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電影熱潮冷思考

時間:2022-02-02 10:31:50

導語:國產動畫電影熱潮冷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產動畫電影熱潮冷思考

摘要:當前國產動畫電影生產的繁榮與票房的頹象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對比,面對國產動畫創作的熱潮,我們需要冷靜思考。筆者無意從諸多方面去分析票房頹象的成因,而是回歸根本,在創作層面考察國產動畫電影,擬以《風語咒》為例,通過這一個案的剖析管窺當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創作情況。

關鍵詞:國產動畫電影;創作;冷思考

2008年美國動畫電影《功夫熊貓》上映,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與深思中國動畫的現狀與發展。在政策、資金的持續扶持之下,2004年即開啟產業化征程的國產動畫自此進入了它新的發展階段。在這10年的時間里,為我們呈現了《魁拔》系列、《熊出沒》系列、《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風語咒》等諸多制作精致,充滿誠意的動畫電影。動畫劇集的創作也是百花齊放,電視臺開辟的動畫頻道以及bilibili網站,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平臺成為國產動畫劇集展播的前沿,《秦時明月》系列、《畫江湖》系列、《一人之下》《魔道祖師》等作品深受觀眾好評。國產動畫對于傳統文化的開掘,非幼齡化的創作轉型,不俗的票房與口碑,讓人們再次對國產動畫充滿希望,“國漫崛起”“國漫復興”亦成為近幾年反復提及的熱門話題。在我們為國產動畫創作的繁榮景象而歡欣鼓舞時,還應該關注一組數據:2012—2017年我國動畫電影總數年均增長率為11.1%,其中2015年和2016年國產動畫電影數量最高,分別為41部和42部,2017年略降為39部;2012—2017年間,前5年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逐年提升,從2012年的4.77億迅速發展到2016年的23.42億,而在2017年卻陡降為13.29億。2018年,目前票房成績最好的國產動畫是《熊出沒•變形記》的6億,而豆瓣評分稍高于《熊出沒•變形記》的《風語咒》僅1.1億,其他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成績均不理想。自2013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國產動畫電影年均上映36部,進口動畫電影年均上映17部,但國產動畫電影單片平均票房為0.42億,僅為進口動畫電影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當前國產動畫電影生產的繁榮與票房的頹象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對比,面對國產動畫創作的熱潮,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影響票房的因素有很多,筆者無意從諸多方面去分析票房頹象的成因,而是回歸根本,在創作層面考察國產動畫電影,擬以《風語咒》為例,通過這一個案的剖析管窺當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創作情況。作為一部依托中國傳統文化而構建世界觀的動畫電影,《風語咒》或許是今年最具中國特征的動畫電影,它表明了目前大多數國產動畫電影努力的方向:非幼齡化,講中國故事,展中國文化。而它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大多數國產動畫所存在的。

1技術制作的精良

《風語咒》體現出國產動畫制作技術的較高水平,無論是場景搭建,還是人物、兇獸等角色造型,均是精心設計制作,畫面質感細膩。場景上呈現出中國古代建筑的復雜形式,即便是處于散景中的飛檐斗角都做得一絲不茍。萬千羅剎奔騰的場景,不僅氣勢上震天撼地,而且在細節上還表現出羅剎奔跑時肌肉的扭動。此外,人物的發絲、衣襟的擺動,手鈴的晃動,羅剎身上的復雜紋理等,無不顯示出創作者態度的細致嚴謹與技術的成熟。國產動畫在十幾年的產業化進程中儲備了人才,組建了較為完備的制作團隊,部分作品在畫面效果上較進口動畫亦不遑多讓。如《貓與桃花源》中的貓都有著一身柔弱纖細的毛發,乍一看還以為是好萊塢動畫。為了讓這些貓形象真實,創作團隊采用了高精度的CG解算來盡量達到以假亂真的視覺效果。當然也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如《風語咒》中人物表情較為單一,表情動作集中于眉眼與嘴部,其他部位少有變化,稍似面癱。就整體而言,國產動畫的制作水準較好萊塢動畫電影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多數國產動畫電影的制作團隊始終在盡自己的能力為我們奉獻出一部部制作精良的誠意之作。

2傳統文化的表現

在近幾年動畫電影創作中,傳統文化題材成為熱點,頗具口碑的一些作品均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如《大圣歸來》源自對《西游記》創造性的改編,《大魚海棠》的靈感出于《莊子•逍遙游》《風語咒》的世界觀基于陰陽五行學說和上古神話。《風語咒》的傳統文化元素體現在內外兩個層面:1)外在形式。片中的建筑、山水、普通百姓的服飾(對襟、綁腿)、器具,都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表征。即使我們看到饕餮、羅剎這些本不存在的兇獸也會下意識地認同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兇獸形象。影片導演劉闊曾在采訪中提到,所設計的羅剎全身線條都是彎曲的,這符合傳統審美,也是中國人委婉文化心理的外化。2)文化精神。傳統文化精神在影片主人公朗明身上有著諸多體現,他制服饕餮“愿以己身,保一方凈土”體現的是中華傳承千年的俠義精神;他成為英雄后心里秉持正義卻不執著于“俠嵐”的名號,隱于市井江湖,有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灑脫;他在危機關頭,為鎮壓饕餮而自廢雙眼,頓悟“風語咒”,是對莊子“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這種哲學思維的戲劇化表現。同時,影片對朗明與蘇兮之間若即若離朦朧情愫的描寫,也是符合中國傳統的情感心理的。《風語咒》從內到外都貫穿著傳統文化的血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中國動畫要在世界站穩腳跟,傳統文化應該是我們重要的創作源泉。如何開掘傳統文化,《風語咒》為我們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3敘事仍是創作的關鍵短板

敘事一直是中國動畫電影的短板。長期以來,中國動畫大多是面向低齡化進行的創作,不太講究敘事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即使是曾享譽世界的“中國學派”的作品,也不注重故事的講述,而旨在情懷的表達。回望中國動畫的歷史,影院標準時長的動畫電影屈指可數,很多都是短片。現在,既然中國動畫要進入院線,就必須給觀眾講述一個90分鐘精彩而合理的故事,這成為當前所有創作者迫切要解決的難題。《風語咒》在敘事上飽受詬病。其敘事上最明顯的缺陷在于整體顯得軟塌,張力不足。影片主要講述失明少年朗明意外復明,返家后發現母親失蹤,于是踏上尋找母親的路途,在這一過程中他成為掌握“風語咒”,制服饕餮的英雄。朗明遠走他鄉被賦予了明確的行為動機——尋母,“尋母”應該是故事的主線,此外附加朗明和蘇兮的感情線,這是慣用的手段。然而這條感情線的展開卻在無意中淡化了朗明“尋母”的主線,觀眾和朗明一起沉浸在這段美好時光,沒有絲毫的緊迫感。其原因在于,故事前端部分沒有交代出母親處于何種危險境地的信息。母親的下落、安危并沒有成為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警醒朗明,促成他不斷成長與蛻變。必要信息的缺乏,導致影片的戲劇張力不足,尤其是影片中段的主體部分。另外,《風語咒》在情節設定上還需要多下些功夫,例如朗明吞下鈴鐺待產的那一段總會讓人想起《捉妖記》中主人公懷上小妖王的情節。新鮮的東西,才對觀眾有足夠的吸引力。

4結論

通過《風語咒》我們看到了國產動畫電影的成長。在技術制作上緊跟進口動畫水準,積極開掘、表現傳統文化,努力打造從內到外都具有中國特征的作品,正是這些進步讓我們無比欣慰與振奮,“國漫崛起”既是期待,也是對國產動畫發展現狀的描述。同樣,《風語咒》也暴露出國產動畫電影的問題。人物表情的細節處理尚有欠缺;人物造型如蘇兮、俠嵐的人物都帶有明顯的網游角色特征,尤其是胸部高聳、雙腿裸露的女性角色顯現出濃重的網游氣質,與周圍環境顯得極不和諧;敘事依舊是創作的短板,即便是在技術賦能加持之下,散漫、欠缺邏輯的敘事仍然會直接造成人物形象的單一片面、不真實和情感、主題表達的蒼白無力,今年上映的幾部動畫電影均為我們提供了佐證。面對國產動畫的生產熱潮,我們有必要停一停,冷靜思考。停下來,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參考文獻

[1]張娟.2009—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發展概況[J].當代電影,2018(8).

[2]藝恩.2017—2018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研究報告.https://www.chinafilm.com/hygc/6188.jhtml.

[3]饒曙光,常伶俐.挑戰與機遇:當代國產動畫電影的現象反思[J].長江文藝評論,2018(2).

作者:鐘勛田 單位: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