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瑯琊榜審美價值分析
時間:2022-03-27 10:48:21
導語:電視劇瑯琊榜審美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視劇《瑯琊榜》的熱播,為當下電視劇產業帶來新的思考。一部架空歷史劇之所以獲得大眾和學者的諸多好評,原因在于它開啟了當代大眾審美的新境界。從朦朧雅致的圖像意境,到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跌宕起伏的權謀敘事到民族大義的家國情懷,該劇的諸多情節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其藝術審美價值高于當下其他的古裝劇。《瑯琊榜》的精良制作給電視劇產業帶來新的希望。
關鍵詞:《瑯琊榜》;意境;權謀;家國情懷
古裝劇《瑯琊榜》的熱播,開啟了當代大眾審美的新境界,無論是網絡點擊率還是電視收視率都堪稱近年來電視劇的上乘之作。該劇由孔笙、李雪導演執導,改編于海晏的同名網絡小說,這部電視劇獲得第30屆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原作海晏的《瑯琊榜》也獲得首屆網絡文學銀獎。盡管《瑯琊榜》是一部架空歷史劇,但是該作品從精致唯美的畫面到悲情復雜的人物,從環環相扣的權謀敘事到民族大義的家國情懷,可稱得上當下電視劇作品中為數不多的經典。
一、圖像意境朦朧雅致
影視作品是圖像藝術,在視覺文化包圍的當下時代,影視作品的制作,追求圖像唯美或者是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人們往往被跌宕起伏的劇情,知名演員的顏值所吸引,雖然有些影視作品畫面也很精致、色彩也很絢爛,但是讓人回味的審美意境卻少之甚少。《瑯琊榜》之所以獲得很高的贊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眾在欣賞該劇時體會到一種別樣的審美意境。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范疇,“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1]“意境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是一種不設不施的自然美。”[2]《瑯琊榜》的圖像畫面充滿了美的意境,極其雅致,甚至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如第一集開篇的鏡頭一只飛鳥飛過青山綠水到了頗有仙境的瑯琊閣,霧氣縈繞、色彩淡雅,藺晨飄逸舞劍,營造了一個頗有浪漫氣息的意境。等到男主角梅長蘇出場,吹著長笛,載著小舟清風襲來,畫面依然是朦朧而虛幻,整個圖像是一副空靈的水墨畫,古典雅致。再比如“蘇宅”的設計,更具有中國傳統的古樸之風。“蘇宅”很類似于我國古代的園林建筑,蘇宅之外是楓林綠竹,山水環繞;蘇宅之內是草席、竹簡、銅器和沙簾,格子狀的對稱屏風,主客對坐,環繞火爐。這樣的畫面讓人覺得素雅、寧靜,有種逍遙于世外的意境美。包括電視劇開篇字幕的設計也頗有味道,沒有人物、沒有情節,而是一只蝴蝶飛舞,水墨浸染的效果的確開拓了觀眾的審美想象空間,讓人回味無窮。標題瑯琊榜三個字的書法功力更讓人贊嘆不已,可見導演對于畫面制作的良苦用心。另外,從畫面的構圖效果來說,也有助于意境的營造。曾有專業的該劇粉絲分析這部劇的構圖特色,此劇的圖像按照對角線、黃金分割線、三分法、還有斐波那契螺旋線等方法構圖,從室內的窗簾擺設到人物的站位細節,鏡頭制作都是精益求精,無可挑剔。再說演員的服飾美,給畫面的意境也增色不少。該劇的服飾色調多為冷色調,看上去清雅素淡。主人公梅長蘇總是一身清灰的布衣,藺晨是一身白衣,他們兩人的服飾和山巒青翠的瑯琊閣,竹林環繞的蘇宅可謂渾然一體。女主角霓凰郡主的服飾也是淡雅的白色,即使是宮廷中靜妃的衣服色調往往也是白、藍為主。都以白色調為主,襯托出兩位女性角色內心的純凈、堅韌。其他配角服飾多以褐色、黑色居多。當然宮廷中的色調多以華貴的黃色為主,靖王蕭景琰的服飾也隨著地位的提高,服飾色調由淺轉深,后半部分劇情服飾多為紅色。從細節上,服飾設計大到寬袍的狐毛披風,小到腰間的精致玉佩,都極其細致精美。包括劇情中人物之間見面的拱手禮節,嬪妃彼此的請安禮節,還有跪拜祭祀的禮節等都是嚴格按照古人的禮儀規范。這些行禮的細節既能表現電視劇主創人員對古代禮儀的細致揣摩;更能體現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尊崇禮儀的美好風范。可以說,《瑯琊榜》之所以受人稱贊,是精致唯美、充滿意境的畫面吸引了大眾。該劇的導演孔笙說:“我覺得電視劇是一種畫面藝術,你是否在運用這種藝術講故事?你是否在意這個場景,在意這個光線,在意演員那一刻的感受?我認為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完全可以通過畫面藝術呈現出語言表達不了的東西。”[3]導演從畫面構圖、攝影光線、道具的細節處理,無一不是精益求精,《瑯琊榜》不僅講了一個好故事,而且給大眾帶來了審美新境界。
二、人物性格鮮明立體
人物是劇作的靈魂,一部好的文藝作品,其核心因素是塑造經典的人物形象。縱觀《瑯琊榜》全劇,從劇情到人物都充滿濃重的悲劇性,主人公梅長蘇更是一個經典的悲劇形象。“悲劇常通過正義的毀滅、英雄的犧牲或主人公苦難的命運顯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偉大人格。”[4]主人公梅長蘇雖病骨一身,卻有一顆赤子之心,他被稱為“麒麟才子”,是江左盟的宗主,其真實身份是大梁赤焰軍少帥林殊。13年前,七萬赤焰軍慘遭陷害,戰死在梅嶺。林殊中了火寒之毒,經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巨大痛苦,變臉為梅長蘇。這個人物之所以具有經典意義,是梅長蘇不僅僅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復仇者形象,還是一個心懷正義、有情有義、忠誠職守之人。他謀劃蕭景琰的奪嫡斗爭,目的是為了輔佐明君,重審舊案,洗雪赤焰的冤屈,讓人們看到事實的真相。為了這個心愿,他心力交瘁、耗盡氣息。當心愿達成,梅長蘇完全可以隨著藺晨和飛流逍遙于山水之間,不問世事;或者和心愛的霓凰廝守到老。但是他偏偏選擇了走上戰場,重回林殊的角色,在國難當頭之際,不顧自己的病體,戰死在疆場。他雖有宮廷貴族的身份,卻歷經太多的痛苦;他深愛著霓凰,卻無法給她一生長久的幸福;他機智聰慧卻抵不過病體纏身;這個人物是具有大情懷的人,有著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理想,他歷經苦難,運籌帷幄,鞠躬盡瘁,這種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是具有崇高意義的,雖然他的命運充滿悲劇色彩,但是這一人物所傳遞的正能量升華了該劇的主題。劇中另一位主人公靖王蕭景琰,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形象。他在梅長蘇的輔佐之下,奪嫡成功,立為太子,掌握實權,并說服皇帝重審舊案。他內心耿直,長年在外征戰,早先不被皇帝重用,對權謀也不感興趣。即使參與奪嫡也始終堅守道德底線。他對梅長蘇說:“我還是要警告你,既然你認我為你的主君,你就要清楚我的底線,我不允許你隨意把人當成棋子,隨意擺弄,如果把無辜生命的犧牲當作是邁向帝位的墊腳石,那么,這個皇帝我寧愿不做。”可以說,在帝王將相中,靖王是個理想人物,他過于耿直、不媚權貴、不虛與委蛇,在人心險惡的宮廷,如果沒有梅長蘇的輔佐,他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奪嫡,更不可能成功。《瑯琊榜》中,靖王還有一段經典臺詞:“平衡官場收服各方,我不僅現在不會學,以后也不會學。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若人人都只想著自己的私利,這絕非是官場應有的風氣。”這一人物是一身正氣,傲骨錚錚,是一代明君的象征。他在利欲熏心的宮廷中生存,這份難能可貴的傻氣和正直讓人愛之。蕭景琰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然而他的內心并不快樂,他出身帝王之家,必然要經歷權力之爭;他想念兄弟林殊,卻是最后一個知道真相的人;他成為太子,每天也是憂心忡忡,沉默寡言;他想在國家危機之際親自帶兵出證,卻不得不穩固宮中的局勢。他一切的選擇隨著自己地位的上升幾乎不能隨心所欲。《瑯琊榜》中一個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譽王蕭景桓也是一個悲劇復雜的形象。他生母早逝,從小被皇后收養,憑身份他無法和真正的太子抗衡。但是,憑借他的聰明圓滑討得皇上的喜歡。再加之他野心勃勃,急功近利,和老謀深算的夏江聯手,對抗靖王蕭景琰。然而他誓死一搏,策劃謀反,還是不敵梅長蘇的智慧。成王敗寇的滋味讓他徹底心寒,他深知自己也是皇宮中的一顆棋子而已,最終在獄中自殺。他的悲劇性在于他是宮廷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這個人物雖有入世的積極性,也能招攬賢才,但是手段狡詐,利益至上,私心過重。他的毀滅是必然的。劇中兩位主要的女性角色靜妃和霓凰郡主也是個性鮮明,凸顯女性的魅力。靜妃看似溫婉平靜,內心卻充滿智慧,胸懷寬廣,沉穩大氣;霓凰英姿瀟灑,女中豪杰,為愛守候,一片癡心。《瑯琊榜》中的人物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深入人心,每個角色都彰顯各自的性格特點,疑心過重的皇帝、陰險狡詐的夏江、忠心耿耿的蒙大統領、可愛的飛流、率性的藺晨,所有這些人物都給人帶來深刻的人性思考。
三、超越權謀的家國情懷
《瑯琊榜》從敘事情節來說,是一部權謀劇、宮斗劇,劇本原著曾被稱為朝堂權謀的巔峰之作。整個劇情圍繞重審赤焰舊案和奪嫡之爭展開。梅長蘇重返金陵在復仇計劃中和陰險狡詐的夏江斗智斗勇、蕭景桓利用自己的謀士秦般若玩弄權術,爭奪太子之位。梅長蘇輔佐蕭景琰奪嫡,周旋于皇帝、蕭景桓、謝玉、夏江等人之中,巧用謀略,在權謀宮斗中取勝。整體故事敘事以扶助靖王爭奪皇位為明線,以重翻當年梅嶺慘案為暗線,兩相結合,又穿插枯井藏尸、妓館殺人、蕭景睿的身世之謎、夏江的秘密等支線,敘事環環相扣,謀略也是咄咄逼人。一般來說,歷史劇的確善講權謀和宮斗,這也是中國傳統權謀文化吸引人的地方。成王敗寇、宮闈秘史、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哲學充斥著當下許多宮斗劇的劇情,其中所表現的權謀策略也迎合了當下人們的實用主義生存法則。權謀宮斗劇所“表露出來的某種氣氛、情調、思想十分契合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生命體驗,十分符合時代文化心理。”[5]當然,權謀文化有許多厚黑學的色彩,其價值取向是消極負面的,不應大力推崇。然而,《瑯琊榜》這部劇并不是一部普通的權謀劇。雖然也涉及政治斗爭和權力游戲,后宮和前朝斗得你死我活,情節也是波瀾壯闊,但是劇作的立意是超越權謀的,該劇的制片人侯鴻亮談到這部作品的價值觀問題,他說:“劇中主人公對待朋友,對待國家,對待自己想要世界的方式,能夠喚起大眾內心的渴望。雖然講的是權謀是宮斗,但指向是一個明亮的方向,這是能穿透人心的力量。”[6]這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是匡扶正義、輔佐明君、是男兒之間的兄弟深情、是催人淚下的生死之戀、是赤膽忠心的家國大義、是舍生取義的英雄情懷。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中最值得頌揚和贊美的,也是當下這個時代所呼喊的。這也正是《瑯琊榜》超越一般意義宮斗劇的重要原因。另外,《瑯琊榜》中靖王所提出的治國之道和當下的執政理念也是十分契合,具有現代意義。靖王在梅長蘇的輔佐下,善用賢才,大膽改革,重視法度,他的銳意進取給危機重重的大梁帶來新的希望,這種治國理念給人一種正義而奮進的力量,鼓舞人心,徹底改變了父皇和蕭景桓原有的以一己私利為核心的官場規則。梅長蘇曾義正言辭地指責梁帝:“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主君?戰士在前方浴血沙場,你遠在京城只為一念猜疑就揮下屠刀,在陛下心中,恐怕只有巍巍皇權,又何曾有過天下。”這些話一針見血地諷刺了以梁帝和蕭景桓為代表的權力者,把個人利益凌駕于天下百姓之上,醉心于權力之爭而禍國殃民。同時也說明了執政者應以百姓民眾利益為上,依法度辦事,這才是治國正道。所以,《瑯琊榜》的主題完全超越了權謀宮斗,劇中的正面主人公梅長蘇和蕭景琰,他們心中都有家國大義,他們是為國、為民、為正義、為情義可以舍生取義的英雄人物。該劇大氣磅礴、立意高遠、直指人心,令人回味無窮。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7]《瑯琊榜》這部劇開拓了大眾的審美視野,具有震人心脾的情感力量,它正是一部傳遞當代中國價值觀,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優秀劇作。無論是畫面圖像意境、人物個性塑造,還是家國情懷的表達,都可以說是近年來電視劇的精品。未來中國電視劇產業的繁榮發展,應以《瑯琊榜》為契機,它不應是巔峰之作,而應是新的起點,它給當下電視劇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7.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39.
[3]于夢男.《瑯琊榜》呈現大氣唯美風[J].天津中學生,2015,(9):35.
[4]段宇輝.藝術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249.
[5]李新根.談古裝電視劇創作與時代文化的互動[J].中國電視,2001,(11).
[6]侯英俊.《瑯琊榜》第二部劇本已完成續集將講瑯琊閣和瑯琊榜的故事[N].京華時報,2015-12-31.
[7]詹國樞.《瑯琊榜》到底好在哪里[DB/OL].人民政協網,rmzxb.com.cn/c/2015-10-29/609854.shtml.
作者:張暢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 上一篇:國產電視劇翻拍困境及對策
- 下一篇:國產古裝電視劇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