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與電子政務論文

時間:2022-03-16 08:21:50

導語:實驗教學與電子政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驗教學與電子政務論文

1文獻回顧

1.1國內相關研究

1.1.1針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意義、必要性及原則的研究部分學者通過分析目前電子政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目的、意義以及重要性進行理論探討。例如:王元瓏(2006年)從電子政務教學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電子政務實驗室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對實驗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了探討。安翔(2007年)則在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目的、必要性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了開展實驗教學的具體途徑和措施。田欽(2007年)首次談到了電子政務實驗課程體系,并說明了建立高校電子政務實驗課程體系的應該遵循的原則、建設思路,但對于其體系的具體內容沒有進一步研究。張戰勇(2009年)從電子政務發展的基本內涵的角度,指出了創建電子政務實驗室的目的及應注意的幾個特殊問題,并分析了目前電子政務實驗室所應面對的任務。卜質瓊(2010年)從創新教育的角度,在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教學等方面探討了創新教育在電子政務學教學中的實施。總的說來,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原則性和建設思路上,并沒有明確提出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的具體內容。

1.1.2論述具體學校的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還有部分學者主要針對自己學校開設的電子政務實驗課程進行了簡單論述,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高燕妮(2008年)就公共管理類實驗教學模式,講述了公共管理實踐教學實驗課程的“融合”設置、實驗內容的“模塊”建設、“模擬體驗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劉勁宇(2008年)則介紹了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實驗室具體的建設情況,闡述了目前存在的困境和對策。徐越倩(2009年)則以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電子政務實驗課程為實例,從教學硬件與軟件、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時量四個方面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情況進行了闡釋。這些研究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其研究結果更多的是結合了某一具體的軟件廠商的軟件來設計教學內容,沒有相關的教育學理論的支持,因此不具有廣泛意義上的推廣性。

1.2國外相關研究

國外對此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相關的研究相對較少,基本可以分為兩類:

1.2.1從技術角來闡述電子政務實驗模擬教學主要從技術的角度來進行電子政務的教學模擬,如:Janssen(2002年)針對電子政務中政府流程重組、職能、職責,在實驗室來使用新的IT技術進行角色模擬。而從教學角度針對本科生教學則沒有相應的研究。KlievinkB(2010年)則從模擬游戲的角度來研究和評估提供公共服務,發現基于技術的游戲有利于問題導向的學習和參與者改善公共服務提供的合作。

1.2.2以項目促研究、以項目促教學國外對于電子政務實驗的研究,較多是研究“以項目促研究、以項目促教學”的方式。其實驗室教學主要集中于某一個具體的政府管理創新項目。如: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政府信息技術中心(centerfortechnologyingovernment,CGT)承擔了不少政府管理創新的相關課題,以課題促進教學和研究。其教學模式不局限在某一個具體的實驗室進行電子政務實際操作的模擬。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他們更加注重與實踐的結合,能夠直接帶來社會效益,同時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基于以上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分析,本文認為,應該在相關理論基礎上構建一個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并在其具體內容設置上借鑒國外的方式,使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可以解決目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和實踐脫離的現象。

2基于PBL理論的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教學體系的設計一定要“以問題為導向”。與傳統教學理論相比,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并將學習與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問題中;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1電子政務實驗相關的問題體系

(1)公共服務。電子政務中最主要也是遇到問題最多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門對公眾服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由于服務對象的千差萬別,其需求也各有差異,導致政府部門公共服務的提供也面臨不同的需求。公共服務中問題的解決需要依據新公共管理中的相關理論作為支撐。

(2)部門協作。主要指政府部門之間協作、共享信息以及聯合辦公中遇到的問題。這部分內容涉及部門內部辦公的常規性問題,需要學生了解一些具體操作性的內容。部門協調中問題的解決需要依據組織理論作為支撐。

(3)政府決策。這部分內容主要針對可能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應急事件以及長遠規劃等問題。比如:傳染病暴發、突發的自然災害等。主要是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政府決策中問題的解決需要決策理論作為支撐。

2.2基于問題的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設計

(1)基礎性實驗課程。實驗問題來源主要是部門協作中遇到的問題。這部分實驗將按照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政府不同部門間業務流程進行設計,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及角色扮演,使學生以各種不同的角色進行電子政務模擬系統的實際操作,主要目的是加深對課程的感性認識和實踐理解。實驗主要內容包括:“檔案管理”“政府辦公系統”“公文傳輸平臺”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等。

(2)設計性實驗課程。實驗問題主要源自政府對公眾服務以及政府決策。這部分實驗設計將按照理想的政府機構的結構和政府運行方式,建立模擬的一體化電子政務體系等。將最成熟的電子政務理念、技術、方法集成到一起,力求使學生通過這個環境深入理解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產生的影響。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政府門戶網站如何更好地為公眾服務?政府如何應對突發的自然災害,其流程如何?如何做出相關的決策此外,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定位不僅要體現當前政府的業務運作模式,更要走在政府創新與技術發展的前沿,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內容還應該考慮未來政府在進行國家治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基礎性實驗中可以增加電子監察系統,設計性實驗中增加電子選舉系統、智能決策系統等。在兩大類實驗中,所有的實驗均應該設計成角色模擬的,由一組或幾組學生共同完成。其中設計型實驗是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重點,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能大大提高學生利用多種資源進行思考問題的能力。

3結束語

為了加強學生對于電子政務課程的理解和認識,必須有效地開展電子政務實驗教學。而實驗課程體系應該是“問題導向”的,基于電子政務實驗教學問題的三個不同來源,可以將實驗課程設置為基礎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同時考慮到目前和未來的政府業務流程。這種課程體系的設置思路能夠解決目前電子政務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也能擺脫電子政務實驗被軟件廠商牽著鼻子走的局面,使學生真正做到的學以致用。

作者:孟川瑾趙燕單位: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