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賽車類型電影發展與突破

時間:2022-07-23 03:03:02

導語:國內賽車類型電影發展與突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賽車類型電影發展與突破

摘要:在2019年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幾部電影中,《飛馳人生》這部關于賽車、關于夢想的喜劇電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導演韓寒將賽車寫入電影,通過與沈騰及其班組的合作,將“韓寒風格”與開心麻花的喜劇相結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很熱血的視覺體驗。本文以《飛馳人生》為例,簡要梳理國內賽車類型電影發展脈絡,同時探究其在賽車電影上做出的突破

關鍵詞:類型電影;賽車;《飛馳人生》

2019年大年初一,由韓寒執導的電影《飛馳人生》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相比較韓導的上一部電影《乘風破浪》而言,兩者雖都與賽車有關,但前者更多的是在故事中融入賽車的相關元素,而后者才是真正以賽車作為主題的一部“中年勵志”喜劇。又因為有沈騰等開心麻花團隊人員的加入,讓電影在“韓寒式幽默”之外增加了更多的喜劇效果。整部影片講述了一個過氣車王堅持對賽車的熱愛,決定重返車壇挑戰年輕一代天才,結果在復出的道路上笑料百出、打臉不斷,卻又執拗地堅持,讓人笑中含淚的故事。雖然豆瓣評分僅獲得7分,但卻拿下了近17億的票房。《飛馳人生》可以說是集中展現了韓寒個人的性格愛好、審美趣味,以及在賽車方面極高的專業水準,也是近年來國內較為出色的一部以賽車為題材的類型電影。

一、什么是類型電影

要討論什么是類型電影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何為類型。從文學角度來看,類型是文學形式、結構、個人想象以及社會需求交互作用下產生的綜合體。在多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種能夠傳達特殊意義的特殊形式和規則,并使它們在社會意識中保存和延續。而類型電影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影是文化產業所生產的一種娛樂產品,因此電影類型的形成往往取決于經濟因素。而在電影制作的慣例中,當一部電影成功后,就會成為其他影片效仿的對象。電影創作者會借助這種模式進行改編和創作,并根據社會需要的不斷變化而做出調整,從而生產出大量相似的新作品以迎合觀眾的口味。而受眾在審美的慣性作用下,會不斷地接受這些作品,并與創作者之間形成一種默契,由此也就形成了一個類型化影片群組。換言之,類型片的形成是人們共同想象的結果。觀眾的集體想象孕育出影片的主流故事模式,并創造市場規則,而市場規則也在影響著集體想象,從而形成一個循環。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類型電影的幾個特征:第一,擁有公式化的情節內容;第二,具有定型化、標志性的人物形象;第三,按照一定的規格樣式來進行創作。不過這并不說明類型電影就像八股文一樣死板。相反,正因為如此,類型電影更需要不斷改變自身的形態,來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和受眾的欣賞口味,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二、我國賽車類型電影的發展

細數下來,國內比較經典的賽車題材電影其實并不多。比較早的如2005年上映的《頭文字D》,由劉偉強和麥兆輝聯合導演,也是周杰倫主演的首部電影,為他拿下了不少獎項。實際上這部電影來源于日本同名動畫作品《頭文字D》,雖然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原作的人氣基礎以及演員自身的明星效應所導致的。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頭文字D》依然是國內賽車類型電影中比較經典的一部作品。在此之后,像2009年上映的由寧浩執導的《紅色賽車》(原名《瘋狂的賽車》),2011年上映的《賽車傳奇》和《極速天使》以及后來的《車神》《極速傳說》等,都是國內賽車主題電影中比較經典的作品。其中,《賽車傳奇》可以說是目前國內首部以賽車為題材的動作大戲,影片第一次將視角落在職業賽車手的身上,專注于展現他們比賽、生活的細節,體現他們的人生態度。而同年上映的《極速天使》則講述了一群特立獨行的都市女孩與賽車和極限運動之間的故事,打破思維的固化模式,將賽車主題與女性相聯系,成為亞太首部女孩動作電影。

三、《飛馳人生》的突破

(一)“跨界”合作,劇情老而不俗。電影《飛馳人生》在正式放映前,就已經獲得了比較高的關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了沈騰等開心麻花團隊的加入。韓寒曾用“不怒自威,不笑自喜,不鬧自嗨,不苦自悲”來評價沈騰的演技,而這一次兩人的合作也確實產生了奇妙的效果。影片中的喜劇段子自不必說,穿插著沈大爺的自我解嘲,整個電影的前半部分笑點很足。而在人物的設定上,韓寒顯然有他自己的想法。關于屌絲逆襲的套路我們已經看過很多,但這一次沈騰所出演的角色并不是二十多歲的楞頭青,講的故事也不是年輕人的勵志經歷,而是一個曾經作為車神風光無限卻在一夜之間落魄到不得不去賣炒飯的中年人,在他人生的谷底依舊執拗地渴望重返車壇的故事。不得不說,沈騰將這個處境落魄卻又死要面子的中年人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而在影片的最后留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賽車飛出賽道,向著夕陽飛去,最終落入大海,可男主人公最終究竟生死如何并沒有進行明確的交代,留下一個空白讓觀眾自行想象。(二)挑戰極限,創造視覺沖擊。“毫不夸張地說,所有的這些戲,確實是因為有我,才會有這些所謂高潮、競技戲的產生,拍賽車這項上,應該沒有人比我更專業了。”這是韓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所說的話。《飛馳人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講述賽車公路拉力賽的電影。為了這部電影,韓寒請來了國內很多頂級拉力賽車手幫忙,又動用了國內最大的兩個車隊的所有資源保障車輛的改裝和拍攝。在拍攝場地的選擇上,韓寒也是排除萬難,頂著巨大的壓力將最終決戰放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巴音布魯克,但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其實是并不適合進行拉力賽的,車輛損壞率很高,稍有不慎便會面臨嚴重的后果。片場旁始終備有救援用的直升機,只要天氣不適合直升機起飛,就不開機拍攝。光是這一項費用就已高達1000萬。(三)改裝拍攝,“黑科技”助攻。由于拍攝地的地理條件較惡劣,道路險窄,車輛在路上行駛時帶起的灰塵量太大,常規車戲中所使用的跟拍車無法使用。拍攝計劃和方案幾經修改,最終選擇增加車載機位,將俄羅斯臂改裝到拉力賽車,讓賽車采用“自拍”的形式來完成車戲的拍攝,與此同時也增加了航拍的比例,以求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對于一些過于危險的鏡頭或刁鉆的角度的拍攝,攝制組選擇使用許多小運動相機,將它們放在輪胎、車底等位置,來保證運動的拍攝。從整體上看,《飛馳人生》無論是在攝制規模、鏡頭調度的復雜程度還是CG的使用上,都要遠超韓寒先前拍攝的所有電影。

四、結語

韓寒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講的就是和你所愛的一切在一起,以及愛的代價。片子里有對手卻沒有大反派。你不想索然無味的過完這一生,而反派就是那索然無味的一生。”《飛馳人生》是如此,類型電影的發展更是如此。國內賽車類型電影想要獲得進一步的突破,就必須適應社會需求,不斷創新,敢于改變自身形態。只有擺脫那些索然無味的雷同套路,才能獲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高速+低空+抓拍,揭秘《飛馳人生》航拍[J].影視制作,2019(03):43-48.

2.牛晶.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報告[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3.李達.中國電影“如何突破過去”———發展思路淺談[J].西部皮革,2016(12):154.

4.鐘海.媒介生態學視域下的主旋律電影生存及發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5.

5.李國聰.電影產業化改革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與突破———以《人在囧途之泰囧》為例[J].藝海,2013(12):146.

作者:蔡雨昕 單位:蘇州大學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