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測量的RTK技術應用分析
時間:2022-09-07 05:27:25
導語:水利工程測量的RTK技術應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測量是施工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水利勘測設計的主要內容,而測量工作的開展受地形條件、工程地質等因素限制較為困難。傳統的測量方法成本較高且無法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完成,RTK技術因具有實時性、嚴謹性、高效性等特點有效解決了該問題。文章結合測量技術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系統闡述了RTK技術原理及優點,該技術可依據精確的測量數據實現放樣測量、數字化繪圖、控制點測量等工作一步到位,并對作業時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水利測量;實時定位RTK;原理;優點
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先進的測量設備與方法不斷被應用至水利工程領域,水利測量中GPS技術以無需通視、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得到廣泛應用。GPS定位技術可以達到厘米級精度,幾秒鐘內RTK技術即可確定定位數據,因此其在水利測量中的使用范圍將日趨廣泛。
1水利工程測量技術發展前景
1.1GPS技術發展現狀。GPS系統具備全天候、連續、實時、全球性定位和導航功能,可以獲取高精度3維時間、速度、坐標滿足各類用戶要求[1]。GPS較為常用的方式有相對測地和單點導航定位兩大類,其中前者為工程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其中,靜態作業模式主要用于國家大地、大壩和地殼變形的觀測;因具有厘米級分辨率和較高的作業效率,快速靜態作業模式通常用于水利測量;工程放樣、數據采集等領域一般選用rtk技術,該技術因具有厘米級精度、快速實時等特點逐漸成為GPS相對測地定位的主流。GPS測地型接受設備有雙頻與單頻兩類,雙頻機可以對電離層折射利用L2觀測值適當修正,適用于超過20km的中、長基線測量,利用快速靜態作業模塊升級RTK技術;單頻機性價比較高,通常用于不超過20km的短基線水利工程領域。無線電、電子手薄、GPS接受設備為構成RTK系統的主要模塊,在實現厘級精度、實時可靠性、操作簡便性、輕量化等特點的同時,整套設備能夠滿足水利施工放樣、信息采集等需求。考慮到對空通示受檔以及衛星數量較少的特殊情況,GPS系統無法確保解算的正常,從而對定位可靠性與精度產生影響。研究發現,受多環境條件的限制,單頻GPS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對此雙星座系統實現了GPS接受設備的新水平,該系統能夠提供全范圍、高精度、各時段完美的接受設備[3-4]。1.2GPS技術應用前景。我國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勘測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勘測軟件、硬件設備的不斷進步,已基本實現CAD作業[5]。“業內一體化”的水利勘測設計,要求形成后期管理、施工、設計、勘測的一體化數據鏈,由此降低中間數據處理環節,這也是決定水利設計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電子水準儀、全站儀等已應用于水利工程勘測設計,然而后自然環境與通視條件限制常規的方法普遍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設計周期長等問題。技術改進和設備引進為勘測技術進步的關鍵,因此GPS技術的引入為現狀條件下的必然選擇。沿線控制測量可以利用快速靜態作業模式實現,從而為路線測量、地形圖繪制等提供信息依據;此外,還可形成施工控制網為閘門、堤壩、渠道等水利項目施工提供指導,這也是水利測量中GPS的初級應用階段。實質上,RTK實時動態定位技術的應用為GPS系統的發展潛力,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前景[6]。
2水利測量中RTK技術的應用
2.1RTK基本原理。RTK實時動態定位技術現已廣泛應用于實際操作中,可以實時測量水利工程數據,該技術包括以下內容:①RTK技術擁有多個數據鏈以獲取不同類型的數據;②基準站接收機具有數據分析與接受的功能,對相關數據的獲取發揮著關鍵作用;③復雜地形難以獲取的數據可以選用流動接收站,在原有基準站上安防GSP接收機,由此實現數據信息的實時觀測和傳送。2.2RTK技術優點。結合相關資料和工程實踐,歸納總結了RTK技術優點。①工作效率高:RTK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測量方法能夠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對于8km范圍以內的普通地形和地勢,該技術可以實現精準的測量,且測量過程無需投入過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在減輕勞動量的同時還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測量成本和費用。②降低作業條件要求:對外界環境、地形和地勢傳統的測量方法要求較高,必須完全符合相關要求方可測量;相對于傳統的測量方式RTK技術存在明顯的差異,該技術適用范圍廣且對作業環境要求低,外界環境對RTK技術的影響較低。③數據安全可靠、定位精度高:基于GPS技術創新發展形成的RTK技術兼具GPS的諸多優點,其適用范圍廣、定位精度高且操作流程簡便;對于地勢條件較為復雜的地區RTK技術能夠減少以外事故發生概率,保證人員安全和數據的精準度。④數據處理能力強、操作簡便。RTK技術較傳統的測量方式具有更加簡便的操作流程,其技術要求低且數據處理能力強,對基準站坐標在測量站準確記錄后即可實行正式測量,對數據信息經一系列數據后繪制出高精度地形圖。此外,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高為RTK處理技術的明顯優勢,接受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實現自動處理。2.3RTK技術的應用。2.3.1河道地形圖測量。水利測量工作中RTK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于河道地形圖的測量,一般利用RTK技術優勢完成復雜的河道地形圖測量工作。水下作業為大多數河道地形圖的測量環境,而人眼無法直接觀測水下形式,為保證地形資料的測量精度必須合理利用RTK技術。其中,全站儀、6分儀、3桿分度儀為傳統的測量方式,這種測量方法所花費的時間較長,測量精度低、適用范圍小且化肥的人力資源多,測量結果無法實時反映地形變化的真實狀況[7]。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水利事業的發展,河道地形圖測量中RTK技術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其測量流程包括:先連接筆記本電腦和需要使用的儀器,測量點的觀測和定位通過電腦控制時限;然后在筆記本電腦里輸入測量的有關數據,經軟件處理繪制出河道地形圖。由此獲取的地形圖能夠客觀、真實的反映河道情況,具有工作量少、測量精度高、所需時間段等特點。2.3.2加密控制點測量。測量工作的難點和重點是保證加密控制點測量的精度,而偏遠山區的水利工程測量控制點很難設置。傳統的測量方法主要利用三角控制網和距儀導線測量,該方法花費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較大且精準度較低,外界環境對測量精度影像較大[8]。對于以上問題RTK技術可以有效解決,該方法具有較高的精確度且測量方便快捷,通過將3個以上測控點設置于15km范圍內即可完成相應的測量。2.3.3數字化地形圖測量。RTK測量技術能夠快速定位及實時掌握坐標結果,測量地形時具有較好適用性。在數據采集功能下可以結合地形情況快速完成測量,并以圖形的方式顯示采集完成后的地形點,經轉換處理輸出數字化地形圖。2.3.4水域斷面測量。將探深儀與RTK技術相結合測量水域斷面,應先對河道斷面位置按照現有地形圖初步設計,經實地勘測獲取各基點高程、平面坐標等參數;其中,基點3維坐標利用計算機進行準確記錄,而斷面航線采用業內處理的方法合理設計;然后實時校核數據的準確性及精度以保證數據采集的有效性,并利用計算機處理三維坐標數據,特殊情況下還可實行補測工作。準確校核所有測量數據后,方可對各航段斷面圖形利用專業處理軟件繪制。2.4作業時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對RTK技術應用時常見的幾種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①衛星狀況問題。采用衛星獲取測量數據為RTK測量技術的重要依據,若衛星無法覆蓋測區范圍,則不能保證測量數據的可靠性與精度,尤其是城市高樓林立、高山峽谷等很可能遮擋信號處,測量數據很容易出現偏差。對此,需要配合星歷預告完成測量作業。②作業半徑比標稱距離小、數據鏈傳輸受限制和干擾問題。數據鏈為傳送RTK測量數據的主要途徑,若遇到較高建筑物或高山無法順利完成數據鏈的傳輸,此時應盡可能提高基準站海拔使其位于測量區最高點。③測量穩定性與精度問題。對于自然環境RTK測量的要求較低,但衛星運行狀況很容易對測量作業產生影響,使得測量精度降低,為提高測量精度可以增加校核次數或多次反復測量。
3結語
水利測量中RTK技術的應用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為水利勘測設計和保證后期的順利施工提供數據支撐,對推動水利事業發展和自動化、智能化測量系統的搭建奠定了基礎。實際測量過程中為確保測量精度,應正確使用儀器、提高計算精度和工作人員責任心。所以,研究分析RTK技術優點、原理以及作業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可為水利勘測設計和質量、進度、安全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俊艷.GPS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生活,2011(17):179-179,198.
[2]范會平.GPS-RTK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4(24):101-101,102.
[3]黃良,饒燁.RTK測量技術在基礎控制測量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勘察設計,2010(09):36-40.
[4]宋德軍.RTK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的作用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20):25-26.
[5]閆志剛,張兆龍,趙曉虎.GPSRTK作業模式原理及其實用技術[J].四川測繪,2001,24(02):66-69.
[6]王曉光.撫順縣農村水利工程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3(02):32-34.
[7]齊士強.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9,47(07):232-234.
作者:游興彪 單位:撫順市水利建筑工程處
- 上一篇:西方影視藝術對英語教學課堂的影響
- 下一篇:高職藝術類專業教學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