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下的注冊會計師
時間:2022-12-17 11:40:22
導語:法律責任下的注冊會計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的法律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一)規定較零散內容不夠完善《注冊會計師法》第39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對諸如納稅申報等會計咨詢、會計服務中的欺詐行為,卻未作出相應的處罰規定。如對注冊會計師的保密責任,《注冊會計師法》只是規定“注冊會計師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而對違反保密責任的處罰,則未予以明確。
(二)法律法規內容相互矛盾銜接不夠《注冊會計師法》只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沒收非法所得、罰款和賠償責任;而《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不僅規定會計師事務所負有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責任,而且還規定如何處置負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視情節輕重可處罰款,撤銷從事證券業務資格等。
(三)對違法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制裁的主體規定不妥《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對違法會計師及其事務所進行處罰的決定權屬于省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規定對有關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律制裁的決定權和施行權屬于財政部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我國已成立全國性證券市場主管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情況下,這種規定不妥。因為“證監會”對違法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不具有最后法律決定權和施行權,談不上真正的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二、注冊會計師規避訴訟的措施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其是一個容易遭受法律訴訟的行業,那些受到損失的受害人總想通過訴訟,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被業內稱為“深口袋”現象。隨著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人們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了解也在增加。近年來,訴訟注冊會計師的案件時有發生。因此,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嚴格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以保證其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其意義應愈加重大。只有在審計過程中減少過失才能減少和避免法律責任。
(一)保持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的首要原則,只有保持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才能取信于社會公眾,審計報告的公允性和合法性才能得到認可。
(二)建全內控機制建立良好的內部運行機制、完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是會計師事務所控制風險、減少過失的重要保障。會計師事務所要在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下建立自律性的運行機制,同時,還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建立自己的質量控制制度,以期為注冊會計師遵循專業標準提供合理保證。
(三)謹慎選擇被審計單位一是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與正直的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簽訂業務約定,對首次接觸的客戶在承接業務之前,應深人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評價管理當局的品質,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尤其是在執行特殊目的的審計業務時。二是對陷于財務困境和法律糾紛的被審計單位更要慎重,如發現可能導致公司財務欺詐的因素,或表明公司存在財務欺詐風險時,應考慮是否拒絕接受委托。
(四)在審計業務約定書中明確責任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被審計單位負有以下會計責任: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提交審計的資料真實、合法和完整。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則是依照獨立審計準則出具審計報告,并對發表的意見負責。為明確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在開展審計業務之前將各自責任明確于審計業務約定書中是必要且關鍵的規避風險手段。
(五)嚴密審計方案在進駐被審計單位前,審計人員應根據審計項目判定審計計劃,該審計計劃的周密性是否直接影響審計結論的正確性。進駐后應根據審計計劃,重新審視審計工作方案,并在實施階段對具體情況進行適當修正,以確保工作的有序性與有效性。
(六)聘請法律顧問注冊會計師職業對社會公眾負責,這一特點使其成為一個容易遭受法律訴訟的行業。如果注冊會計師發生過失,則可能使成千上萬人蒙受損失。那些受害人總想通過起訴注冊會計師,減少自身損失。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不論是遇到法律問題或法律訴訟,均應當聘請熟悉相關法律和具有經驗的律師,聽取其建議。
(七)購買職業保險職業保險是會計師事務所的一項自我保護重要措施。盡管世界各國的會計師事務所采取了各種措施維護注冊會計師的權益,但審計發生失誤以致受到訴訟被判賠償的情況屢有發生,有時賠款額大到危及到事務所的生存。針對這種情況,購買職業保險,由保險公司來分擔因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失誤而造成的訴訟賠償風險,成為一種選擇。雖然購買責任保險不能免除法律訴訟,但能使會計師事務所將財務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作者:陳睿
- 上一篇:試議博弈論下無權處分制度
- 下一篇:試議國資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