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大賽與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2-22 10:25:02

導語:職業技能大賽與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技能大賽與人才培養研究

一、三機制

學校本著“以賽促學、促教、促改、促建”的設計理念,專業成功探索了“三機制”,即:建立師資隊伍、實訓條件建設與大賽資源建設的有效互動機制,落實推進“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及專業高水平現代化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與行業標準、技能大賽方案實時對接機制,通過充分利用專業技能大賽各項資源,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建立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全面、過程性評價機制,探索引導了現代、智慧教學組織形式方法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素養綜合培養中的廣泛應用。

二、“三優化”—技能大賽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水平

1.以技能大賽推動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方法優化。以技能大賽為載體,探索且實踐了“在正常專業教學中融匯了技能大賽理念、內容與競賽方式,在專業實踐教學中導入現代化工作標準、生產流程與行業規范”,從而改進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與實訓教學方法。比如在專業課的實訓教學中融入技能大賽競賽內容,以大賽推進專業教學“賽教一體化”等等,從而增強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的貼合度。專業技能大賽項目的設置,大多數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整合最新的行業技術以及相關的專業理論課程,通過相關設備的操作實現既定的目標從而完成相關技術功能。通過對技能大賽中“機電一體化組裝調試”“單片機技術”“電氣安裝與維修”等項目知識點的剖析,發現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均涵蓋在專業教學中。以大賽“電氣安裝與維修”項目為例,每年專業相關技能大賽賽項要求及內容的變化都給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了動態調整依據。2.以技能大賽促進專業實訓基地內涵優化。因為技能大賽的賽項題目(工作任務書)均是來源于工作實際或解決企業所面對的實際問題,所以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實施、設備的購置要與大賽場地和設備對接,即對接行業或企業的標準。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自2008年起陸續參加“機電一體化”等項目各級技能大賽以來,添置了一批先進的實訓儀圖“技能大賽-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互動融合運行機制器、軟件等設備。根據“工作任務引領、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任務教學實施要求,建設了頗具規模且具備“教學、科研、技能鑒定及社會培訓”為一體的“光機電一體化”等多功能實訓室,為常規教學與技能大賽的融合提供了保障。3.以技能大賽促進“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與“雙師型”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途徑優化。技能大賽的內容范圍廣,需要師生有豐富的實踐動手能力。這就對大賽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面和實踐操作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轉化專業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觀念,更加關注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專業教師除年齡超過45周歲外,均要求有參加專業技能大賽經歷,在參賽、指導的過程中通過理論、技能與經驗的相互融合促進專業教師業務素質迅速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雙師素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三、“三提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助推技能大賽訓練成效

1.融入專業教學改革成效,提升技能大賽訓練水平。隨著專業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內容不斷動態更新,出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而把這些新的成果運用到技能大賽的訓練指導中,能夠提升教師的訓練指導能力和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比如,突破以往的大賽單一固定指導方式,實施將大賽項目技能知識點梳理、分解,按步驟實施講練結合訓練,在傳統技能訓練之外還結合專業特點引入專項體能、心理訓練,采用“微格教學”,將前期優秀訓練選手訓練視頻制作成微視頻等技術手段輔助訓練等。2.設計營造軟硬件環境,提升技能大賽訓練積極性。學校建立完善的技能大賽制度,提供政策保障,實行技能大賽參賽立項制,鼓勵專業團隊教師、學生踴躍參賽,保障訓練健康有序地開展。在“機電一體化”“電氣安裝與維修”等賽項預備階段訓練過程中,設計采用“分步淘汰制”“復活賽制”等措施提升選手訓練積極性,保障科學選拔出最適合的選手參加大賽,同時對參加不同階段訓練的選手均有不同學分的獎勵。3.依托技能大賽訓練社團,提升技能大賽發展質量。學校在技能大賽訓練入門階段組建學生專業技能社團,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的時間開展社團活動,在課余活動中接受專業基礎知識的講解并進行基本技能操作訓練。在社團活動中開展競賽,考核學生對專業基本理論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及靈活應用能力。注意學生梯隊的建設,實行老隊員指導新隊員、互幫互學的比賽氛圍,提升大賽的可持續性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楊永紅.職業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融合的實踐研究[J].技能,2016(6).

[2]余萍.技能大賽引領和促進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改革[J].科技展望,2016(1).

[3]賈啟展.中職院校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的融合研究[J].理論研究,2017(5).

作者:熊偉 單位:南京莫愁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