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商務英語的素質教育綜述

時間:2022-12-26 11:33:16

導語:當代商務英語的素質教育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商務英語的素質教育綜述

本文作者:鄭艷工作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一)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時展的要求隨著國際貿易、國際商務活動的頻繁開展,商務英語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突出,具有較強商務英語能力、素質較全面的人才越來越成為社會迫切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要精通英語語言、擁有常規的商務知識外,還要具有靈敏的商務意識、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表達能力等。因此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以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同步發展,建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正是這一時展的要求。(二)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履行大學使命的需要高校作為知識的集中地,是保存、傳承、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高校文化建設對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質教育薄弱是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方面最為突出的現實,在這特定時期提出并實施文化素質教育,不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動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也有助于推動各高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大學越發展,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必定越來越強,越是優秀的大學,其自身的優秀文化傳統對學校建設發展的意義越重大。當大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從文化的層面來整體思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三)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保證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知識和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這更加促進了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因此21世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應該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好的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更加注重對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注重訓練他們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能力。跨進高等學府的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而欠缺文化素質,最終只能成為人們所說的“機器人”或者“工具人”。因此,一定要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一)理清教育觀念,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首先要理清教育觀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學習和運用英語及商務知識的內在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的各個方面,需要全校各部門的協作與配合。學校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成立“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等類似機構,由相關校領導掛帥,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有關教授、專家參加,負責規劃、實施、指導、協調、評價全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并組織力量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理論研究。各職能部門和各院系要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和具體措施,將文化素質教育和德育在課程安排及相關第二課堂活動中有效合理地結合在一起,并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始終。(二)設置合理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發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在開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時,一定要加大對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在以選修課為主要課程開設形式的學校中,應加大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比例。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也可采用必修公共課的方式開設一些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另外,各高校還應該設置規范的課程開設標準,合理安排課程比例。對于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應遵循一定模式,即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分類開設。根據學生們所學專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們的文化素質。這樣可以使課程設置合理、規范,隨意開設現象得以遏制。比如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是以提高學生實際語言表達為目的的課程,建議開設例如:《演講與口才》、《實用口才訓練》、《人際交流》等課程。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素質教育的成效與否。教師即是專業領域的標桿,也是學生如何做人的標榜。因此,學校應該把提高教師群體文化素養作為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采取選派進修、培訓等多種措施提高教師群體的文化素養,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充分發揮教師在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的積極引導作用。(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氣氛。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和環境的熏陶。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每所高校都要有自己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要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園文體活動,讓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去。如舉行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影視評論、演講比賽、文體活動等,使學生獲得知識,促進情商、智商的發展。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素質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上,學生能夠進一步消化課堂所學知識,并擴大知識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例如,開展商務知識競賽、商務英語論文比賽、模擬市場活動,假期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的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學科發展前沿,還能夠促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和共同探討中提高創新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因此第二課堂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道德品質、人文素質、創新等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四)完善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相關評價體系在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各高校要重視對文化素質教育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檢驗。首先是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加強對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實踐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和監控,確保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要明晰評價體系檢查的目的不僅包括對教育效果的評價和總結,更重要的在于對教育過程的檢查、監督、總結、反饋及改正和完善。其次,要建立健全相關組織機構,明確權責分工,責任到實處。再次,要明確評價目標和理念,在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加強對評價體系自身的檢查和監督力度,及時發現評價體系自身及其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改正,以保障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相關評價體系能夠不斷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