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
時間:2022-07-01 04:03:57
導語: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同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同安職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為對象,通過問卷、走訪、座談的形式,對廈門地區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需求及同安職校課程體系展開調研。在全面分析調研情況后,明確提出圍繞“能力本位”思想,以工作過程導向為主線進行課程重構,打造復合型綜合性的國際商務人才隊伍。
關鍵詞:國際商務;人才需求;課程;中職;同安職業技術學校
一、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需求和課程重構調研指導思想
廈門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正開啟對外貿易經濟的新動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廈門建設的重要課題,意義重大。目前,廈門地區的商貿人才隊伍的整體規模、素質質量、結構分布等方面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如何迎合人才培養目標,是校企、社會極為關注的焦點。2019年,教育部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明確表示:校企共同研究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對接職業標準的課程體系[1]。本研究報告立足實際,將同安職校畢業生及畢業生所在單位為調研對象,采用發放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重點了解了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崗位分析、專業能力要求及行業對就業者的能力素質要求。通過調查市企業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同安職校當前課程狀況,看兩者是否相適應,希望能在此基礎上,對當前學校所開設的課程體系重構給以一定的幫助。
二、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一)外貿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根據廈門市商務局的政府公開信息來看,從2019年1月到11月的指標數據,整體上還是呈現穩定向上的發展,進出口總額5574.2億元,增長5.6%,出口3182.1億元,增長5.5%,進口2592.1億元,增長5.7%,分別高出全國3.2%、1.0%和5.8%,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六。同時,引進京東、亞聯等一批知名企業,不斷深化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廈門整體外貿發展提質增效,商貿流通再現活力。未來,廈門將持續擴大開放,全面推進內外貿平穩發展,商務人才在廈門地區的市場需求肯定穩中有升,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依然具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人才要求也必然發生一定的變化。
(二)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我們主要以同安職校的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及其所在單位的人事部門為對象,他們普遍就業單位在廈門地區,采用線上+線下的調查形式,線上發出問卷100份,回收93份,其中有效問卷91份。同時,線下走訪了不同類型的企業,如佑興物流、拓海捷運、蒙發利科技有限公司等,做出以下調查結果分析。一是就業單位情況分析。此次被調查者所在的就職單位普遍是民營和個體企業,所占比例達100%,企業所屬行業為外貿行業,如進出口公司(跨境電商)占44.6%,物流行業占32.11%,其他行業(生產)占23.29%。可見,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很難被國企所吸收,同時,跨境電商在廈門的發展,跨境電商人才的缺口,已開始帶動一部分企業選擇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二是專業對應崗位分析。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時,從事的主要還是企業里面最基層的崗位,崗位工作內容多且復雜,能夠與專業相關的崗位涉及外貿業務跟單、電商商務營銷員、客服人員、業務內勤等。很明顯,企業用人單位對于外貿相關基層崗位仍然傾向于職教類學生。另外,企業對學生的專業知識也不再局限于國際商務方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運營、物流運營等其他專業,也必須略有涉及,知其一二,“專一科+跨學科”的綜合型人才才是企業用人單位的首選。三是崗位能力分析。調查數據顯示,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工作態度、創新力、團隊協作和道德品質成為最為關注的要素內容,隨后才是熟悉業務能力和后續學習力。現在的企業更傾向于選用職業素養好、個人修養高的員工,而基層業務操作者的道德品質、職業操守,也將逐漸成為企業考核的重點。從當前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和趨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廈門地區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還是平穩上升的,人才需求從單一技術型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就業崗位估計涉及單證業務員、跨境電商銷售顧問、企業外貿業務客服人員等。
三、中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現狀
第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清晰。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前的中職學校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基本大同小異,文字表述也都差不多。這樣的人培標準,基本忽略了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方式、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各個學校的生源素質、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也忽略了地區企業的企業性質和用人標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得不夠清晰,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很難達到用人單位的滿意,學生畢業后對就職就業方向感不強,而學校也失去了辦學特點,造成了招生困難和辦學規模逐漸萎縮的局面。第二,專業課程結構設置不科學。分析同職現在的課程體系,我們發現,學科本位思想的滲透影響依舊占據主導位置,表現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三段式,課程結構單一,內容分割,綜合性和靈活性較差,脫離了當下社會和企業所強調的“能力本位”思想,與企業用人單位復合型人才的用人標準大大脫鉤,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適應難度加大,個人技能和綜合能力也將顯得捉襟見肘。對不合理的課程結構進行修正、重構,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教改工作。第三,實踐環節形式單一,評價簡單。目前,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的普遍教學模式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加之枯燥地填制一張張單據,以填制速度和內容正誤作為主要的教學評價。形式單一的實踐環節,簡單的評價模式,壓根不能體現中等職教以崗位技能培訓為重點,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職教特色。根據“國際商務”的專業特點和企業用人標準[2],該環節設置上,既要體現理論知識的“專業性”,更不能遺失了崗位能力的“職業性”和“通用性”。
四、中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重構的建議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得知,廈門地區的基層外貿操作者(初級)除了專業知識之外,企業一方面希望員工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如團隊協作、細致、創新,以及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另一方面,希望員工是一專多能的“多學科”好手,掌握商貿跟單到跨境電商運營,到物流流通,再到客戶服務。因此,務必對崗位職責進行具體的分析,得出相應的職業能力要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
(二)重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第一,以工作過程導向為主線,調整課程設置。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按照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情境組織課程,構建職業通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方向能力于一體的課程體系[3]。課程重構過程,應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合力,全面剖析進出口貿易業務流程和細節,明確崗位的工作任務及其具體的職業能力要求,按照工作過程中的主要崗位劃分專業方向,設計課程體系[3]。在具體教學上,通過任務教學法,對專業課程進行優化處理,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崗位的操作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職場模擬體驗的機會,幫助學生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第二,注重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教育。中職培養的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就職崗位處在生產或服務的第一線,工作內容復雜且繁雜,面對的工作問題和突發情況不在少數。這要求學校除了開設專業課程之外,應貫徹多學科思想,打破原有課程、學科之間的界限,以崗位應用能力為核心,對課程進行多元整合,精簡課程內容,突出應用知識和綜合技能,強化計算機和英語的應用能力,形成新的課程[3]。此外,應注重教會學生做事,做人,學會在工作中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升個人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第三,基于1+X證書制度,落實職業技能證書。結合教育部現行下發的文件要求,課程重構過程中應充分融合1+X制度引導學生在安排好自己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根據其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通過參加自己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考核,來豐富學習經歷,構建以個人發展為中心的職業能力結構。
(三)工學結合,促進教學實踐環節
調研中發現,企業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表示十分認可,因此,我們在課程設置上應推行工學結合,真正發揮實踐教學的意義。校企應共同探索課程結構調整、課程評價,全面推進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在校外實訓基地中接受實踐的檢驗,為將來從業積累經驗,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夢卿,李鑫.“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的實踐壁壘與破解路徑[J].職教論壇,2020,36(6):44-50.
[2]林翰園.國際商務專業“2+1”模塊化課程設置的設想[J].職業時空,2012,8(3):38-40+42.
[3]童宏祥.構建以職業型為特征的高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初探[J].職教論壇,2006(12):32-34.
作者:郭巍佳 單位: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語文課程職業化教學研究
- 下一篇: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