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司法研究

時間:2022-12-06 10:48:29

導語: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司法研究

摘要:作為我國民事訴訟法中重要的補充性法律原則之一,誠實信用原則于實現我國人民對公正、快速、經濟的民事訴狀的追求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從理論上來說,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并不僅僅限制于當事人,其也對法院具有較大的影響,規范限制了法院的相關審判行為。現階段我國民事訴訟案件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信用缺失的現象,這不僅違背相關的法律以及道德規范,更對我國長期構筑和諧社會以及健康的法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本文從誠實信用法律原則的相關基本概念出發,具體分析了該原則適用主體、范圍以及司法應用展開的方式。

關鍵詞:誠實信用原則;民事訴訟;司法適用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誠實守信對維持社會的公正與和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有義務去傳承并弘揚這一傳統美德。但就現階段狀況而言,我國誠信缺失的現象在社會各界普遍存在,這一行為嚴重侵害了我國公民的基本權益。為了維護我國公民自身的法律權利,民事訴訟中的參與人應嚴格遵循誠實信用的法律原則,保證法律的公正性與客觀性。同時,相關當事人也應該在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中嚴格規范自身的言語與行為,確保相關信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使民事訴訟案件的處理結果實現最大程度的合法與公平。

一、訴訟誠信原則背后的訴訟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在三十多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與此同時,我國民事權利立法的供給量也逐漸開始增加,相對自由的民事訴訟觀念開始逐漸萌發。雖然,我國至今并沒有確立以自由主義為基本核心的當事人民事主義民事訴訟模式,但隨這一訴訟體制誕生的訴訟權利卻出現了普遍濫用的情況,且這種訴訟權利濫用發生頻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更嚴重的是,我國法律信仰以及相關法律制約體制的缺失使得民事法律訴訟權利自由主義向極端化逐漸發展。在現實案件中,只有少部分群體利用訴訟權利及訴訟過程漏洞非法追逐自身利益,但這些行為卻對我國的司法公正性與權威性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就廣泛的社會環境以及普遍發生的法律案件而言,這種狀況導致了不同社會階、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不信任程度的加深,這種不信任加深的情況甚至發生在法官、當事人以及其他參與訴訟的人員之中。就本質而言,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任何一方都具有誠實守信的愿望與需求,訴訟當事人希望法院能夠誠信處理案件,法院希望訴訟當事人能夠誠信地敘述案件的經過并闡述詳細的案件信息。然而,最近幾年來,以維持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為基本要求的主導思維嚴重影響著法院處理訴訟的指揮權。同時,我國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又逐漸與民事訴訟的體制逐漸脫離關系。這兩種司法現狀直接導致了我國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欺詐訴訟、虛假訴訟以及草率訴訟集中出現的現象,這些現象常常發生在婚姻、繼承利益以及借款貸款糾紛的民事訴訟過程中。因此,為了凈化我國司法訴訟環境,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設置以誠實守信為基本核心的訴訟體系制度成為了我國健全法律制度、積極建設法治社會的一種必要的嘗試與決定。

二、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主體

現階段,我國法律學界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主體的劃分仍然存在有較大的意義,難以形成基本統一的意見主張。這一差異性的主體劃分觀點主要集中體現在對訴訟過程中法院與法官是否屬于這一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不應該將法院與法官納入這一城市信用原則的適用主體的范圍。在我國發生的眾多民事訴訟案件中,誠信缺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訴訟當事人或是其人的不誠實守信的行為中。倘若法院與法官違背了這一誠實守信的原則,則其涉及的并不僅僅是道德范圍內的誠信缺失,還有建立于各種法律法規、機構規章制度的法律懲罰。另一部分學者認為,誠實守信是每位公民都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法院與法官絕不應該身處這種原則之外成為特殊群體,因此,在訴訟過程中,將法院和法官納入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主體范圍是十分必要的。就現階段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看,我國法律精神更傾向于后者的觀點,將民事訴訟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主體范圍不囿于訴訟當事人及其人,而包含了法院、法官等更大范圍的主體,將我國每一位公民都作為誠實信用訴訟原則的適用對象。

三、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行為

(一)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就民事訴訟的過程而言,訴訟當事人及其人的行為具有較大程度的不可預測性,其在訴訟過程中言論與行為具有較強的變化性。因此,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當事人訴訟過程中出現的所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做出準確的判定,且針對于這一違背原則行為的處罰法律規定仍具有較大的完善空間。部分發達國家對當事人是否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訴訟行為具有較為明確的規范以及嚴重道德與法律的處罰。現階段,由于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我國法律對民事訴訟中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行為的制度約束力較為薄弱。依據我國法律,當事人及其人違背誠實信用訴訟原則的判定狀況包括,當事人實際行為與初始意愿相違背、濫用訴訟權利以及隨意放棄自身訴訟權利等行為。(二)法院訴訟行為。作為我國唯一司法審判相關機構,法院具有在民事或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全過程中,嚴格依照我國法律法規,作出公正、客觀、公開判決的義務。在訴訟過程中,完善的制度與規范應制約法官及其行為,以避免在刑事或民事訴訟案件過程中因權利濫用而出現不公正判決的現象。為此,訴訟過程中誠實信用基本原則及其規范的判定規則是必要前提,明確的訴訟流程是必要保證,對因法官個人私欲而產生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瀆職行為的嚴厲制裁基本保障。

四、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的司法適用分析

(一)訴訟審理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為了避免在民事訴訟案件處理過程中發生不當訴訟狀態,即一方當事人為了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鉆法律漏洞或是提供虛假訴訟信息而使另一方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狀態,在民事訴訟案件處理前的準備階段,兩方當事人都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訴訟基本原則對兩方提供的相關訴訟信息及證據做出客觀性的驗證,法官及法院能夠遵循誠實信用的訴訟原則對兩方當事人的訴訟行為的有效性做出準確的判定。在過去的幾年中,此類民事訴訟案件中常常出現一部分當事人為了謀求自身利益、在法院判決中占有更加優勢的地位,而暗自篡改了合同內容或是其他訴訟證據,從而影響了法官判決的公正性與準確性。我國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在訴訟過程中出現此類行為,并對懲處此類違背誠實信用訴訟原則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同時,民事案件訴訟處理前當事人雙方的相互質疑與驗證也有助于積極解決此類行為的不當影響、促進法律判決的公正客觀。(二)訴訟審理過程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在我國民事案件訴訟處理的過程中,兩方當事人以及法官等司法人員是誠實信用訴訟原則的主要適用對象,此外,訴訟審理過程中這一原則對其他涉案人員也同樣具有一定道德與法律約束力。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案件處理過程中的應用目的是為了保證當事人雙方對事實進行客觀性的描述,進而為法院法官依據事實和相關法律對案件作出客觀、公正、公開判決提供基本前提。(三)在訴訟執行過程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除了在民事訴訟案件處理前的準備階段以及民事訴訟案件處理的過程中,誠實信用的基本訴訟原則也適用于案件判決生效后的訴訟執行過程。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案件執行過程中應用的目的是使雙方當事人依據具備法律效力的法院判決書以及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兩方的合法利益。依據我國相關民事訴訟法律條例,雙方當事人可以在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前提下,自愿達成和解,若在和解過程中出現威脅脅迫行為的,則在這種條件下簽署的和解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為了防止其他涉案或非涉案人員對判決執行的影響,以及避免一方當事人對執行異議權的濫用行為,法院及法官可以依據我國民事訴訟相關規定,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保證判決執行對象的基本生產生活能力。

五、民事訴訟案件中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后果

為了給我國民事訴訟的誠實信用原則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我國法律必須加快建立并完善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訴訟行為的責任體制。這一體制的效力具體表現為,雙方當事人及其人應對其在訴訟過程中產生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承擔規定的刑事責任,作為法律執行人的法院法官應對其在訴訟過程中產生了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承擔道德及法律懲罰。(一)訴訟當事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后果。在民事訴訟的全過程中,雙方當事人以及人應對自身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承擔相對應的責任,這一責任主要包括程序性責任以及實體性責任兩個方面,而后者又分為刑事和侵權兩個責任部分。前者是指當事人在違背誠實信用的訴訟原則同時而產生的違反我國相關刑事法律行為的情況,后者是指當事人因違背誠實信用的訴訟原則而導致的對他人利益造成非法侵害的狀況,例如在訴訟案件處理過程中進行虛假陳述等。(二)法院與法官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后果。作為法律的執行者,法院與法官同樣有義務遵循民事案件中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并應對自身的違背這一原則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及道德責任。例如,在訴訟案件處理過程中,若法官存在違反我國法律的審判行為,任何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該法官回避,以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自由主義的民事訴訟模式開始萌生,民事訴訟過程中,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凈化我國司法訴訟環境,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設置以誠實守信為基本核心的訴訟體系制度成為了我國健全法律制度、積極建設法治社會的一種必要的嘗試。就現階段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看,我國法律精神更傾向于將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法院法官以及其他涉案人員均納入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主體范圍。我國民事訴訟的誠實信用原則適用于訴訟處理前的準備階段、訴訟案件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后判決的執行過程。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以及法院法官都應對自身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為承擔道德與法律責任。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訴訟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了訴訟過程中法院法官的審判行為,對凈化我國司法環境,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及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崔莉花.試論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的司法適用.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1).

[2]王琦.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適用.中國法學.2014(4).

[3]張衛平.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6).

[4]董鵬.民事訴訟誠信原則司法適用困境及對策——以H省K市兩級人民法院為例.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3).

[5]馮錦彩.論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中適用的理論基礎.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1(2).

作者:鄭伊伊 單位:廣東培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