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與應用課程研究
時間:2022-01-08 02:40:22
導語:電子技術與應用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項目教學設計原則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是以創新學習模式為核心,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再造教學流程、重塑學習生態,推動課堂教學形態轉變。(二)系統化原則。系統化的原則就是通過對職業崗位的分析,根據職業能力形成規律和對職業能力點的“解構”和“聚合”,重構課程教學體系,以實際產品為載體的綜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務,系統反映課程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三)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就是要將單向、靜態、封閉的知識傳授型課堂,向多元、動態、開放的互動創新型課堂轉變,激發教師創造力和學習者原動力。
二、教學內容設計
(一)教學內容選取與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是人才培養目標賦予課程培養要求的具體體現。根據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專業教學標準和技能抽查標準的要求,在明確的專業職業崗位和工作任務的基礎上,按電子產品的制作與調試過程來整合、重構教學內容,選取典型學習項目,形成系統化的項目教學體系。(二)典型工作任務的遴選。項目載體是學習的關鍵,必須是典型的工作任務。本課程所選取的項目載體具有以下特征:(1)它不是具體的工作環節,而在一個復雜的職業活動情境中具有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包括計劃、實施以及工作成果檢查評價等步驟;(2)反映該職業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典型工作形式;(3)在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整個企業的工作(或經營)流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4)完成該任務的方式和結果有較大的開放性。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本課程在每一個項目教學過程中,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六個教學環節的“六步法”教學來組織教學。下表為教學組織過程。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有效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有力推動了教學改革。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不但可以訓練學生在工作中與其他學生協調、合作的能力,還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動手能力、自我展示、等方面努力實踐,使學生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社會能力都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江洪,周維龍,聶輝.現代電子技術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兩個基本特征[J].職業與教育,2007(10).
作者:劉春英 吳德華 單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日本電子政務狀況評析
- 下一篇:中職電子教學實踐應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