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制度對公司法的影響與適用

時間:2022-08-13 05:39:33

導語:法人制度對公司法的影響與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人制度對公司法的影響與適用

摘要:在《民法總則》的法人制度中,其主要作用就是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民法總則》法人制度與《公司法》之間的關系,從而尋找出公司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此問題提出完善公司法的建議。

關鍵詞:法人制度;公司法;分紅;清算

一、《民法總則》法人制度與《公司法》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的商法范疇之中,民法作為一般法,其所設立的《民法總則》一直深刻的影響著商法的發展。因此,從《民法總則》法人制度的角度去研究、完善《公司法》,有助于加強《民法總則》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地位,同時也可以使我國的商法制度變得更加的豐富與完善。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在確立《民法總則》法人制度以后,我國法人以是否營利作為分類標準的依據做了明確的規定與說明,由此,這對于增設法人、豐富法人的類型的相關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幫助,且這一規定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其次,在我國的商法范圍中,《民法總則》法人制度列入到民事主體法的規則當中,《公司法》作為商法中的特別法之一,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商事組織法、商事主體法和商事行為法,由此可見,《公司法》在商法中屬于核心部位,且占據著重要的主體地位,同時《公司法》也屬于私有法的范疇之中。最后,《民法總則》法人制度對于調整商事的法律關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指導作用,因此,《民法總則》法人制度從另一層面上也為給我國《公司法》的相關制度做出了補充與完善。

二、從《民法總則》法人制度透視公司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東分紅權利的保障缺失。從《民法總則》的第76條和《公司法》的第4條的規定內容來看,公司法人在追求營利和獲取分紅的價值觀念上,這兩種法所做出的規定基本大致相同,但是《公司法》對于具體制度的實施步驟需要做出明確的安排。此外,在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東在對所持股進行分配時,需要經過公司全體股東的同意才可分配,對于這一規定《公司法》并沒有采取強制的手段來尋求全體股東的同意,只是要求在公司規章制度中需要提出這一項要求,由此可見,《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起到保護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東分紅的權利,同時該法沒有很好的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二)清算義務人的概念缺失與主體范圍的規定不夠合理。在《民法總則》的第70條中,對清算義務人的概念進行了首次的解釋與說明,并在條款上明確規定出清算義務人所包含的范圍。即法人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都可以納入到清算義務人的范圍之中。由此可見,與之前相比,《民法總則》已經做出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從立法的角度來看,《公司法》卻沒有詳細的解釋、說明清算義務人的概念,因此,在商法的實踐運用中,應該對《公司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完善、加強,尤其是對于清算義務人的這一概念,要做出系統性的論述與說明。此外,在實際中,《公司法》的某些規定中雖然有涉及到清算義務人的范圍規定,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變化,其已經無法運用到新時代的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之中,因此,從實際的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公司的清算制度需要不斷的完善與豐富。

三、完善《公司法》相關制度的建議

第一,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增設股東或法定退股的情況下,《公司法》加大力度去維護中小股東分紅的權利。首先,在《公司法》的制度中,可以保留排除股份公司股東默示分紅比例的這項規定;其次,大力支持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東機構自行尋求出路的權利,如“用腳投票”的權利;最后,股份有限公司在制定分紅的規章制度中,《公司法》要對其實施的具體步驟,要進行嚴格的安排,從而推動公司形成良性的分紅機制;第四,在制定《公司法》的的制度時要明確法條序號,并保證其穩定發展。第二,在《公司法》中合理的引入清算義務人的概念,并明確規定清算義務人的范圍。在對確定清算義務人范圍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以下三個因素:首先,作為公司的清算義務人必須具備三種能力,分別為:組織能力、清算能力、以及對清算組進行選任與規劃的能力,此外,清算義務人必須要全面掌握各種法律法規的制度,從而使清算事務按照相關的規定順利的進行。其次,在對清算義務人的范圍進行設定時,必須以公司的發展類型作為參考依據;最后,在明確清算人的范圍中,還要重點考慮公司的整體營利情況,以提高清算效率為宗旨,使公司創立容易,退出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袁碧華.我國商法立法模式探討———以民商合一格局下民法典總則的商事規范構建為中心[J].嶺南學刊,2016(3):95-100.

[2]彭真明.論現代民商合一體例下民法典對商事規范的統攝[J].社會科學,2017(3):92-100.

作者:高恬恬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