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分析
時間:2022-08-19 11:11:10
導語: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標準化是提高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效能的技術手段,建立完備的標準化體系是實現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均衡化、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從廣播電視行業的角度,從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基本概念和具體對象入手,探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有效途徑,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提質升級提供有力抓手。
關鍵詞: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有效路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區域間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差異也越來越敏感。構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有利于緩解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發展不均衡、供給不充足、質量參差不齊等突出矛盾和問題。標準化意味著規范、統一,將標準化引入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可以使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也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研究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入口。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研究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邁向科學化、規范化的理論基礎。
一、充分認識推進廣播電視行業公共服務標準化的重要意義
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在現階段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用“硬性”的標準規范“軟性”的要求,通過統一技術標準,規范行業管理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注入新動能,也使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臨著新挑戰,標準化具有簡化、統一、通用的特點,積極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在新技術革命浪潮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明確廣播電視行業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基本概念和具體對象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就是在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領域,針對廣播電視所提供的產品、服務以及提供過程,通過制訂、和實施標準達到技術統一、管理統一、保障統一和效果統一,最終實現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務多樣化,滿足社會公眾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普遍需求。從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概念,能夠分析判斷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具體對象。(一)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主體是政府及其廣播電視主管部門。隨著政府職能轉變,一部分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剝離出來,越來越多的社會機構和組織成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承擔者。社會力量的參與,有利于提高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的總量和效率。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主體的資格、資質,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承擔的責任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具體對象。(二)提供充足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核心目標。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的產品主要是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廣播電視節目的類別、數量和質量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具體對象。信息技術賦予了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更寬泛的服務范圍和更精準的服務能力。廣播電視網絡融合建設、高清、超高清信號傳輸覆蓋,以及與智慧廣電相適應的智能終端等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具體對象。(三)運用多種標準化的形式支持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達成核心目標,需要把標準化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領域縱深推進。合理的社會資源配置、科學的績效評估、規范的監管監督等都是有效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也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具體對象。
三、探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實施路徑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是實現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探索廣播電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實施路徑要立足當下,放眼長遠。(一)完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政策。從《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到《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再到《“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充分體現了我國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清晰定位,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的明確要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撰文指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項目、技術標準、工程規范和管理制度,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逐步進入法制化約束、標準化推進、規范化運行軌道。”完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政策措施不能只有頂層設計,還需要各地根據國家、行業的宏觀政策和指導,制定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統籌協調、上下銜接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政策體系。建立完善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政策體系是保障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順利推進的根本性、基礎性工作。(二)建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體系。由領導小組、專業委員會、行業單位及社會力量等構成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體系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有力推進的組織基礎。其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局工作,包括研究工作思路、發展規劃、標準體系建設、專業委員會的組建等重大事項,并肩負監督監管的職責。專家委員會廣泛開展廣播電視行業公共服務標準化研究,加快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理論體系的建立,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參考。廣播電視行業單位既是標準的實施者,又是標準的檢驗者。社會力量參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監管監督能夠豐富監督層面,擴大監督范圍,使監督更具實效。(三)加快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制定。雖然“十三五”時期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發展指標、“十三五”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有一定的明確,此外還有《全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等行業標準,但不可否認,近年來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制定遠遠落后于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公眾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需要,加快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制定刻不容緩。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制定要充分考慮標準適用的對象和范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眾,制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要充分了解公眾的需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主體包括廣播電視臺、發射臺站、有線網絡公司等,制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要深入研究服務主體的現狀和行業發展規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新機遇是“智慧廣電”建設和“三網融合”發展,制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要放眼信息時代,掌握新情況,適應新變化,滿足新需求。科學適度的標準有利于解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等突出問題,有利于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四)開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加大示范和推廣的力度,把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實踐推向深入。我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面臨著既要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又要解決公眾需求多樣性的問題。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也要選擇有不同層次需求的地區開展。針對目前廣播電視行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可與以下幾項工作相結合,這有利于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政策落實、標準制定和推進實施。1.與政府轉變職能相結合。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減輕了政府負擔,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有效路徑。標準化能夠為政府購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方式,購買內容、范圍提供規范和要求;制定統一標準的監督監控辦法,規避購買過程中存在的風險。2.與“智慧廣電”建設相結合。“智慧廣電”是以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手段協同承載為依托,以綜合數字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廣播電視智慧化生產、傳播、服務和監管,著力提供高質量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智慧廣電”具有強大的業務承載能力和精準、高效的公共服務能力,極大程度地豐富了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標準化與“智慧廣電”相結合,意味著由“智慧廣電”提供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不僅具有數字化、高清化、移動化、社交化等全新的功能,還具備服務過程程序化、手段規范化、目標指標化等特點,進而確保公眾獲得優質的“智慧廣電”服務體驗。3.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相結合。2017年,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的《全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建立應急廣播標準體系,包括制定完善應急廣播技術標準和建設標準”,對應急廣播系統、傳輸覆蓋、安全運行、監測監管等項工作進行了規范。應急廣播標準體系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廣播標準體系的建立對于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其他標準的制定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標準化包括制定、和實施標準的過程,應急廣播標準體系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實施的過程就是檢驗標準的過程。標準能否順利實施?標準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能夠發揮預期的作用,收到預期效果?在應急廣播體系中是否存在標準缺失的環節?審視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也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四、結語
標準化作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一種具有科學性、技術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建設運轉高效、管理科學、供給充足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路徑,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質升級的有力抓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從探索階段到全面建立,需要政府、行業以及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協同推進,通過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制定出科學、適用、可操作的標準體系,依照制定標準、實施標準以及監督標準三個環節不斷推進標準的規范和實施。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既是標準化體系建立的過程,也是標準化意識滲透入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領域的過程,只有轉變思想、與時俱進,才能深刻認識到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只有創新思維、深化改革,才能在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實踐中不乏動力、充滿活力。
作者:高敏 單位:開封廣播電視臺外宣中心
- 上一篇:大學生教育微電影作用分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