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研究

時間:2022-11-16 10:59:29

導語: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研究

摘要: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探討[內容提要]電視劇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傳播形式,不僅給大眾娛樂文化以親民性,也以特殊的傳播形式,形成最具藝術特點的傳播媒介。電視劇表演借鑒話劇、電影表演,導致自身實踐與理論觀念停滯不前。電視劇表演作為當今備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在盲從中產生誤讀、誤解、誤用,甚者偏移藝術創作規律。本文旨在通過對電視劇表演誤解、誤用與實踐中的偏差入手,探討具有藝術性的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

關鍵詞:表演藝術;舞臺話劇;電影;電視?。谎輪T;本色表演;表演藝術觀念

20世紀初舞臺表演藝術從歐洲傳入我國,無論創作還是理論認知,藝術家們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洪深、金山、歐陽予倩等先輩;電影為表演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如從最初的影戲到電影藝術;電視劇從電視小戲、中短篇、電視連續劇的演變對表演藝術的發展無疑是再次促發和激勵。表演藝術伴隨電視劇發展走進大眾視野,越來越多優秀的演員和表演被熟知。電視劇推動表演藝術有了新的樣態,也經歷著自身的飛躍和蛻變,但是,在創作繁榮背后,卻面臨發展的偏移。例如演員本色表演絕對化標準;創作手段急功近利;商業化追逐導致觀念滯后等等。表演藝術如何在電視劇中科學地正視其優劣勢,并在借鑒同類表演藝術時,發現自身創作與理論觀念的特殊性呢?

一、電視劇本色表演單一性與絕對化

本色表演作為一種創作手段在演員表演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是,電視劇表演一味強調或夸大它的創作作用,就會造成演員表演的單一性與絕對化?!氨旧硌荨保韲w驗派演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樣評價:情緒昂揚的瞬間混合著過火表演,在舞臺表演的行話里,稱其為“本色演技”[1]。就是說,舞臺上的本色表演是指演員失去行動創造性的情緒泛濫?!峨娪氨硌荨分兄赋觯骸氨旧輪T是導演上大街上找來的人,從他們恰如其分的形體特征下卻反映出豐富潛在的情感?!盵2]這一研究結果證明電影要依賴導演的影像創造發揮本色的功能。原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宋崇提出:電影表演應遵從“本色第一”的創作原則[3]。電影評論家邵牧君在《為本色演員正名》中更是強調:電影表演“本色第一”,本色表演是指演員依靠自身天賦與靈感進行角色扮演,出于自發或無意識的創作行為[4]。由于電影攝影機的逼真性特點,要求演員表演生活化,舞臺表演被誤認為容易夸張,因此,“本色第一”在電影表演觀念中就變得絕對化。電視劇與電影由于創作方式的相似性,所以,電視劇效仿電影中的“本色”,還將這種偏移的觀念無限放大,勢必更加造成演員表演的單一性與絕對化?!氨旧硌菔茄輪T塑造與本人個性特點相類似的人物,但難以塑造與自身性格差距較大的不同人物,……藝術家應塑造遠離自身性格的不同人物形象。”[5]顯然“本色第一”與表演藝術學觀念背道而馳。演員在攝像機逼真性特點下進行創作,一方面表演要同攝像機契合;另一方面表演結果要親切、自然?!把輪T創造的成分越大,那么,表演痕跡就越顯現,出現表演虛假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則小?!盵6]電影導演為了規避攝影機的逼真性特點,反對演員創造性格。電視劇同樣受攝像機制約,演員如果試圖改變自身形態創造人物,導演就會以加大表演不真實為由,限制演員的創作空間。長久以來,演員合理的角色性格創造被抹殺,造成電視劇表演創作觀念的狹隘、偏移,正如當下“小鮮肉”現象及“僵尸臉”展覽的橫行。長期實踐證明,電視劇借鑒舞臺劇的構成形式,體現劇中人物性格命運與生命價值以展現生活的本質,電視劇與舞臺都需要演員對角色形象性格進行活的、鮮明的性格創造。電影將演員及表演劃分為不同類型,例如性格、本色、個性、形體、非職業與職業等等。這一點是基于電影類型化發展定位研究的結果,與階段性商業成果有關,并未改變演員表演藝術創作本質的規律。

二、創新科技下電視劇表演觀念滯后

現代科技的發展,給電視劇創作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同時以全新的技術姿態突破創作規模。如拍攝一部電視劇采用幾臺,甚至是十幾臺攝像機;電視劇制播分離,每年作品都成幾何式增加;創作團隊從過去作坊式演變成專業化、規范化團體。表演藝術作為電視劇創作的內核支撐,從舞臺話劇與電影中汲取、借鑒創作經驗。也正因如此,才使電視劇表演應遵循的創作規律的特殊性不被重視?!叭绻梢匝菸枧_劇、電影,電視劇自然可以勝任?!边@句話如果從表演創造的本質特征出發,即演員要創造性格鮮活的人物形象,它們三者具有一致性。但,就創作方式和手段而言,三者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首先,三者對創作主體的認知不同。舞臺上演員不僅是創作者,而且是構成一場演出的創作主體。舞臺上演員的人物創造,創作過程、觀眾欣賞,到最后演出,演員是主體,只要大幕打開,演員表演就處于創作的中心。所以,“舞臺藝術是演員的藝術”。電影以導演的畫面處理與蒙太奇創造為主體,演員作用被削弱。演員通過導演拍攝指令進行表演,有時甚至沒有劇本、臺詞。所以,“電影藝術是導演的藝術”。電視劇拍攝與電影相似,但畫面以演員刻畫角色性格為內核支撐;導演以演員表演為創作中心,創作主體地位與舞臺相比被弱化,但與電影相比被強化。所以,電視劇是“表導演的藝術”。其次,觀賞方式不同產生的創作方意義與手段也不同。舞臺表演注重觀眾參與,演員與觀眾在劇場中進行活的體驗與交流,兩者共同完成一次創造;電影演員可以走進影院和觀眾一起觀看自己的表演,電視劇與電影類似,表演已經完成。但是,影院中暗場和嚴禁喧嘩規定觀眾注意必須要集中于大銀幕;觀看電視劇可以邊談話邊欣賞,如果表演糟糕,就可以換臺。觀演更隨意、自由。再者,舞臺表演是一氣呵成的;電影、電視劇拍攝不連貫,開始、劇中和結尾可能在同一時間和地點拍攝。不連貫的拍攝方式就要求演員要建立統一的人物創作狀態,完整的人物性格設想。此外,電影與電視劇雖然在創作方式上相似,但對畫面構圖有著不同的側重,例如電影畫面全景與遠景居多,注重演員肢體表現的精確性;電視劇以中景與近景為主,注重表現演員的眼神與面部表情,這些就導致演員表演手段的側重勢必不同。由于電視劇與電影創作方式、手段的相似性,導致電視劇的表演觀念盲目追隨。演員替代角色、演員就是角色、角色就是演員的絕對化表演變得不可打破,忽視性格創造,造成電視劇表演觀念的倒退。

三、在借鑒、熔煉、開拓中樹立正確的電視劇表演觀

為什么說與電視劇相比,舞臺與電影表演是滯后與落伍的呢?首先,舞臺表演發展已經歷經了幾個階段。第一,以真實與寫實性為主要特征的寫實主義表演;第二,以假定性特征而轉化的寫意性表演;第三,從注重角色形象內外部的性格體現到揭示和剖析角色心靈層面的表演心理學;第四,從嚴格因果邏輯關系的體驗階段到打破正常邏輯,向內在情緒與意識知覺的解構主義表演學;第五,對人類共有生存本質與流變書寫的人類表演學。表演藝術在每個階段的發展都具有特定時代與知識、文化演變的特征。它從相關學科中汲取與借鑒成功經驗,如心理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等,以特有的創造方式對人類共有的生命歷程進行清晰的認識和剖析。其次,電影在與舞臺表演的對比中突破自身局限,例如特寫鏡頭與無表演痕跡表演實踐;運用非職業演員突破表演學概念范疇等。電影表演要證明:它與舞臺表演的差別就在于本體表演的電影化處理,努力突破表演在電影中的表現特性和運用規律?!半娨晞”硌菖c其它表演藝術的區別是在這個系統中形成的一個自主和獨立的綜合性元素,產生一次質的變化。它與其他電視元素相結合形成一種可變化的元素,一種可以產生多種含義的元素?!盵7]表演藝術作為自主與獨立的形態存在于電視劇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多義與多重性內涵,而不能將表演觀念始終停留在最初確立的演員仿效表演的初級階段。那么,如何激活電視劇表演藝術與審美價值體現的諸多問題呢?首先是對表演藝術作為獨立與自主要素在電視劇中產生的作用有深刻的認知,充分借鑒表演大系統中的優長,如表演藝術以體驗與體現作為復雜人物的多種創作手段和表現形式;要熔煉大時代背景下電影藝術的開拓精神,如電影藝術對表演本體的多類型、多拓展的嘗試等。電視劇表演觀念不能只停留在經驗層面,應從表演藝術多變的主體形態與多重本體內涵作用入手,避免二元論非此即彼的單一性與絕對化觀念,通過實踐研究,豐富理論建設,開拓出獨特創作規律的觀念性成果。其次,電視劇不能一味追求形象演員的商業化價值,使演員的職業素養被低估。例如某些“小鮮肉”與“僵尸臉”的展覽表現,他們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對表演藝術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程式化的造型表現上,通過商業包裝提升個人曝光度,達到商業利益的最大化結果。長此以往勢必造成表演藝術水準下降,真正的表演藝術價值被低估,甚至是踐踏。再次,演員的專業素養和表演能力是考察電視劇藝術品質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文藝作品藝術與審美價值高標準體現的保證。演員群體創作環境要趨于理性化,個體之間建立良好互動的機制,重視個體創作空間的拓展。電視劇表演發展應大膽地進行開拓,努力使表演藝術和演員職業體現出科學與藝術的創造性,創造出真正具有審美和欣賞價值的藝術精品。

作者:吳國華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