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發展展望論文

時間:2022-10-09 09:36:00

導語:中國互聯網發展展望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互聯網發展展望論文

據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9年10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人數達到5800萬,上網計算機數升至2300萬,短短的四個月間分別增加了1220萬和687萬;與此同時,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在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也分別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這預示著我國互聯網在經歷一個時期的發展低潮之后,正在開始回暖。

自1994年我國正式接入互聯網以來,短短的幾年時間,互聯網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不僅表現在我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方面,也表現在互聯網的用戶人數、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等各個方面。雖然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網絡業的發展遭遇了一段時期的低潮,但從近期的種種跡象來看,中國互聯網業正在走向復蘇,開始迎來它發展的第二個春天。

一、三大門戶網站業績優良

近日,國內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和網易分別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報顯示,它提前實現了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全面盈利,盈利額度達到11.2萬美元。11月5日,新浪的財務報告稱,上季度新浪的凈營業收入達到10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達歷史最高值;按試算額計算,新浪在歷史上首次實現盈利24.1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數字為虧損290萬美元。11月6日,網易公布的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網易收入總額達到7440萬元人民幣(90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93.3%,營業利潤達310萬美元,毛利率達67.6%,創歷史最高。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網站大面積虧損相比,如此良好的業績說明互聯網正在回暖。

由于業績的大幅上升,作為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的標志性代表,新浪、搜狐、網易的股票一片飄紅,大幅上漲。與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納斯達克面臨摘牌的尷尬處境相比,今日的風光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國內門戶網站的股票在納斯達克受到追捧,說明了國內互聯業的發展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它們已經從過去納股中的邊緣狀態、邊緣待遇變成比較中心的狀態了。

二、互聯網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以來,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等信息化應用進展迅猛,互聯網開始在各個行業、各個部門進行廣泛的、實質性的滲透。政府信息化、行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進,使原來“不食人間煙火”的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實體經濟進一步結合,也使互聯網找到了廣闊的應用空間,煥發了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對此,中科院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呂本富認為,目前中國互聯網產業開始了全面復蘇。

他認為,之所以說現在的復蘇不是一些企業的復蘇,而是全面的復蘇,是因為過去中國的企業在IT方面的投入本來就不多,有一個對歷史欠賬回補的過程。在企業層面,網絡經濟高潮到來時,啟發了企業對信息化的應用,讓他們認識到了網絡經濟的重要。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后,整個IT產業,包括互聯網業,都回到了基本面,回歸到了一個在正常經濟活動下的一個正常產業。

據估計,全球500強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億美元,現在還處于消化投資階段。相比較之下,中國的互聯網業由于本身發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沒有產生太大的泡沫。而在這個時候,政府加快推進了電子政務,企業開始重視內部信息化建設,這兩股力量反而成為比較強勁的推動互聯網復蘇的力量。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亮麗的IT市場之一。

三、網民人數迅猛增加

上網人數和上網計算機數反映出一個國家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和繁榮程度。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人數達到5800萬,上網計算機數達到2300萬。而今年上半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4580萬和1613萬,短短的四個月內分別增加了1220萬和687萬,分別比今年上半年增加21%和30%。網民和上網計算機數的迅速增加,標志著我國互聯網回暖的步伐加快。公務員之家

CNNIC的歷次調查顯示,從1998年7月到2000年7月,我國上網用戶人數每半年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2000年1月達到頂峰,然后開始下降。從2009年1月開始,又開始逐步回升。今年上半年,我國的上網用戶人數為4580萬,半年增加了1210萬,增長率為35.9%,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2.8%。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62萬上網用戶人數相比,目前的上網用戶人數已是當初的78倍。由此可見我國上網用戶人數增長之快。特別是今年以來網民呈現加速遞增的趨勢,預示著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的第二個春天即將來臨。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互聯網絡的大環境經歷了高潮、低潮的反復,可是從上網用戶人數的歷次調查結果看,我國上網用戶人數卻一直保持著比較強的增長勢頭。從聯合國貿易及開發會議上透出的信息,目前中國的網民人數已列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同時不能忽略的是,5800萬網民在我國將近13億的總人口中僅占4%多,說明我國互聯網絡的普及程度還很低,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