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小說與中國法制探索

時間:2022-12-16 11:50:09

導語:偵探小說與中國法制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偵探小說與中國法制探索

本文作者:楊春華工作單位: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

在中國傳統法制中,司法和行政是合二為一的,從事具體的司法工作的大多是地方的行政官員。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互動過程的不斷加劇,社會環境日趨復雜化,犯罪現象也層出不窮。要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必需要有相應的專門機構來規范。在清末民初翻譯的偵探小說中,偵探、法官、律師等司法人員的出現,顯示現代法律的精密分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應和了中國法律的現代化需求。

警察與偵探。他們作為新型的司法人員,不僅博覽群書,而且有不同凡響的洞察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比如大家熟悉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福爾摩斯對各種知識的廣泛涉獵,不僅對植物學、地質學、化學、解剖學等自然知識的了然于胸,而且對心理學、犯罪學、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都有相當高的造詣。而偵探小說作為“一種理智的活動”,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與作者一起去觀察、探究、集證、演繹、歸納和判斷”,其“特點就在于邏輯推理,對一件撲朔迷離的案情,通過推理來排云驅霧,破除重重疑團,得出合理的答案”[5]翻譯家張瑛在翻譯的偵探小說《黑蛇奇談》中也說:“看官須知道西國做個偵探非輕易的,他們都有學問,多有鉤深索隱的本領,任你大奸巨滑,天下的案一到他們手里便似抽繭剝蕉一般,十事八九多有個水落石出的日子。不似咱們中國的捕快,肚里橫著門栓,仗著那貪官豪吏的聲勢,暗地里串通了幾個棍徒,利益均沾。俗語說得好:捕快賊出身,一些也不差,照這樣鬼混的潑皮怎能夠當做偵探呢?”[6]正是通過中西刑偵人員的差異比較,讀者們很快發現西方偵查人員的優勢,進而對中國的現狀進行了反思?!赌敢共妗返姆g者直接宣稱:“我譯這部書,覺得那偵探不是人。為什么呢?他那眼比人又快又毒,他那耳比人又尖又長,他那手比人敏捷,他那飛毛腿比賊還要快,他那嘴不講話,講出來就有千斤,他那肝花肚肺,是玲瓏剔透的。我中國這班又聾又瞎、擁腫不寧、茅草塞心肝的許多國民,就得給他讀這種書?!盵7]因此,清末民初翻譯的偵探小說對于當時的國人認識到中國司法人員的落后的同時,也為構建新型的現代法制提供了最直觀、最生動的認識。針對于當時中國推進法制的改革,無疑具有有效的普及教育意義。

法官。相對于中國的州縣官員在大堂之上、一拍“驚堂木”“向我速速招來”的逼問式和當犯罪嫌疑人隱而不報、動輒“大刑伺候”的嚴酷刑訊,偵探小說中的法官高超的審判技巧則體現出的濃郁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例如在《一百十三案》中,畢柏魯在接受判司(即法官)卓理審訊之前,判司態度和藹可親,以至于畢柏魯因為判司和藹的態度希望能夠免于牢獄之災。而在具體的審問中,判司不僅詳細詢問了畢柏魯的個人情況,而且還問及其父母親人的生活現狀,并不斷表示,如果畢柏魯能夠找出證據證明自己無罪,還會代他辯護。這樣的審問方法不僅合乎法律的程序,而且采用動之以情、循循善誘的方式體現了法官高超的審問技巧。除此之外,偵探小說中的法官是以法律為準繩的,其職責就是維護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即要做到“我目中無所謂仇,無所謂友,無所謂恩,無所謂怨,惟以公平之心,辦理罪人,亦復何顧忌?彼爾卑爾德而有罪,即當加之以罰;或無罪,即當釋之使歸?!椅ㄖ蟹啥眩恢渌??!盵8]因此,現代的審判官即法官是現代法律的一個執行單位,他們嫻熟的審判技術以及以法律為準繩的司法理念,凸現了保障人權的現代司法特質,反映了現代司法社會的平等與公正,傳達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文明之光。隨著人權思想的逐漸滲入人心,偵探小說中體現的新型的法律理念必然促使中國人反思中國落后的法制制度,進而推動中國的司法的改革。

律師。中國傳統社會追求“無訟”的理想狀態。因此,律師沒有社會生存的土壤,但以維護當事人人身權利、實行積極辯護的律師在翻譯的偵探小說中是非常普遍的。譬如在《一百十三案》中,畢柏魯在接受審問的時候,根據法律規定,就有一名律師為之辯護;在《侏儒刺客》中,富翁范桂伯之女范女士有殺死她丈夫的嫌疑,他就為自己的女兒請了辯護士卡倫特;尤其在《偷聲案》中律師的積極辯護的作用得到了極大地彰顯。在這個故事里,美國律師在審判法庭上為已經承認偷竊錄音機的女郎進行了成功的辯護。律師取勝的關鍵,就是陳述偷竊女郎的偷竊行為不是真正的偷竊留聲機而是偷聽留聲機里的鄉音,整個辯護過程曉之以禮、動之以情,不僅讓審理的法官為思家心切的女郎報之以同情,而且讓原告人撤銷了控訴。相對于偵探小說中維護被告人的權益的律師辯護制度,中國讀者很快認識到了中國傳統司法的弊端:“中國之鞫獄所以遠遜于歐西者,……弊在無律師為之辯,無包探為之詢偵。每有疑獄,動致牽綴無辜,至于庾死,而獄仍不決。”[9]進而希望通過偵探小說來推動中國的司法改革:“近年讀上海諸君子所譯包探案,則大喜,驚贊其用心之仁。果使此書風行,俾朝之司邢獻者,知變計而用律師包探,且廣立學堂以毓律師包探之材,則人人將求致其名譽。既享名譽,又多得錢,孰則甘為不肖者!下民既免訟師及吏役之患,或重睹清明之天日,則小說之功不偉哉?”[10]因此,偵探小說中出現的律師及其辯護行為,生動展現了西方現代司法過程中主張保障人權的法律理念。翻譯的偵探小說中展示的西方現代法制的優越性,不僅讓中國讀者自覺地感受到了中國法制的落后,而且學習了現代法律知識,增強了現代法制觀念。有人認為“鴉片戰爭以后,西方的資產階級法文化通過各種渠道輸入中國,震撼著維系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法制。西方法文化中的正義、自由、權利、平等、法治、分權制衡、主體意識、權利本位、注重人格、罪刑法定等等,逐漸成為中國人尋求的價值目標和中國法文化急于充實和修正的部分?!袊ㄖ频慕潜灰环N異己的法文化多推動的?!盵11]相對于中國艱難的司法改革,翻譯的偵探小說以其特有的文藝傳播形式,大大推動了中國法制的早期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