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角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8 03:53:00

導語:動漫角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漫角色分析論文

一、象征手法對動漫角色塑造的影響

動漫角色的特征和動漫文本的來源決定了其角色塑造必然受象征藝術手法的影響。

動漫角色就是動漫作品的演員。這些“演員”的選擇是一切文藝作品中最為自由和廣泛的,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不論有生命還是無生命、有形還是無形、具體物質還是抽象概念、現實的存在還是頭腦的想象,都可以通過“擬人化”,使之成為有語言行動、有思想性格的“具象人物”出現在動漫中,傳情達意,推動劇情的發展,展現“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而將何種事物人格化及如何具象呈現——使復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則必需由象征來完成。如紅色象征喜慶、喜鵲象征吉祥、鴿子象征和平,鴛鴦象征愛情等。因為中國民間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所以央視動漫《小鯉魚歷險記》將小鯉魚賦予了樂觀向上、勇敢頑強的象征意義。

動漫角色最鮮明的特征是,它是超越現實的,具有幻想和童話色彩的。當然,動漫角色也有許多是人,來自現實生活、有真實可考的歷史背景,或來自文學作品虛構的各種人物。而且,在一些動漫作品中,普通的人和超自然人物的形象,擬人化的各種生物、非生物的形象可以同時出現,彼此交往,共同活動在如童話般的夢幻環境中。透過表象看本質。我們又會發現,不管選取什么去充當動漫的角色,其實質反映的都是人類的現實生活,它們身上具有的也是人的社會性格。奇妙的世界中處處閃耀著現實社會的折光,滲透著現實生活的哲理和思想情感。動漫角色的塑造和影視戲劇角色創作一樣是一個將朦朧的意識明朗化、將抽象的意念物態化的設計過程。這種普遍的抽象化、概念化傾向正是象征的含蓄表達。無論是網絡流行的蘑菇點點、小破孩系列,還是迪士尼經典的米老鼠、唐老鴨,或是宮崎駿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很深刻的象征寓意。

動漫角色應該是最具有象征涵義的視覺符號,它的象征特質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這一特質還與動漫角色的文本來源有關。雖然我們不能夠確切了解第一部漫畫作品的產生,但我們確乎知道誕生于1937年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是《白雪公主》,而在1941年,中國推出的第一部動畫長片是《鐵扇公主》。一個取材于童話,一個取材于神話。這兩種題材的共同美學表現便是鮮明的象征性。雖然動漫的文本不止于此,但豐富的幻想、特殊的夸張、高度的概括確是所有動漫作品文本的特點。動漫作品從不如實地直接地反映生活,它是一種“想人非非的藝術形式”。它使現實和幻想相結合,具有更鮮明的現實意義;用高度概括的手段塑造意想不到的生動形象;用夸張的方法表達強烈的藝術效果。幻想和現實融鑄成一個象征的實體,或含蓄、或凝煉、或深沉、或雋永。象征的結構形態有機地牽織著動漫的題旨與美學價值的實現。《愛麗絲夢游仙境》里有童年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花仙子》是少女時代對美好夢想的堅持;《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小男孩歷盡艱辛的成長歷程;《灰姑娘》的故事不知寄托了現實中多少代人麻雀變鳳凰的夢想!《小美人魚》(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那個美麗的海底世界不也表現了人類對于美好愛情和崇高精神品質的渴望與追求嗎?動漫作品之所以如此豐富多采而又有無窮表現力,就在于那是把許多優秀的童話、寓言、神話和民間傳說搬上了銀幕,從而形成了富有幻想和夸張的象征風格。

二、象征手法對動漫角色塑造的實現途徑

象征手法對動漫角色塑造的實現途徑主要體現在具象象征和總體象征兩方面。

所謂具象象征,“一般是借助于一些特定的具體形象并以之為核心,來組織作品的整體形象體系”。具象象征既是動漫角色有機構成中不可缺少的外在成分,更是動漫作品的運作原動力——各個場景、各段情節都是圍繞著這一具象演進展開,進而使整部作品體現出一種整體的象征寓意。在經典的米老鼠家族中,米奇樂觀豁達。有著所有男孩子的熱心天性,他友好真誠,謙遜樸素,擁有積極向上,誠實正直,敢想敢為的良好品質。米老鼠成為我們都想擁有的好朋友,想效仿的好榜樣的具象象征。在這一角色設定之后,順理成章隨之而來的是米奇的女朋友——米妮。頭上戴著一只碩大的蝴蝶結,甜美可愛,溫柔善良,另外。她還得是個職業女性。當然一個好人身邊總會有個成天吵吵鬧鬧、又有點惹人厭煩的小子,雖然時不時會把事情摘砸,但它的出發點總是好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雖然總是倒霉,卻依舊樂觀地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就是我們身邊總會存在的朋友——唐老鴨。好人還有一條忠實的好狗——布魯托。而唐老鴨也有追求的對象——黛絲,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她知道自己渴望的東西,喜歡嘗試各種各樣的工作,還熱衷于慈善事業,是鴨堡婦女俱樂部的成員……相信我們都能從這些人物身上對號入座地尋找自己的特點,“他們雖然各有不同,卻在幽默的背后宏揚著人類自強、自立、樂于助人等美好的道德品質。在他們滑稽的行為背后,我們能看到正義戰勝邪惡的真理和對人類操守的堅持。在童年開懷大笑的背后。米老鼠家族帶給我們一種人生的態度:豁達、開朗:幽默;也帶給我們很多人生的啟迪:勤奮、上進、誠實……”故事的情節圍繞著這些可愛的人物展開,但更吸引人的是在這些角色的背后,蘊涵著我們對于生活理想的追求,對瓷的渴望的深刻現實寓意。

所謂總體象征,是指這一類動漫角色的象征涵義“并非來自某一特定具象的提攜或滲透,而是來自總體形象體系本身”。比如迪士尼作品《小美人魚》中所描寫的“海底人魚世界”,這里所發生的一切故事,實際上都隱含著現實社會中人類生活的百態及其觀念品質,一個“人魚世界”就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其深刻的象征涵義是通過作品整個形象體系表現出來的。但“小人魚”本身也是一種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的具象象征的體現。

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則更為突出地展現出-總體象征的藝術風格。宮崎駿的動漫作品被稱為“成人童話”,雖然他本人一直保持著對少年題材的特有的偏愛,但也不可避免地從成人視角出發,作品中充滿著對社會對人生深遠層面的思考。例如《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等都是面對一個生死存亡的話題,旨在給現實中盲目著破壞平衡的人們一個啟示。而《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為孩子們所做的一部影片。“這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險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斗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里如何生存。學習人類的友愛,發揮人本身的智慧。最終千尋回到了人類社會,但這并非因為她徹底打敗了惡勢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蘊涵的生命力的緣故。現在的日本社會越來越曖昧,好惡難辨,用動畫世界里的人物來講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這就是官崎駿制作電影時所考慮的。在這個單純的關于成長的故事里面沒有戰爭,不以田園的回歸、人與自然的交鋒為主題,有的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在這樣的總體象征主旨指引下,作品中的各個視覺形象有機結合共同構筑抽象主題的顯性表達。湯屋是充滿誘惑、欲望、嫉妒和排擠的規實社會的象征;千尋其實是所有剛剛從象牙塔中走出的女孩的象征,名字在這里其實代表了人最初的價值觀;初到湯屋,“千尋”被改成了“千”,象征了原有的價值、底線會受環境影響改變;“記住名字”就是把握住自己最初的原則;“忘了名字”就是忘了自己的原則。被環境改變著;“回不去”則象征失去了自我。找不到最初的理想,偏離了航線等等。千尋和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一起探索自身存在的意義,以努力的成長去實現自己對世界的懷疑與期待——成長都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但是人們還是期待真正的那一刻的激動人心。

摘要本文試從動漫角色的特征和動漫文本的來源找尋象征對其塑造不客忽視的影響,并從具象象征與總體象征兩方面探究動漫角色塑造中的象征印記,

關鍵詞動漫角色象征具象象征總體象征內涵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