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學生“早戀”問題對策論文
時間:2022-07-14 04:45:00
導語:應對中學生“早戀”問題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早戀”,對家長與老師來說,這是一個妖魔化的名詞;而對于沒有進入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既害怕,又向往的名詞;對于已經進入的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神圣的行為,并且堅定的認為對方就是他們生活中的另一半,并且愿意為對方付出一切。到底誰是誰非?心理咨詢師從心理學與臨床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關鍵詞:早戀,接納,控制,學習戀愛,責任感,自我保護,有效溝通
“早戀”,對于中學的學生家長與教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害怕和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既害怕,卻又向往。雖然家長和老師極力反對,但是,卻擋不住“早戀”的發生與向低齡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在我咨詢的過程中,經常就發現,家長與孩子在這方面矛盾重重,形成尖銳的沖突。面對“早戀”,如果處理不當,往往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后果,如孩子影響學習,懷孕,甚至未婚媽媽,輟學,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等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該怎么樣去面對?
對于這個問題,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和臨床的角度,提出我的觀點:
首先是接納。
一個三十二歲的女士,她因為戀愛的問題前來咨詢。經過了解,她就是從小到大,都不敢去談戀愛,一直都是她父母的乖乖女,就連大學也不敢與男同學牽手,看見男性就害怕,因此,到了三十二歲還不敢去與人談戀愛,什么事情做決定的時候都要說“我要去問我媽媽”。在咨詢中了解到,該求助者在中學的時候也好想和男同學交往,也想去建立一種親密關系。但是,因為她的母親對她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與男孩子在一起的女同學都是下流的”等,所以她就把自己的這些情感都壓抑了,也一直害怕和回避與男同學的交往,這樣她就一直沒有學會與男同學的交往,也不敢與男性交往。所以,她現在雖然已經是三十二歲的成年人,但是其內心在很多方面卻還是小孩子。
“早戀”的出現,其實一種正常的現象。隨著人進入青春期,性器官的開始發育成熟,荷爾蒙的分泌,小孩進入一個慢慢的長成大人階段了,男孩將在這個過程中長成男人,女孩也將長成女人。因此,他們在這個成長過程,也將學習和模仿成人的一些行為,如學習獨立,學習談戀愛,學習承擔責任等等。從人的發展的角度來說,人出現談戀愛的現象,是一種人在成長的必然歷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連圣人都會有這種情懷,更何況我們一般的常人。
心理咨詢師的建議:對待“早戀”現象不要恐懼,不要害怕,也不要否認,最好是接納。接納不是鼓勵,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渡過這一非常的時期。
第二,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在印度,有一個狼孩的故事,雖然他是人的身體,但是由于他從小就離開了人類社會,與狼共同生活,錯過了學習的時機,因此,他后來雖然被人類所救回來,但是他再也學不會人類所特有的語言。因為人的大腦皮層的發展成熟是有一定的順序性與階段性。如果錯過了,有一些是不能再彌補的。人在四歲以后,大腦有兩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第一個快速期在五至六歲,第二個快速期是出現在十三歲左右。而中學生正是人的大腦進行分化與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習可以促使大腦皮層更好的發育,這個時候的學習也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這個時期對人來說,是學習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而不是談戀愛!
心理咨詢師對正在談戀愛的學生建議:不管你們的感覺如何,千萬不要忘記你們現在的身份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需要為將來的發展打堅實的基礎。
第三,人的一生一般不止談一次戀愛。
人的一生很少只談一次戀愛。也就是說,中學期間進行談戀愛的,基本上不可能是你將來的愛人。因為你們現在才十四五歲,而我們現在社會上結婚的年齡一般都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如果說從十五歲談戀愛到二十五歲結婚,中間是有十年的時間,幾乎很少有人能堅持談這么久的戀愛,不到1%的可能性。人的一生當中,幾乎都要進行幾次戀愛,才有可能成功,一次戀愛結婚的一般來說是非常少的。就是在大學中談戀愛乃至于同居的,有人調查統計過,也不到5%左右的人能真正最后走在一起。進入戀愛期間的同學們要記住:和你談戀愛的那個人并不是你的唯一,也幾乎不能成為你生命中的另一半。之所以要說這些,是因為很多人在陷入戀愛當中的時候,眼睛會變得“近視”,只看到看到他們談戀愛當中的人。他的父母、親人、學習和前途,都看不到了。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的愛情,而忘記了這僅僅只是一次戀愛的學習過程,他們進行的只是人生成長過程當中的一次學習過程。而把戀愛當成了他們的全部。為了這次的學習,可以放棄父母,放棄學業,甚至放棄了前途和生命。如果只是為了一次戀愛學習,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你們認為這樣做值嗎?
心理咨詢師的建議:在戀愛期的同學們,請你們一定要時刻記住,你們現在只是在進行一次戀愛的學習過程!
第四,戀愛的責任。
在上海,有一位十六歲的初三女生,因為談戀愛,結果懷孕了。不敢說出來,也不知道怎么辦。結果,在家里的衛生間生下了一個小孩子。當時她非常恐懼,不知所措,因此,就把小孩子從樓上摔下去摔死了。在西安,有兩個在校大學生,因為戀愛而同居。女的懷孕了,并在他們同居的民房中生下一對雙胞胎。男的當場就嚇傻了,不知所措,就逃走了。而留下的那母子三人卻被凍死在他們同居的民房中。心理咨詢師的建議:戀愛是一種成人的行為,你要是想學習成人的戀愛行為,你就得學習成人的責任感。也就是說,你能承擔多少的責任,你就做多少的事情。承擔不了,你就不能去做,不然就很容易釀成悲劇。
第五,學會保護自己。
學會保護自己。尤其是女同學,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前面已經說了,現在談戀愛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此,我們最好是不要為這個學習付出太大的代價。如何保護自己呢?首先,我們得有一條底線:也就是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一般來說,凡事衣服覆蓋的地方,不要讓對方去接觸。因為少年期的人很容易沖動,如果說沒有這一條底線,那么一但沖動起來,是沒有辦法去控制的。還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有性交的行為。因為性交的行為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問題,限于篇幅有限,這里我就不多說了。如果實在一定要有性行為的話,一定要記得:必須使用避孕套!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女同學都會遇到這樣的話:“愛我就給我吧。”這個時候,女同學往往是非常矛盾的。因為她們在內心是不愿意這樣做的,但是又想證明自己對待愛情是如何重視,因此往往會同意。但是事后的結果卻是很難以承受!即使沒有懷孕,其內心的心理負擔也是非常大!有人會因此人生觀發生改變,甚至不再認為自己有價值。所以,女同學一定要記住你們的底線:衣服覆蓋的地方不要讓他觸摸;不要有性行為;如果一定要有性行為,必須使用避孕套!記住,他要是真心愛你,他就會為你著想,就會尊重你的意見。如果他要是不愛你,你為他做出犧牲,值得嗎?
心理咨詢師的建議:保護自己,建立底線,在交往的過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底線。
第六,利用戀愛的動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一個高二的男生,因為喜歡一個女生。于是非常希望那個女生關注他,為了獲得她的關注,他努力改變自己,用自已的魅力去吸引那女生關注。在學習上,改變以前不努力的習慣,變得非常努力。因為以前的成績不好,聽課效率不高,于是就開始自學;在生活中,開始用男子漢的標準去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并且開始注意自己的缺點,用心改正;展示與發展自己的特長等等。等到高三畢業時,成績已經突飛猛進,人也變得非常成熟。他的同學評價,這個人在這期間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心理咨詢師的建議:“真正的愛,永遠使人向上!”用你的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果說你的愛已經成為阻礙你的發展,請用心去審視一下你的愛。
第七,家長的監護
“2004年1月2日上午,北京出版社舉行了《藏在書包里的玫瑰--校園性問題訪談實錄》研討會。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與張引墨采訪了13位發生過性交關系的中學生寫成此書,該書至少講述了五個事實:一、這些學生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二、他們三分之一來自重點中學或聲名顯赫的學校;三、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四、他們有過性行為的事實其父母與教師100%不知道;五、……”這是摘自中青網上的一篇報道。
不知道家長們看了上面的這個報道,有何感想?其實學生談戀愛,它的存在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否認是無效的,只會把問題掩蓋起來。我的建議是,最好還是學會接納這種問題的存在,然后再是想辦法去控制。要想控制,首先得要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已經發生了?如何才能了解小孩是否已經進入到戀愛期?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判斷:1、學習成績出現滑坡;2、不再向家人敝開心扉,不再向以前那樣無話不說了;3、開始注意自己的著裝打扮;4、出現回家遲到的現象,或者說在家里的時間變少等。這些都可能是孩子談戀愛的跡象。如果發現孩子談戀愛了,家長如何應對呢?
心理咨詢師的建議是:1、接納這種現象,從內心深處接納它,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這種行為妖魔化;2、公開。注意及時發現,及時把戀愛行為公開,并且可以提供場所,這樣就可以把他們的活動納入可控范圍;3、要告訴他們,人的一生不止談一次戀愛,這只是學習談戀愛的過程,去掉孩子的那種神圣化的感覺;4、競爭。父母要學會與孩子的異性朋友進行愛的競爭。不要讓孩子有一種感覺,只有從異性朋友那里才能獲得關愛;5、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擔心告訴孩子。如:擔心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他們會沖動犯錯誤,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等等,從孩子可以接受的角度來喚醒他們的責任心和自我保護意識;6、平等交流。家長在學會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把你的話聽進去,這種交流才是有效的交流,在有效的基礎上,可以與孩子平等的討論“早戀”的方方面面,幫助他們應對“早戀”;7、用心監護。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在各個方面還不成熟,因此,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他們很難控制自己,這就需要家長進行密切的監護,履行自己的監護職責,幫助孩子渡過這一非常時期;8、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很難或者說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最好是尋求專業的幫助,擅長青少年問題的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你們理清思路,從而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
面對孩子“早戀”,家長最忌諱的就是: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強力干涉,不惜一切代價,嚴厲禁止。這樣也許會得所想要的結果,就是硬生生的把一對分開,但是對孩子心靈的傷害也許是很難彌補的。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反抗。離家出走,甚至用他們的生命來進行反抗。所以,在面對孩子“早戀”的時候,最好是先接納,再想辦法把他們的關系公開化,以便于管理與控制,用愛心做為橋梁,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渡過這非常的時期。
- 上一篇:黨員干部對創先爭優活動理解及感想
- 下一篇:天然氣公司工作計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