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少年派》的現實主義創作

時間:2022-11-14 03:48:14

導語:電視劇《少年派》的現實主義創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劇《少年派》的現實主義創作

電視劇少年派》選擇在2019年6月9日,高考結束后的第一天首播。作品聚焦高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講述他們背后家庭遇到的各種艱難狀況,拋出一個接一個直擊社會痛點的話題,喚起各個年齡層觀眾的共鳴,其現實主義創作風格令觀眾和劇中人物同悲同喜,電視劇的收視率一路攀升。

一、從真實的生活中概括出性格鮮明的人物

大多青春校園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往往具有偶像劇的類型元素,比如象牙塔式的生活、臉譜化的人物及模式化的感情。電視劇《少年派》則在此類作品中實現了一定的突破,成功塑造了四個性格鮮明的高中生形象,他們分別是學霸、“學渣”、體育生和藝術生,較為真實和全面地概括了高中生的各種類型。那么怎么讓四個人產生關系呢?分析后我們可以看出,藝術生鄧小琪串聯起其他三個人物。四個人當中,林妙妙是鄧小琪的室友兼好友,體育生江天昊喜歡鄧小琪,鄧小琪喜歡學霸錢三一,錢三一喜歡的是林妙妙,后來留下陪林妙妙卻是江天昊。由此可見,四個人被“同學”“閨蜜”“情敵”“隊友”“哥們”等等關系結織成網,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個人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其他三人的反應,人物關系搭建得非常巧妙。林妙妙性格活潑開朗,剛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林妙妙是普通高中女生的代表,家境一般,學習一般,通過小姨夫的關系進到精英中學實驗班,與實驗班的學霸比起來差距明顯。她感受到的那種被學霸碾壓的感覺,很多觀眾會感同身受。她與媽媽日常的相處方式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令不少年輕的觀眾深有同感,評價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在學習方面,林妙妙成績起伏波動,在某些時刻幾乎要崩潰和放棄。普通女孩林妙妙的設定符合生活現實,作品以林妙妙展開敘事,使觀眾獲得了較強的代入感。錢三一剛入高中時是市中考狀元,三年后又是市高考狀元,完全的學霸人設,劇情上也展示了不少他在學習上碾壓同學的情節,他有一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他的同學喜歡喊他“一哥”,除了江天昊,其他人都放棄與之競爭。錢三一在課余時間中,把學霸模式也帶入到生活中,可謂眾星拱月。錢三一的學霸形象是一個成功的人物設計,精準地展現了學霸的個性特點。江天昊是富二代,也是體育特長生,初中階段他是同學中的核心,到了高中他的核心地位被錢三一取代,他有失落感,再加上他喜歡的女生鄧小琪喜歡錢三一,所以他把錢三一當成競爭對手,他努力追趕,理科成績考到全班第二。他和錢三一又是籃球隊的9CONTEMPORARYTV隊友,競爭之外又有協作關系,江天昊的努力,展現出了良性競爭的魅力。他家的家族企業破產后,他開始創業,成為四人創業團隊的核心,他的努力最后也幫到了父母,人物的創業實踐與他成長在經商家庭的經歷相符,少年創業的故事有很多看點。他報考了本地大學,留下來幫襯父母,另一個理由是陪伴林妙妙,為全劇的人物情感走向提供了另外的一種可能。這一人物的設計充滿了新意,是建立在真實生活基礎上的概括和提煉,飛揚跋扈的富二代或許是少數,接受過良好教育,具有一定能力的年輕人才是這一群體的真實寫照。鄧小琪相貌出眾,是學校?;?,最后高三藝考考取了中戲表演系。日常中,她鏡子不離手,對錢三一的崇拜始終如一。鄧小琪成長在單親家庭,她沒見過爸爸,她跟林妙妙是好朋友,兩人因為錢三一絕交過一段時間,后來又重歸于好。鄧小琪獨特的性格是特殊家庭的必然產物,有著嚴謹的人物邏輯。學霸與“學渣”的搭配雖然被不少劇用過,但是本劇卻用出了新意,比如把“學渣”林妙妙設計成天性樂觀、大大咧咧的外向型女生,學霸固然情商和智商都高,卻比較沉穩內斂,有著不錯的呈現效果。另外,富二代江天昊的人設頗有新意的,他在富二代的身份上加了一個體育生的標簽,而且他熱情、陽光,還是一個創業能手,打破了觀眾對富二代的固有印象。校花女神式的鄧小琪,展現了其可愛、無公害的一面,人物清新脫俗。從人物及人物關系的設計上,可以看出編劇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卓越的洞察力,在觀眾所熟悉的人物身上開發出新的標簽,用多條關系線編織成人物關系網,于平常中洞察出新特色、新聯系,產生了新鮮的化學反應。編劇也精于對劇情的結構和安排,用高度概括、極致的劇情設計來再現生活,雖然這種手法與觀眾所感知到的現實之間存在略微的差距,但是在特定的戲劇情景中又比現實更加真實,讓觀眾透過劇情輕松歡樂的表象,看到其內在的對生活的冷峻思考。

二、從真實的生活中選材,用戲劇性的方式展開劇情

電視劇《少年派》既展現高中校園生活,也展現高中生們各自的家庭,兩大板塊分配得比較平均。從總體上看,高中校園部分的描寫概括洗練,而家庭生活的描寫則扎實有力。劇情故事以林妙妙在學業上的逆襲及與錢三一的感情線為主線,江天昊、鄧小琪參與其中形成多枝蔓配合。學渣與學霸的互懟,江天昊與錢三一的競爭都是看點,又有補習班生活、暑期旅游和畢業旅游,使得全劇的場景不再局限于校園,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編劇設計的四個家庭極有特色和代表性,對家庭的高度概括,敘事線索上的巧妙編織,都充分顯示了編劇的深厚功力。林妙妙的家庭是讓很多人羨慕的完整家庭,但是真實情況卻并非如此。林大為和王勝男正在離婚倒計時,如果不是二孩出生,他們結局是離婚。王勝男在家中過于強勢,而且還有比較嚴重的潔癖,面對王勝男咄咄逼人的氣勢,林大為選擇的是隱忍和躲避。林大為后來經歷失業,又到創業跌跌撞撞前行,王勝男對他的態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王勝男和林大為的矛盾在于他們之間的性格不合,王勝男神經質的脾氣應該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林大為說他從來沒想過離婚,正是因為他對家庭對親人有一種責任在。林大為為了家庭的完整一直在隱忍,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化解夫妻間的矛盾,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他面對婚姻現實,有充分的理由重新選擇,但是擔當和責任,讓他把這些不如意都化解掉了。王頂男后來精神病突發住進了醫院,其丈夫埋怨結婚時王的家族對其隱瞞病情,這讓王勝男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精神病,這為王勝男的潔癖及對丈夫和孩子的強勢態度找到了一個真實的內在邏輯。這一段劇情和人物心理邏輯的設計非常好,足見編劇功力扎實。錢三一爸媽的婚姻關系名存實亡,是一方對婚姻不忠導致的。錢的爸爸因為不好向長輩交代,所以一直沒有離婚,錢媽媽不離婚是因為怕錢三一受10CONTEMPORARYTV2019年第10期(總第378期)影響。錢爸爸的新女友,人品遠不及錢的媽媽,而且也得不到錢氏家族的認可。感情破裂的夫妻因為孩子還保持著夫妻的名義,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的確存在,有些夫妻在孩子高考結束后就選擇離婚也不是新聞。鄧小琪的家庭有特殊性,錢三一好歹有個爸爸,鄧小琪則是連爸爸都沒見過,好在鄧小琪的媽媽對生活看得透徹,不會再讓女兒走自己走過的路。鄧小琪考上中戲,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鄧小琪和媽媽無疑是單親家庭的一個縮影,家長一個人撫養孩子的艱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迷茫和隱痛。所有家庭中唯有江天昊的父母沒有感情問題,劇情一開始,他們家的企業管著三四千人,到后來破產再從頭做起,江天昊的父母感情并沒有動搖,江天昊的父親樂觀幽默,江的母親通情達理。因此,江天昊的性格是四個人中最正常的。流水線式的生活難以引起觀眾的收看興趣,借助于戲劇方法巧妙編織的故事,讓現實生活中少有的相遇和交集出現在劇情中,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電視劇《少年派》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巧妙。比如林大為愁著找學區房,在大街上幫助了一位老人,把老人送到醫院,還墊上了醫藥費,結果這個老人恰巧兒子在美國,老人要去美國,便把房子租給了林大為。再比如,林大為租的房子剛好和錢三一租在同一個小區,兩家還是上下樓,江天昊一家原本就在這個小區買了樓,三個同學同住一個小區。幾家人同住一個小區,人物在空間關系就緊密了,敘事上安排就合情合理了。王勝男在林妙妙的高考日生二胎,而且生孩子的還有錢三一的繼母,讓林妙妙和錢三一有了一個共同的緣分:弟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江天昊家的公司選在他高中三年破產,然后再次創業,林大為選在這三年事業再創業等等,家庭和人生重要的事情都被安排在這三年。三年中,學生們的成長,家庭的變化等等有太多可選用的素材,戲劇性編排把這些素材安排得疏密有度、快慢有序。

三、從《少年派》看現實主義的創作思路

電視劇《少年派》用戲劇性的手法表現當下高中的生活,抓住了這一群像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用巧妙設計的故事高度概括了幾種家庭類型,指出它們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從客觀真實出發,真正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高中生所代表的教育狀況,四個家庭所展示的婚姻生活的問題),并且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問題的創作方法,就是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所需要的現實主義。當下的電視劇市場,雖然有很多劇都貼上了現實主義的標簽,但并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它們或是遵循了一定的創作模式,或是套用了一種劇的類型,或是對現實充滿了悲觀論調。模式化的現實主義并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好故事一定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從生活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現實生活是故事創作的源頭活水。一些打著現實主義旗號的創作并不是從真實的生活啟示出發,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出發,而是用大數據分析設計人物,讓人物在虛構中完成戲劇目標,這就會造成人物的符號化和故事的套路化,觀眾也不會在這樣的故事中獲得鼓舞或得到啟發。一些懸浮于生活之上的偶像劇,建立在創作者想象的基礎上的,帶著一種濾鏡來塑造人物,作品脫離了現實生活的土壤,多展示人物精致的物質生活,奇異的人物關系,不尋常的情感糾葛,很少能看見人物深刻的精神追求。而悲觀的現實主義也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秉承這種創作方法的創作者從自身經歷和感悟出發,往往局限于個人的生命體驗的表達,復述一些刻骨銘心的經歷,這種創作或許也是基于一定的現實,創作者卻沒能跳出自身的局限,沒有看到社會的全貌,沒能用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待生命和社會,是一種狹隘的表達,并不被觀眾認同,更遑論為觀眾提供精神能量了。真實是現實主義的基礎,還應該有溫暖人心、啟迪人生的正面力量。現實主義不是照搬生活,也不是局限在現實里,僅對生活進行一種靜止的表達,只見困難,不見前景,而是需要創作者敏銳地觀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立足當下的生活,能看到生活的原來,還能看到生活的未來,寫出創作者自己獨特而深切的生命體驗。首先,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要書寫生活中的美好。編劇不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應該和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去關注周圍的人,去關心社會的熱點話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難以走出的精神困惑。編劇的故事如果聚焦這些,也就聚焦了大眾的痛點,勢必引起大眾的共鳴。回避問題,就是虛假敘事,而深刻表現人們面對問題時積極向上的力量,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傳達一種時奮斗精神,這才是現實主義。《少年派》沒有回避高中生成長的煩惱,沒有回避幾類家庭的真實現狀和問題,因此該劇深深地的感染了觀眾。其次,要解讀出故事的新意。編劇要對社會上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潮、新職業保持熱情,新穎的故事對觀眾有天然的吸引力。好的故事往往來源于創作者所熟悉的生活,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敘事方式、換一個新的思考,這些故事就會有新的內容。電視劇《少年派》在別人沒有直面的地方正面出擊,寫出了別人未曾寫出的深刻。再次,要敢于面對藝術創作上的難點。電視劇《少年派》中有不少段落的描寫十分辛辣,對婚姻中的人物狀態的描寫是建立在現實人物痛點上的,這是攻堅克難般的描寫。對于影視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創作者應該用更廣闊的視角來描寫故事,突破地域和國家的局限,寫出人類共同的命運,獲得全世界觀眾的認同。

四、結語

歸根結底,現實主義既是一種創作方法,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即觀照社會、直面問題。現實并不完美,每個人都會遭遇人生逆境,人們需要從故事中汲取前進的能量,需要表現正向價值的優秀電視劇。創作者當立足時代,展現新問題,表達新困惑,揭示新矛盾,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用作品來回應時代召喚,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摒棄造作、奢華、矯飾、無病呻吟等現實主義美學的天敵,唯有如此,新時代的影視敘事才能由高原走向高峰,走向世界。

作者:關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