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賄賂人財物的法律界定詮釋

時間:2022-04-12 11:31:00

導語:介紹賄賂人財物的法律界定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介紹賄賂人財物的法律界定詮釋

【論文關鍵詞】介紹賄賂;行賄罪;受賄罪

【論文摘要】作者結合一個典型案例,根據犯罪構成理論和刑法的有關規定認為,請托人給介紹賄賂人財物,如果介紹賄賂人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則不構成受賄罪,請托人也不構成行賄罪。

案情:

當事人王某系故意傷害一案的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在某縣公安局看守所,王某之前就認識該縣公安分局主管看守所工作的副局長沈某。王某經審判后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判決生效后送監獄服刑前的某天,王某找到沈某說,我經過醫院檢查有傳染病,聽說你有個親戚是監獄的領導,我給你準備20萬元,給你親戚準備100萬元,看能不能讓你親戚幫我辦一個監獄的拒收證明好向法院申請監外執行。沈某答應去找親戚試試。王某為了辦理拒收證明讓人給沈某送去了120萬元現金。沈某找到了任監獄主管領導的自己的表弟說明了自己的請求。結果沈某的表弟沒有同意辦理。沈某回來后就對王某說事情辦不成,你讓人把錢拿走吧。王某考慮到沈某是主管看守所的局長,沒準以后辦監外執行還用得找他。就對去取錢的辦事人員說:“沈某也給咱跑腿了,以后這事還要他幫忙,給他留下10萬吧”。這樣王某就給沈某留下了10萬,拿回來110萬元。

后檢察機關指控沈某受賄10萬元,構成受賄罪,指控王某構成行賄罪。

問題:

1、沈某的行為是構成受賄罪還是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2、王某給沈某10萬元是否構成行賄罪?

爭議:

一、關于沈某收受10萬元財物的性質

檢察機關認為:

沈某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擔任公安局副局長的職務便利,收受王某10萬元款項,為王某辦理暫予監外執行手續提供便利,已經構成受賄罪。

筆者認為:

沈某收受王某十萬元款項并沒有利用其職務便利,而是利用其親戚擔任某監獄主管領導的職務便利,答應幫助介紹賄賂而收取的款項,沈某的行為并沒有侵犯自己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不符合受賄罪的客觀方面的構成要件。

沈某收受10萬元款項的行為符合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刑法修正案13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沈某雖然也具備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但是他收取王某10萬元款項卻與其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無關。王某是基于沈某愿意找其親戚利用其親戚的職務便利辦理拒收手續而給錢,并非基于其是公安局長的身份才給的錢。如果不是沈某答應找其親戚辦理拒收手續,王某是不會給沈某10萬元錢的。

沈某也恰恰是利用其表弟擔任監獄領導的身份,答應王某通過利用其親戚的職權所形成的便利條件,利用其親戚的職務便利為王某辦理監獄拒收手續而收取的款項。沈某的行為完全符合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犯罪構成。不能因為沈某本身的國家工作人員身份而否定其行為的性質。

綜上所述,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利用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便利,收受款項行為的定性,因應當根據其客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收取財物還是利用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收取財物而區別認定。如果其利用的是自己的職務便利則應認定為受賄罪;如果利用的是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則分別情況,符合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犯罪構成的則應認定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不符合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也不構成其他犯罪的應當認定不構成犯罪。

二、關于王某給沈某10萬款項行為的性質

檢察機關認為:王某為了讓沈某幫助其辦理暫予監外執行手續,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沈某10萬元款項,構成行賄罪。

筆者認為:王某的行為不構成行賄罪。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活動。王某給沈某10萬元款項并沒有侵犯沈某所在的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不符合行賄犯罪客體方面的構成要件。

在討論第一個問題時,筆者說過沈某收受王某10萬元款項不構成受賄罪,因為沈某的行為沒有侵犯其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如果沈某不構成受賄罪,王某的行為自然不能構成行賄罪。雖然行賄罪與受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不同,二者也不存在完全的對偶性,即行賄者不構成行賄,未必受賄者不構成受賄罪,這是因為立法上對受賄罪的外延規定的比行賄罪要廣。行賄者構成行賄罪要符合“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主觀要件,而受賄者只需要客觀上具備利用職務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即可構成受賄。

沈某不構成受賄罪,也就不存在沈某利用職務便利為王某謀取利益之說。王某主觀上也不是讓沈某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而是讓沈某幫助介紹賄賂,因此王某給沈某十萬元錢沒有侵犯行賄罪的客體。

我們審查行賄罪的犯罪構成,要按照刑法的立法本意,把主、客觀方面及其侵犯客體結合起來判斷,不能斷章取義。假定:張某在盜竊他人財物時,被執行城管工作的李某發現,張某為了不讓李某報案,就給了李某1萬元封口費。對張某的行為我們就不能認定是行賄,李某也不構成受賄。理由就是王某給李某錢雖然為的是謀取不正當利益,李某也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李某并非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其不具備抓捕盜竊犯的職責。所以張某的行為沒有侵犯李某所在國家機關正常的職務活動,李某的行為也沒有侵犯自己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本案中王某給沈某10萬元錢的行為與盜竊犯張某給李某錢的行為具有可比性,他們都不構成行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