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廣告實訓工作室運作機制探索

時間:2022-04-04 10:21:56

導語:職高廣告實訓工作室運作機制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高廣告實訓工作室運作機制探索

這里的課程項目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單獨某一門課程的項目化,而是在對某一專業能力群課程知識的選擇與組合基礎上形成新的課程,再把新形成的課程項目化。這里包含了兩個基本步驟,一是形成新課程,二是新課程項目化。以設計專業能力群課程整合為例,基本思路為:(1)以一個或若干個真實典型設計項目為藍本,細致分析從項目完成起點到終點的知識需求與技能需求;(2)以從項目中分析出的知識需求與技能需求為基本知識能力鏈條,分別從設計類課程中提取出與基本知識能力鏈條中各環節相關的重要的關聯知識與能力,形成綜合知識能力鏈條;(3)將綜合知識能力鏈條上的知識和能力按照內部邏輯關系進行斷裂整合,形成若干個小型的知識能力結叢;(4)將每一個小型能力結叢項目化,即選擇或設計典型項目,使得這一典型項目能包含小型能力結叢中的重要知識和技能訓練,或進行突出的針對性訓練。其他專業能力群課程的整合也可遵循這一思路。課程整合的結果是多門專業能力課程被整合開發成一門適合于在工作室開展教學的項目化課程。2.2教學運行的基本形式在推進產教結合,謀求企業在學校人才培養中資源配置的改革呼聲中,企業的回聲是不均衡的,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有社會層面的政策與體制因素,有企業層面的思維固化與目光短視,也有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問題。于是,學校在校企合作的改革中很多時候只能無奈地流于形式。高職廣告專業生產性實訓教學和基地建設的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機制探索宏觀上正囿于這樣一個大環境中。微觀上,廣告行業產品的非批量生產和高智慧性、生產過程的特殊性、崗位職數的有限性也使得廣告專業在校企合作中顯得更加艱難。以上所述容易導致的問題是:(1)來自廣告企業的真實項目數量不夠,不足以覆蓋所有學生,或讓學生獲得足夠的職業熏陶和過程體驗;(2)來自廣告企業的真實項目技能需求點相似,不足以覆蓋某崗位或某項目課程的所有技能訓練;(3)學生在初級階段進行生產性實訓,可能因技能儲備不夠而使得產品不能得到企業認可,造成校企關系的失衡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挫傷。基于以上問題,在實踐中應該分階段采用兩種不同的形式來展開工作室制教學。

與課程相結合的仿真項目工作室制教學形式與課程相結合的仿真項目工作室制教學形式,該教學形式適合在項目化課程開設過程中使用,其核心環節是仿真項目的設計與實施、任務完成講評。仿真項目的設計應基于課程所承擔的能力培養任務有針對性地設計出滿足并突出不同能力點訓練的仿真項目,數量上不求多而求精,在科學分析能力點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確保項目對各能力點的針對性和覆蓋性。任務完成講評是對各組的任務完成過程和成果進行剖析性總結,檢測學生的能力訓練成果,并從職業熏陶和過程體驗兩方面檢驗項目的能力訓練功能,進一步優化項目設計。該教學形式作為整個生產性實訓的第一階段,其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學生進行后續真實項目生產的技能儲備和過程體驗。該教學形式的基本描述為:在項目化課程開設過程中仿照廣告公司模式建立相應工作室,全班同學在課程實施時全部進入該工作室。學生在自愿基礎上分成若干項目小組,按照廣告公司的運行模式完成教師設計的仿真項目,教師在學生任務完成過程中實施知識引導和技術指導。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講評,并對項目的設計進行評估。生產性真實項目工作室制教學形式生產性真實項目工作室制教學形式。該教學形式適合于相應項目化課程結束后,學生完成了基本的崗位技能儲備和仿真工作情景體驗,以來自行業的真實項目為載體進行生產性的技能實戰訓練,是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零距離對接的關鍵階段。其核心環節為真實項目任務實施、成果比稿、任務完成講評。真實項目的引進由工作室負責人即專業教師(以下統稱專業教師)統籌負責。在任務實施環節,專業教師和來自行業的專業人士(以下統稱行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共同指導,大體可分工為:技術性指導由專業教師完成,藝術性指導(包括符合市場的普遍性要求和符合項目主的個性化要求)由行業教師完成。成果比稿環節是從若干小組的完成稿中推選出最優秀者提交項目主。任務完成講評是項目主認可提交的成果后,專業教師和行業教師共同完成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成員的表現分析,并形成對項目成員后續提高的針對性建議。該教學形式是生產性實訓的第二階段,即實質性階段,由第一階段的崗位能力訓練和工作情景體驗過渡到崗位技能的檢驗、提高及工作過程體驗,具有教學和生產的雙重功能。任務實施和成果比稿突出生產功能,任務完成講評突出教學功能。該教學形式的基本描述為:項目化課程結束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勢和教師的發展建議進入工作室。以3-5人為限分成若干小組,按照廣告公司的運行模式完成來自行業的真實項目。項目完成過程中,專業教師和行業教師分別對各組成員進行技術指導和藝術指導,各小組平等比稿競爭,將獲勝者成果提交項目主,完成項目成員表現分析和針對性發展建議。項目來源機制項目是項目化課程實施的基本載體,也是生產性實訓基地得以運行的根本保證。對應于實訓室教學開展的形式,高職廣告專業生產性實訓項目類別有仿真典型項目和行業真實項目兩大類型。仿真典型項目仿真典型項目運用于生產性實訓教學的第一階段,其必要性在于,作為承擔學生崗位技能儲備的重要環節,可有效彌補行業真實項目的不足,防止行業真實項目技能點訓練可能的單一重復性和無計劃性,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完整、全面的崗位技能訓練。有鑒于后者,即便是行業真實項目足夠充足,仿真典型項目的設置也是必要的。仿真典型項目的設置原則為仿真性和典型性。仿真性要求該項目具有較強的市場貼近性,典型性要求該項目具有較強的技能針對性或綜合性,或體現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仿真典型項目設置途徑如下:(1)專業教師和行業教師對項目化課程技能訓練目標進行深入分析,并對該項目化課程承擔的各種崗位能力點進行分解、綜合,形成5-10個能力結叢,并按能力培養的一般規律排定訓練計劃,在此基礎上為每一個能力結叢設計一個仿真典型項目。(2)對于已完成的行業真實項目,專業教師要對其每一個能力結叢進行分析、總結,符合技能訓練計劃和能力結叢內涵的項目可作為仿真典型項目直接引入第一階段的實訓室教學。行業真實項目行業真實項目運用于生產性實訓教學的第二階段。項目直接來自于市場,是真實的生產任務。行業真實項目因為直接來自市場,生產項目的無計劃性、無針對性和教學的計劃性、針對性是矛盾的。因此,行業真實項目教學上的功能不在于技能儲備,而在于技能熟練和提高、真實工作過程體驗和崗位體驗。行業真實項目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專業教師引進。專業教師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和行業網絡引進真實項目。(2)行業教師引進。行業教師本身是企業的專門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可通過制定長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引進企業承接的真實項目。(3)各種專業賽事。各種大型的國家級、省市級賽事一般都具有穩定的舉辦周期和時間,專業教師可帶領學生參加。(4)其他偶然性的委托項目。項目主因為偶然性因素或通過人脈關系將項目委托到實訓基地。

人才融通機制生產性工作室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有賴于學校、企業雙方人才的身份融通,建立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身份融通機制,鼓勵校企雙方人員的相互聘任和兼職。宏觀上,學校與企業應制定人員互派掛職的相關制度,理順學校、企業人才融通的責權關系。微觀上,一方面學校應就企業技術人員進入工作室從事實踐教學規定其權利和義務,權利主要是指企業技術人員為學校實訓教學服務期間享有的各種待遇。義務方面,大體有以下幾點:(1)和專業教師合作制定仿真典型項目;(2)引進行業真實項目;(3)進行行業真實項目的生產性實訓教學指導;(4)和專業教師合作設計項目化課程考核指標和方式,并參與學生的課程考核。另一方面,應就學校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需承擔的義務和任務作出規定:(1)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提供智力支持;(2)掌握市場發展現狀及其動態趨勢;(3)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拓展行業人脈,夯實專業教師“雙師型”身份之“實”;(4)做好行業真實項目引進的協調工作;(5)積累真實項目案例,豐富項目教學資源。學校和企業還應就對方派出人員在本單位的工作表現和成績制定出相應的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一方面為對方人員在本單位領取相應報酬提供制度規約,另一方面也為對方人員在各自原單位的考核評比提供依據。課程考核機制對應于以工作室生產性實訓教學分階段開展和課內外結合的教學實際,項目化課程的考核可分為兩個階段,且兩個階段的考核內容不相同。第一階段考核學生在完成仿真項目時的技能掌握程度:是否能按要求及時完成;考核學生在完成仿真項目時的角色意識和合作意識;出勤率等其他方面。第二階段考核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時的技能掌握程度:是否能很好實現行業教師或項目主的意圖;考核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時的角色意識、合作意識和團隊貢獻;考核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時的成果“中標率”,即成果被選中提交項目主并獲得認可;考核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時階段進步性,即對任務完成講評環節中教師提出的后續提高針對性發展建議的實踐成果。項目化課程教學結束后,學生未選擇繼續進入該課程工作室,即學生根據自己的發展意愿只參加了第一階段的項目化課程實訓教學,則第一階段的考核成績就是學生該課程的考核成績。學生若繼續選擇參加第二階段的生產性實訓教學,則該課程的考核成績應兩個階段綜合計算,且第二階段成績應該占到60%以上。財務管理與利益分配均衡機制生產性實訓基地因為承擔真實的項目生產任務,因此必然要涉及成本與收益問題。實訓基地的財務管理與利益分配直接關系到實訓基地的正常運營,也關系到校企雙方的核心利益。作為企業部門,項目輸出給學校后,存在事實上的利潤流失;作為學校,存在著生產耗材、專業指導教師和行業指導教師課時費、設備損耗等成本和利潤共享的問題。財務管理與利益分配機制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成本計算與分攤因為專業特殊性,廣告專業實訓室大多數項目的低值易耗品的損耗都不會太高,其成本更多地體現在智力和時間成本上,成本的計算方法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商定。其中,企業負責分攤提交給項目主并獲認可的產品生產所消耗的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其余未獲認可的產品生產中消耗的智力和時間成本由學校自己承擔。企業以年為單位按項目輸出數量依校企雙方商定的標準向學校支付一筆設配損耗費用。專業指導教師和行業指導教師課時費校企雙方商定,按項目在企業完成時項目承擔小組可得收益,減去產品生產成本后,由專業指導教師和行業指導按商定比例進行分配。校企收益項目資金減去產品生產成本和指導教師費用及稅務支出等其他政策性支出就是項目純收益。項目純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企業因項目輸出導致的利潤流失補償性與企業對行業人才培養的貢獻性相結合;學校實訓教學成本的自我分擔與生產活動的經營性相結合。高職廣告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工作室運行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不同學校、不同企業會有較大的不同。本文既不因僅僅流于宏觀的方向性和原則性思考而缺乏起碼的操作性,也未因專注于微觀具體的操作措施而顯得狹隘。無論學校企業如何不同,以上所述都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謝峰單位:重慶第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