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思考

時間:2022-11-07 09:11:08

導語: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思考

摘要:隨著經濟一體化新常態的形成,我國眾多建筑企業由于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的不健全而引發了大量不必要的法律糾紛,遭受了重大經濟及聲譽損失。本文從現代建筑企業當前法律風險防控現狀角度出發,分析了現代建筑企業法律風險特點,并重點通過六個方面論述了現代建筑企業如何構建完善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

關鍵詞: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風險管理;體系構建

隨著法治社會建設進程的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已成為我國主要的治國方略之一。在這一社會大背景下,加強法律風險管理、構建完善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已成為現代建筑企業進行法治建設的中心任務之一,是企業控制法律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并且擴大市場份額的一大戰略制高點。

一、現代建筑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現狀

第一,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不足,證據意識薄弱。有些建筑企業的高管人員對法律風險的防范不夠重視,員工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依然缺失,內外部溝通信息證據收集意識不強,不僅會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風險,有時還會面臨受到行政處罰的風險。第二,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只注重事后救濟。很多建筑企業重視經營工作,但輕視法律風險防范工作,往往將法律風險防范局限于訴訟、仲裁等事后救濟工作,未將法律風險管理工作范圍延伸到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等事前防范與事中控制中,導致法律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影響了法律風險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第三,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到位。有些建筑企業未建立系統規范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制度設計存在缺陷,留下法律風險隱患。還有些建筑企業制度齊全,但執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現代建筑企業主要法律風險特點

第一,易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建筑工程屬于特種行業,手工作業多,工作危險性大,如不能依法依規開展業務,易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或各類安全事故。第二,分包風險較大。建筑企業難以回避業務分包的問題,有時是業主指定分包,有時是建筑企業對分包商選擇失誤、分包商不能正常履約、導致對業主違約,還有的分包商再行轉包或分包,甚至層層轉包。第三,工程款經常被拖欠。很多工程業主在資金未籌集到位的情況下,倉促完成工程,導致工程后期拖延付款。同時,建筑企業因工程款被拖欠而無力向下游供應商支付貨款,又常常導致建筑企業被供應商起訴。第四,工程變更事件多發。由于建設工程的復雜性,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常涉及工程變更問題,建筑施工企業經常不能依法妥善處置,往往導致工期索賠與經濟索賠無法實現。

三、構建現代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

(一)建立“三力合一”的法律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現代建筑企業要建立起決策層為主導、員工為主體、總法律顧問和法務機構為主力的“三力合一”的法律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其中:決策層應當重視法律風險管理工作,將法律風險納入企業決策過程;員工作為法律風險防范的主體,應充分參與風險管理;董事會審議事項涉及法律問題的,總法律顧問應當列席會議并提出法律意見,經理層經營管理活動應當確保總法律顧問全面參與。(二)建立內容完備、執行有力的法律風險管理制度體系。企業應完善各項法律風險管理制度,對全體員工的行為加以指引、規范和約束,把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全部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有效降低企業法律風險。同時,要把落實制度規定與法律風險意識教育引導結合起來,加強培訓與檢查,讓全體員工自覺做到知制度、守制度,形成按制度辦、按程序干的行為習慣。(三)編制法律風險清單研究確定風險應對機制。企業應當根據業務特點進行全面法律風險評估、編制法律風險清單,并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造成的影響來評價法律風險的等級,同時要研究確定各類風險的決策機構、責任主體以及風險應對措施,形成有效的企業風險應對機制。(四)建立有效的內外部溝通機制完善溝通記錄司法實踐中,由于證據缺失或不能形成有效證據鏈而導致的敗訴事件極為常見。因此,企業在法律風險決策過程和法律風險管理執行中應當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充分溝通,并保存相關記錄。(五)將法律審核環節嵌入管理流程實現法律風險管理信息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專業機構應當與其他部門配合,將需要法律部門參與審核的環節嵌入相應的經營管理網上審批流程,如合同簽發、投資審批、投標評審、規章制度發文審批等,確保各類經營管理活動事先履行法律審核手續后,才能流轉到下一個決策環節。(六)注重法律風險意識的培養形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文化。做好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工作,要注重構建法律風險管理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重視員工法律風險意識培養。為此,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專業機構應當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制定系統化的法律風險管理知識培訓工作計劃,將法律風險知識作為企業員工入職教育、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的必修課,通過法律知識競賽、法治講座、座談會等途徑加強對員工法律風險意識的培訓,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知法、守法和用法水平,保障法律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潘昆昆.淺談國有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

[2]趙清超.工程建設企業如何做好法律風險防控[J].中外企業家,2014(05).

[3]胡建江.董燕.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J].中國石油企業,2006(03).

作者:宣晨晨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