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廣播系統設計方案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2 04:28:00

導語:公共廣播系統設計方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廣播系統設計方案研究論文

摘要:為了創造幽雅舒適及安全的環境,提供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裝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系統(PA)是必要的。根據本公司多年積累的經驗,結合大廈的實際情況,遵循科學、安全、實用的原則設計此方案。

關鍵詞:背景音樂公共廣播系統設計方案

1系統概述

為了創造幽雅舒適及安全的環境,提供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裝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系統(PA)是必要的。根據本公司多年積累的經驗,結合大廈的實際情況,遵循科學、安全、實用的原則設計此方案。

廣播系統按照使用功能分區獨立控制,走廊、通道、廣場為公共區域;各會議室、接待室、辦公室、值班室為辦公區域。

系統設置功率放大器2臺,采用定壓式音頻傳輸。

廣播系統可實現同消防報警系統,指揮決策系統、考勤門禁系統的系統集成和聯動。

2設計思想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摘錄)(GB50116-98)作為設計依據,結合貴方的需求,用最佳設計方案體現最高的性能價格比,使系統的功能和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型系統的先進行列,是我們的總體設計思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先進性和可擴展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因此本系統在投資費用許可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現代最新技術,以使系統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但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故必須充分考慮今后的發展需要,設計方案必須具備前瞻性和可擴展性。這種可擴展性不僅充分保護了甲方的投資,而且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能價格比

本設計對此均作了充分考慮,預埋了必要的管線,預留了各種接口,極便于系統的擴展和升級。

科學性和規范性:

公共廣播系統與一般音響系統不同,是一個先進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需從系統設計開始,包括施工、安裝、調試直到最后驗收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的標準和規范,做好系統的標準化設計和科學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規的測試驗收報告及全套施工圖紙和技術資料供甲方存檔。特別作為政府撥款項目,必須確保整個工程經得起各方面的和較長時間的嚴格考驗。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廣播系統的建設,直接影響著用戶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資回報,因此系統設計必須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慮采用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在設備選型和系統的設計中盡量減少故障的發生。并從線路敷設、設備安裝、系統調試以及對甲方人員的技術培訓等方面,都必滿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別重要的一點是本方案選用的所有主要關鍵設備,均取得該設備的生產廠家或商的授權證書,并承諾在工程設備的提供、技術支援及售后服務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

3系統功能

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PA)系統可為客戶提供舒適環境,其中設有音樂廣播和消防緊急廣播,確保大廈正常運作。

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PA)系統主要為各公共區域提供背景音樂廣播,主要有:

辦公區間

走廊

室外廣場

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PA)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組成:

背景音樂

分區呼叫

系統與消防連接由主機完成,要求消防中心,為每層提供一對接點信號,可實現N-1、N、N+1廣播,消防配置一臺呼叫站,呼叫站有最高優先權,可以打斷音樂及報警信號。

4設計說明

辦公大樓公共廣播系統采用了荷蘭PHILIPS音樂管理系統。PHILIPS是設計和制造應用于各種領域的公共廣播系統的世界領導者。作為世界第一品牌,半個多世紀以來,PHILIPS不斷的推出最上乘的擴音和擴音管理設備,近幾年來更開發出最現代化并最具投資效益的模塊化公共廣播系統。SM30系統正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

在設計中,將大樓共分為3個區域:辦公區域;公共區域;室外廣場。

5主要設備介紹

5.1系統管理主機

SM-30微電腦音響管理系統全部采用模塊式結構,方便分配和控制音頻信號。

主機可編程序,編程完畢,只需控制電源、音源開關,操作方便。

SM30最多可分36個區,可對每個區單獨呼叫。

主機可以處理背景音樂、呼叫、消防聯動。

SM-30主機為機架式10個插槽。

5.2話筒輸入模塊

是2只平衡式話筒與SM30主機的借口

用戶選擇話筒/線路輸入和切除低音

為相連的話筒提供幻像電源,帶LED狀態指示每個SM30主機最多可連接3塊LBB1283/00模塊

5.3呼叫站輸入模塊

是2只呼叫站與SM30主機的借口

各呼叫站輸入均有獨立的音量控制

SM30主機最多可連接3塊LBB1283/00模塊

5.3.1音樂輸入模塊

Ø可將3個獨立音源接入SM30主機

Ø所有輸入獨立調節音量

Ø每路輸入均有2個RCA插頭,可接入立體聲輸入,在主機內混合為單聲道

Ø操作人員可通過主機前面板功能鍵進行選擇和音量調節

5.4揚聲器

由于揚聲器工作的現場環境為有吊頂的室內,故而采用嵌入式、無后罩安裝的吸頂揚聲器。這類揚聲器結構簡單,價錢相對便宜,又便于施工。

廣播揚聲器原則上以均勻、分散的原則配置于廣播服務區。其分散的程度應保證服務區內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

通常,辦公大樓走廊的本底噪聲約為48~52dB,考慮到發生事故時,現場可能十分混亂,因此為了緊急廣播的需要,不應把本底噪聲估計得太低。據此,作為一般考慮,大致把本底噪聲視為60~65dB(特殊情況除外)。照此推算,廣播覆蓋區的聲壓級宜在75~80dB以上。

鑒于廣播揚聲器通常是分散配置的,所以廣播覆蓋區的聲壓級可以近似地認為是單個廣播揚聲器的貢獻。根據有關的電聲學理論,揚聲器覆蓋區的聲壓級SPL同揚聲器的靈敏度級LM、饋給揚聲器的電功率P、聽音點與揚聲器的距離r等有如下關系:

PL=LM+10lgP-20lgrdB

天花揚聲器的靈敏度級在88~93dB之間;額定功率為3~10W。方案中選用了DSP502、106和303三種揚聲器,DSP502靈敏度為92dB,以3W計算,在離揚聲器7m處的聲壓級約為79.8dB。以上計算未考慮早期反射聲群的貢獻。在室內,早期反射聲群和鄰近揚聲器的貢獻可使聲壓級增加3dB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