愿到農村任教,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好容易跳出“農門”,也不愿再回到農村,導致農村教師新生力量供應不足。
作者:何芳 單位:南昌市高新區紀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