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產業核心競爭力實例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4 04:54:00
導語:動漫產業核心競爭力實例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國內外研究現狀及重要成果
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來源于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是當代管理學和經濟學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在這一交融過程中,經濟學為其提供了豐富的最新成果,而戰略管理研究則更強調發展一種揭示企業內部本質的、更加實用的理論,二者的完美結合提供一種全新的企業分析理論。
普拉哈拉德與哈默爾通過對大量企業的調研和前人理論的分析,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題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文章,從而標志著企業戰略管理理論進入了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戰略管理階段、戰略理論得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提出恰好彌補了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的不足,企業間競爭優勢,經營績效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所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強調核心競爭力的界定,培養及維持應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中心內容,并在此后許多戰略管理學者的著作中得到認同。1989年,美國學者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業評論》第一期發表了“Collaboratewithyourcompetitorsandwin”一文以來,掀起了一場核心競爭力研究熱潮。同時,歐美企業界也很快接受和應用了其概念和理論。一時間,核心競爭力成為極為流行的說法和觀點。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提出:企業在戰略上的成功來源于他們在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標志著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正式提出。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是自身的資源和能力,當企業將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用于發展其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而且競爭對手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或者模仿這些能力時,企業就能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產業核心能力是產業持續競爭優勢之根源,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下,產業只有將其目標指向培育和發展產業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關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綜合這些研究的成果,我們可以認為,產業核心競爭力,指使某一產業在區域(國家、省、城市)之間的竟爭中快速實現知識的獲取、積累、激活和運用的能力,具體表現為產業的學習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協作能力。產業的學習能力是指產業從外界獲取信息、知識、技術,并結合產業內部的信息、知識、技術,將其消化吸收,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的積累與儲備的能力。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聯結知識、技術優勢向市場競爭優勢轉化的紐帶。產業的協作能力指為產業實現知識的獲取、積累、激活與運用提供適宜組織環境的能力,它既包括產業內部的協作能力,也包括產業與外界的協作能力。
就文化整個產業而言,李勇、李曼羅認為,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是文化產業部門的配置、開發、整合的能力,并提出通過組織學習以及采用現代管理來提升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鄭茂林認為,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文化企業獲取和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所擁有的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的最佳組合。吳飛認為,傳媒核心競爭力是團隊的創造力、對市場的洞察力和預見力、團隊的協作能力。向志強在《文化產業類型及其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一文中指出,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應是一種能夠為傳媒帶來長期穩定的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表現為資源整合能力、市場響應能力以及持續創新能力。”公務員之家
就動漫產業而言,目前我國學者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其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的研究上。從目前來看,既有從國家層面分析我國動漫產業整體發展狀況,也有從微觀層面對我國各省市動漫產業進行研究。國家層面最全面也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成果是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組織編撰的《2008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以產業鏈為核心理論體系,從內部產業鏈角度來說,分析了我國動漫產業“生產—傳播—開發—消費”的基本情況,從外部產業鏈角度來說,分析了當前“漫畫產業、動畫產業、網絡手機動漫產業、動漫舞臺劇產業”等各個產業之間的產業鏈整合概況。微觀層面上,各省市均有對各自動漫產業發展的研究資料。
2、存在問題及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國內對動漫產業的研究,大多從宏觀層面,即國家政策,和微觀層面,即企業經營管理戰略角度出發,雖然也有很多研究將視線集中于我國動漫產業競爭力,但并未形成關于該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普遍觀點,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目前,國內學者普遍認為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在于政策制定、企業市場定位和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的不合理,但對于本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并沒有以及其各個構成因素并沒有從整合的視角進行研究。
因此,本文將基于傳統產業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構成要素理論,分析我國動漫產業目前的核心競爭力及其構成要素,并通過對《喜羊羊與灰太狼》這一全產業運作成功案例的分析,指出提高我國動漫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可行對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少波.中國動漫游戲產業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2]李正中,韓智勇.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起源及內涵[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7:54—56.
[3]聶辰席.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3.
[4]宋春紅.產業核心能力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0.
[5]向志強.文化產業類型及其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J].求索,2008,11:66—68.
[6]向志強,沉靜.我國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及其培育[J].社會科學家,2008,5:36—39.
[7]鄭茂林.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探析[J].企業經濟,2004,7:70—71.
[8]張笑,魏婷.中國動漫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際貿易,2005,3:29—34.
[9]杜廣中.世界動漫產業連模式對中國式動漫產業連構建的啟發[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21(1):50—54.
[10]曹海峰.試論市場細分下的動漫產業[J].廣西社會學,2009,2:50—52.
[11]馬妮.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藝科論壇,2009,3:47—48.
[12]馬秋容,李思賢,陳敏.《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成功營銷模式及對國產原創動畫產業發展的影響[J].《產業經濟》,2009,9:64—65.
[13]曹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的傳播學分析[J].青年記者,2009,8:82—83.
[14]張卓.《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熱搏的冷思考[J].今傳媒,2009,8:77—78.
[15]趙寶巾,李蕊.從《喜羊羊與灰太狼》看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J].青年記者,2009,6:68—69.
[16]孫萌.從《喜羊羊與灰太狼》看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策略[J].影視文學,2009,20:21—22.
[17]詹凱麗,劉峰.從功夫熊貓到喜羊羊與灰太狼——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設計創意[J].商業文化,2009,3:76.
[18]歐陽愛輝.當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悖論分析[J].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3:70—75.
[19]李濤.動畫卡通電視頻道與動漫產業的互動發展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3:38—40.
[20]王擎.動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高票房原因探析——基于受眾視角[J].當代電影,2009,10:123—126.
[21]沈正斌.新聞傳媒核心競爭力及其影響要素解讀[J].新聞大學,2004,4:64—66.
[22]劉媛.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制度因素分析[J].特區經濟,2009,9:283—284.
[23]C.K.Prahala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91.
[24]C.K.Prahalad.TheRoleofCoreCompetenciesintheCorpor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36(6):40-47.
[25]JayKandampully.Innovationasthecorecompetencyofaserviceorganization:theroleoftechnology,knowledgeandnetworks.Eur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2,5(1):18-26.
[26]TedTschang,AndreaGoldstein.ProductionAndPoliticsEconomyintheAnimationIndustry:WhyInsourcingAndOutsourcingOccur[C].IndustrialDynamics,InnovationAndDevelopment.Elsinore,Denmark,2004:1-21.
[27]IchiyaNakamula.JapanesePopIndustry[D].Japan:StanfordJapanCenter.2003.
- 上一篇:互聯網下企業危機公關管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林業廳工作最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