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理念和價值范疇研究
時間:2022-08-04 09:38:10
導語:經濟法理念和價值范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法存在的目的是從國家角度出發,對社會公共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調控。作為一種法律,它具有理念和價值兩大基本范疇。理念是經濟法的思想、精神和宗旨,而價值是經濟法對人的意義。深入發掘經濟法的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的理解經濟法,更好的運用經濟法。本文將從經濟法的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兩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經濟法;理念范疇;價值范疇
對于經濟法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的判定一直以來都是經濟法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經濟法的時候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需要依托對經濟法的深入解讀,探究經濟法的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讓經濟法的理論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要途徑。
一、經濟法的理念范疇
(一)以消費者為本是核心要素
經濟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經濟法的設立初衷就是維護社會經濟的日常運行,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市場經濟的固有缺點決定了其叢林法則必須受到一個強有力的經濟法的制約,所以,從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中就能夠看出經濟法的立法核心。經濟法的立法宗旨體現了人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的有效調控,是人類為了維護自身權利而設立的制度,也體現了人本的思想。從制度設計來看,消費者始終是經濟法制度的中心,無論是對經營者還是對管理者來說,經濟法都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武器[1]。
(二)平衡協調是標志性要素
不管是什么樣的法律,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平衡,為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社會條件。不同的法律因為主管領域不同,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經濟法的目標就是讓消費者的權益與經濟的發展之間維持一個平衡。如果經濟增長不考慮消費者的權益,就會導致社會秩序崩塌,但如果為了全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限制了經濟的增長那么社會的發展也將陷入停滯。所以,對于平衡和協調的要求貫穿了整個經濟法,是經濟法的標志性要素[2]。
(三)社會責任本位是強制性要素
法律之所有擁有權威性,就是因為它是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強制性來源于對于社會的責任。經濟法作為法律的一種同樣如此。社會責任首先是指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依照法律、法規履行義務,第二是要承擔未能按照標準履行法律、法規的責任。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經濟法以強制的手段維護著整個社會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發展勢頭。消費者需要遵守經濟法,經營者同樣要遵守經濟法。同時,經濟法在保持著強制性特征的同時也要注意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彈性化[3]。
二、經濟法的價值范疇
(一)社會和諧是基本價值
經濟法的基本價值蘊含在經濟法的目的和宗旨之中。法律對于人類的主要價值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穩定運行的同時取得發展。所以說,經濟法的基本價值就是維護社會的和諧。社會的和諧是所有社會追求的理想狀態,和諧的社會將會保證每個人的權利,同時也讓每個人自覺的履行義務。經濟法對于社會和諧的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經濟法保障了社會資源分配更加公平。第二,經濟法為財富的再分配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保障。第三,經濟法是分配性價值的中介。第四,經濟法能夠協調多元利益[4]。
(二)公平價值優先于效率價值
經濟法的基本價值是實現社會運行的公平和效率,但是公平價值要優先于效率價值。首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下,市場會自覺追求效率,而公平則要依靠政府來維系。第二,經濟法的根本任務是實現社會和諧,社會和諧要依靠公平來維護,所以,與效率相比,公平更加重要。第三,經濟法有著強大的公平分配性價值,是分配性價值的中介。經濟法對于社會的資源分配和再分配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效率優先于公平,將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
(三)社會經濟秩序價值
所謂社會秩序指的是整個社會在一種有條理、不混亂的狀態下運行。經濟法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首先,經濟法的主體制度對經濟的主體資格進行規制,保證了市場的秩序。第二,經濟法利用市場規制法維護生產經營秩序,然圣品的生產和交換保持穩定、規范和連續。第三,經濟法運用市場競爭法維護自由與公平的競爭秩序,這種競爭秩序的維護需要運用宏觀調控法來進行。市場競爭帶有天然的排他傾向,如果放任不管,最終必然形成壟斷,而經濟法把產業政策、稅收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容納進經濟法中,引導社會經濟正常運轉。
三、結論
對經濟法的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的研究,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經濟法、如何運用經濟法。而經濟法的理解和應用水平關系著社會經濟能否正常運轉。本文從理念范疇和價值范疇兩方面對經濟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從經濟法的核心要素、標志性要素和強制性要素入手分析了經濟法的理念范疇,從經濟法的基本價值、價值取舍和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價值入手,反洗了經濟法的價值范疇。
作者:閔銳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姚明敏,孫曉普.經濟法的理念及其價值范疇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24:10-12.
[2]詹勤艷.論經濟法的范疇體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42-44.
[3]祝杰.和諧與發展:經濟法的終極理念———從價值和理念的概念辨析談起[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2:7-9.
[4]李昌麒.發展與創新:經濟法的方法、路徑與視域(上)———簡評我國中青年學者對經濟法理論的貢獻[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3:27-40.
- 上一篇:我國小學德育教育論文9篇
- 下一篇:經濟法根本價值取向及其實現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