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學混合式教學實現路徑
時間:2022-11-10 10:13:42
導語:經濟法學混合式教學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教學改革的新趨勢,它將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突破了傳統線下課堂的教學僅局限在教師講授的局面。開展經濟法學混合式教學,應當突出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不斷改進,重視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采用立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經濟法學;反轉課堂;混合式教學
2020年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了全國高校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高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推動了線上教學模式的快速發展。[1]但是不論是單純的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存在一些固有的弊端,只有將二者相結合才能揚長避短。換句話說,應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類型多樣,本文以伊犁師范大學為例,選取“MOOC+翻轉課堂”的形式,探討高校經濟法學混合式教學的改革路徑。
一、經濟法課程的角色定位
經濟法學是高校法學專業的必修課。伊犁師范大學法學院的經濟法課程選用由張守文教授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該教材將經濟法分為總論與分論,內容上能夠涵蓋宏觀調控法和市場規制法的基本制度,適合法學專業本科學生對經濟法專業知識學習的需求。本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二、三部分為經濟法課程的主體部分,包含了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第四部分探討了特別市場規制的原理和制度。
二、經濟法傳統線下教學的弊端
目前高校的經濟法大多仍采用單純的線下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課程內容龐雜瑣碎,課時安排十分緊湊。經濟法是法學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總論、宏觀調控理論、市場規制理論三大部分,涉及的內容十分龐雜瑣碎。與之對應,經濟法的課時安排顯得不足。尤其是采取小學期改革的學校,一年有三個學期,專業課授課時間被進一步壓縮,經濟法課程的課時安排更加緊湊,有限的課時安排使得教師教學任務繁重,一般只能選擇性地講解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第二,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不足。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一般只能被動接受,缺乏和老師的課堂互動。這樣一方面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把課堂主要交給了教師,另一方面導致了學生思維的依賴性,久而久之,學生的各項能力都逐漸退化。第三,考核以卷面為主,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里,考核主要是卷面考試的方式,學生一般考前突擊一下就可以獲得一個相對不錯的成績,但是考試結束后相關知識也會逐漸淡忘,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法律分析與推理能力、法律方法調研能力、協調和解決法律爭端能力;[2]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律運用方法,使得學生無法較為熟練運用經濟法思維分析現實問題。
三、經濟法學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迫切需要變革。混合式教學能夠有效回應這樣的變革要求,它兼顧“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點。“線上”主要是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學習。在我校經濟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前告知學生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MOOC視頻自主預習教材基礎知識。“線下”是指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教師著重解決本次課的難點問題,以提問和答疑等形式進行知識鞏固和提升。在經濟法教學中運用混合式教學,使得課堂教學發生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3]
四、經濟法學混合式教學的路徑探析
(一)引入“MO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性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學生在課前完成教師預先布置的學習任務后,在課堂上再和老師及同學進行互動學習。[4]在我校經濟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前告知學生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MOOC視頻自主預習基礎知識并反饋疑難點,結合教師布置的思考題邊學習邊練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課堂上有備而來。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教師著重解決本次課的難點問題,以提問和答疑的形式進行知識鞏固和提升。這不僅緩解了課時的壓力,而且通過兩輪的學習過程,從廣度和深度上夯實基礎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課前利用ppt準備案例,每次課堂教學有10~15分鐘的案例分享及互動討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以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不斷改進
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線上線下相結合,具體而言,可以綜合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講授法:教師課堂上對經濟法學的重難點理論進行講授分析,通過多媒體展示課程主要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互動。2.任務驅動法: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利用ppt準備案例,每次課堂教學進行案例分享及互動討論。改變了由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向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學生交互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3.討論法:教師課前根據學生課前線上觀看MOOC視頻預習反饋的疑難點精心設計問題,供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鞏固了學生對經濟法相關理論和制度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銳性。4.練習法: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練習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具體包括:一是線上MOOC預習,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MOOC視頻自主預習教材基礎知識并完成練習題,二是課中隨堂練習,三是可選擇課后作業練習,學生可在課程論文和分享案例中完成。5.案例分析法:將經濟法學的最新發展結合實際案例引入教學,使學生充分體會經濟法學與社會發展的真切關聯,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的思維方式、正確的執法和司法理念,分析經濟法實際案例的能力。
(三)重視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每次授課講授專業知識前應當有課前5分鐘的思政教育,課程講解過程中也要適當融合穿插,將經濟法的理論與制度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聯系起來,與加強公民個人品德修養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市場主體的綜合素質與市場健康運行發展的關系,從而樹立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觀念。理解經濟法學是國家運用看得見的手對經濟運行進行干預的一門課程。法學教育不單是傳播專業知識,更應使學生受到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洗禮。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應當永不言棄;在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時,無論在執法還是在司法中面對各種利益誘惑時,要頭腦清醒,嚴格依法辦事,敬畏法律,守住底線。
(四)運用立體化教學模式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學習具有主動性、多種方式整合學習資源、課程講授方法的多樣化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5]本課程除了線上線下相結合,課堂講授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之外,課題組應包含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注重教學團隊的優化組合,注重年長教師對年輕教師的傳幫帶,打造出一支高學歷、擁有較高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優秀教學團隊。比如課程的專職教師中應有數名教師擁有豐富的法律職業經歷;兼職教師應當有來自法院的高級法官、律所的高級律師等,這樣才能實現立體化教學的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法學的教學形式也應當由傳統的完全由教師課堂講授,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逐步發展為多媒體授課,案例教學法,直至當下的“MOOC+翻轉課堂”,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主體變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受體,最終發展成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嚴.肺炎疫情對線上教學的影響與應對[J].高教論壇,2020(5):17-19.
[2]張帆,李小紅.少數民族地區應用型卓越法科人才培養模式探微——基于貴州民族大學法學本科教育的思考[J].中州大學學報,2015,32(1):103-106.
[3]王敏.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實踐——以應用型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為例[J].高教學刊,2020(3):110-112.
[4]孟晨.信息技術背景下高校開展翻轉課堂的形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30):166-167.
[5]汪潔.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多元立體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5(4):98-101.
作者:張東方 單位:伊犁師范大學法學院
- 上一篇:鉛酸電池剩余放電時間數學建模研究
- 下一篇: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