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分析

時間:2022-12-10 04:35:45

導語: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分析

一、家務勞動的歷史溯源

我國古代宗法倫理觀念對婚姻十分重視,其中西周時期關于家庭倫理的法律思想,一直影響著往后朝代的婚姻生活制度。例如:周禮規定的“三不去”,主要是指解除婚姻時有以下三個條件之一不能休妻:“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后富貴”。其中第二條是指和丈夫一起為父親或母親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第三條是指丈夫娶妻的時候貧賤,后來富貴了不能休妻。從“三不去”的條件可以看出,妻子侍奉公婆和丈夫同甘共苦,妻子對家庭的付出在歷史上得到肯定和認同。由于我國自古以來是農耕社會,勞動分工表現為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儒家思想的“夫為妻綱”,夫妻關系是以夫為主,妻為從。綱皆取于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夫體現了天的“陽”面,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②。在古代社會夫權的統治下,統治者企圖把封建等級制度神圣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男尊女卑在家務勞動中表現為妻子是要主動且毫無怨言地承擔一切家務勞動,并且以此為道德標準衡量主婦的美德。綜上所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因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性和歷史封建等級觀念的桎梏,家務勞動是分配給妻子的,對丈夫則是無此要求。

二、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現狀分析及存在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不斷提高,現代女性就職工作的人數不斷增多,傳統的女性人數不斷下降。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許多家庭夫妻倆都外出工作,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特別是“二胎”政策實施后,誰來照顧孩子?此時,不同家庭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如下:第一、妻子辭工回家帶孩子,雖然家庭收入減少一份,但妻子照顧幼兒更能增加親子感情,言傳身教對幼兒的教育有良好的影響。第二、妻子在休完產假后繼續工作,雇傭保姆照顧孩子。即使妻子是第二種選擇,但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她們的工作時間無限延長,白天上班,晚上帶小孩,周未做家務,還要輔導大孩作業。在“二胎”家庭,妻子日夜都在為家務活動操勞,此時,如果丈夫工作之余打下手,幫忙做下家務活,對于妻子來說,不但事實上減少了負擔,而且心理上也有慰藉,覺得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斗,為了家庭妻子更愿意付出。丈夫的體恤和幫忙,不但能增加家庭和諧度,而且提高家庭幸福感。假如,丈夫對家務勞動不聞不問,會挫傷妻子的積極性,影響夫妻關系。嚴重來說,可能會引起妻子的產后抑郁癥,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后患無窮的。我們作為家庭的組成人員,應該密切關注家人的健康狀況,主動分擔家務勞動,減輕貢獻方的工作量和壓力。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女性家務勞動相對于男性負擔較重。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組織實施了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受訪的72.7%的的已婚者認為,與丈夫相比,妻子承擔的家務勞動更多,其中女性高于72%,男性低于16.0%,從而得出結論“女性家務勞動負擔較重,平衡工作和家庭需要社會支持”③。女性在外要面對工作的壓力,在內要面對家事的繁瑣,身心都會感到疲憊,如果長期處于壓抑的狀態,會影響身心健康。(二)法律保障不到位。我國《婚姻法》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此法條雖然彌補了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空白,但還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法條規定只有在夫妻分別財產制時才適用。但現實生活中我國夫妻很少采用分別財產制,這導致了法律適用的前提缺失。其次,法條規定只有在離婚時才能提出家務勞動補償。但家務勞動是貫穿于婚姻締結后組成家庭的始終,不是在離婚時才突顯家務勞動的價值。這縮小了家務勞動補償請求的范圍和時間。再次,家務勞動補償的計算方式缺失。“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勞動是家庭內部的私隱,做了什么,不做什么,當事人也很難舉證,何況局外人不了解個中事由的來龍去脈,法官也難以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決。

三、完善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意義

(一)平衡夫妻利益。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擔心分的少,而是擔心分配的不均勻,不擔心生活貧窮,而擔心生活不安定。這種思想對后代人的影響甚大,甚至成為現代人的社會心理。這里的“均”,不是簡單平均,而是各得其分,是在公正的分配制度下個體所分配的份額。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雙方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權利,負有平等的義務。完善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體現了男女平等原則。(二)肯定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馬克思談到了商品價值量的問題:“那么,它的價值量是怎樣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④由于家務勞動具有隱性的特征,家庭成員做多做少不影響外界事物,但是直接影響家庭內部的日常運作。完善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考慮了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帶來的經濟效益,肯定了個人的勞動時間,表明了個人的勞動價值。(三)維護家庭穩定。隨著我國普法的深入,男女平等的意識越來越高。完善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對于負擔家務勞動多的一方提供法律支持,不僅可以平衡夫妻雙方的利益,而且督促參與度少的一方承擔家務勞動,有利于夫妻間的分工合作,增強家庭內部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四、完善我國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建議

(一)延長家務勞動補償請求權的時間。因當前的法律規定只有離婚時才能提起家務勞動補償,為了保護家務勞動貢獻方的訴訟利益,建議家務勞動補償請求權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二)明確家務勞動補償的計算方式。因當前法律條文沒有計算的規定,為了使家務勞動補償轉換為貨幣補償,在此建議勞動補償標準可以參照當地的家政服務收費進行界定,結合市場行情和相關因素,計算出家務勞動補償的具體數額,從而實現訴訟的目的。(三)對不事者采取懲罰措施。除了進行貨幣補償外,建議對不事者采取懲罰措施,例如:頒布家務勞動的服務令,要求不事者為家庭服務多少天,服務內容是什么,以及如何評價服務等等,強制不事者參與到家務勞動中,讓他們體會勞動的艱辛,從而轉變勞動態度,重新回歸家庭的懷抱中。(四)合理分工,齊齊參與。中國人“家”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作為一家之長,應該積極引導各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合理分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之中,從小培養刻苦耐勞的品德,與家人一起共同奮斗,建設和諧美麗家園。(五)借鑒外國的立法成果。我國《婚姻法》是在2001年修訂時,才提出家務勞動補償制度。但外國的法治管理比較完善,我們可以借鑒外國的立法成果,提高我國關于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立法水平。例如:《瑞士民法典》第164條:“關于負責料理家務、照料子女或扶助配偶他方從事職業或經營事業的配偶一方,有權請求他方支付一筆合理的款項,供其自由處分。”⑤《越南婚姻家庭法》規定:“分割財產時應當合理地考慮財產狀況、家庭的具體情況以及各方的貢獻大小。在分割財產時肯定家務勞動的貢獻,重在保護妻子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⑥五、結束語“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婚姻的本質是夫妻和諧,子女孝順,家庭幸福美滿。在此討論的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只是最低的道德要求,現實中夫妻可以把家庭經營的井井有條,就不必適用此法條。畢竟家務勞動補償的提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夫妻關系的。所以,夫妻雙方勤勉共進,為家庭撐起一片晴天,這才是最佳選擇。

作者:鄧少君 單位:南開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