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成本的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3-11 03:24:23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成本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成本的影響及對策

摘要:對于一家建筑企業來說,占施工成本60%-70%的材料費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于施工環境條件、項目工期、人員成本意識、稅制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普遍都較弱,不僅影響了對項目成本的管控,更是造成了施工利潤的流失。本文主要以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現狀為切入點,系統分析了材料管理對施工成本的影響,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利于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建筑企業;材料管理;施工成本;對策分析

隨著建筑施工企業稅制改革的完成,各企業對施工成本的管理逐漸趨于精細化,提倡向管理要效益。但傳統的建筑業管理普遍較粗放,特別是對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夠重視,施工過程浪費嚴重,造成項目施工成本增大。加之材料管理人員成本意識較弱、業務素質不強和監督制度的缺乏,給企業轉型發展帶來很大阻力。面對種種不利現狀,建筑施工企業只有通過整章建制、完善監督體系,嚴控材料管理各環節、提高項目盈利水平,利用好現有稅制的優越性,才能逐漸走出瓶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施工材料管理對成本影響的現狀分析

(一)材料管理意識弱,缺乏成本觀念。目前,我國建筑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材料的管理。導致材料管理流于形式,浪費資源的同時,工程直接成本也大大超支,降低了工程的盈利水平。而對于管理人員而言,造成了資源浪費,還不易察覺。其實問題在于操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不強,對于各項材料制度的執行力和監督力都不足。(二)材料管理各環節制度缺乏、粗略且缺乏監督。因為工程所處環境的千差萬別,有的在山大溝深的山區;有的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還有的甚至在異國他鄉,所以從項目管理者層面就已經對材料的管理有了松懈。而且項目材料管理各環節制度缺乏,或者僅有個粗略的框架,沒有細化到各個環節。常規的數據記載及檔案管理非常雜亂[1],再加上所謂公司老牌材料員在執行環節成本意識淡薄、管理隨意、粗放,以耗代管,給施工材料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長此以往,帶來材料費的嚴重超支,大大降低了項目的盈利水平,甚至虧損。(三)材料采購合同的簽訂不規范,導致項目利潤流失?!安牧瞎芾砬f條,簽好合同第一條”。但往往這第一條施工企業普遍做得不好。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沒有對供應商進行審查和、沒有對同類材料進行比價;其次,合同責任義務約定不明或違約條款存在很大風險;再次,合同簽訂審核流程缺乏或者把關不嚴;最后,合同簽訂不規范導致維權難度大或者缺乏通過法律手段積極維權意識。以上原因都導致了項目利潤的流失。(四)材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起不到監督管理的作用。目前來看,建筑施工企業的材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大部分人員綜合管理素質處于中下水平,年輕管理人才短缺[2]。有的材料管理人員雖然現場經驗豐富,但知識結構單一,思想觀念落后;缺乏現代科學知識,缺乏管理技巧,欠缺協調能力;授權監督執行力不足,這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是一種潛在的隱患。很多單位不重視材料管理人員在建設項目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給他們規劃發展空間并給予良好的待遇,導致材料管理人員積極性不高,處理管理也就體現不出效果和效益。(五)建筑業“營改增”后,不能及時掌握新稅制下的材料管理。建筑業營改增后,采購的原材料、物資的進項稅額能否抵扣、抵扣多少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很大。首先,要衡量供應商的納稅身份和所提供的增值稅發票類型、所適用的稅目稅率,來決定進項稅額能否抵扣和抵扣多少;其次,能否及時的取得合法合規的進項發票也成為降低企業稅負的關鍵;再次,在材料入庫、領料等環節使用含稅價和不含稅價,對于項目成本的影響很大;最后,因為建筑業營改增給材料管理帶來的風險也是未知的,很可能應為供應商稅務違法給項目帶來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等方面風險。但是,對于這些營改增給建筑業施工材料的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材料管理人員往往不能及時掌握,或者即便是掌握了政策要點,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不能靈活應用,增加項目成本降低盈利點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涉稅風險。

二、施工材料管理對成本影響的對策分析

(一)建立材料管理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增強全員成本意識。建立材料崗位責任制,簽訂崗位責任書。明確材料費降低指標,定期考核項目材料管理相關指標的完成情況,分析材料超支原因,對于非可控因素外的原因導致嚴重超支的,查明原因,對于相關材料管理人員進行處罰。對于降低指標完成較好的人員進行相應獎勵。在項目結束后,項目經理應組織各崗位人員對項目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盤點,特別是成本占比最大的材料管理崗位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嚴格的評價考核,獎優罰劣,在項目盈利獎金兌現中予以體現。(二)嚴格貫徹執行材料管理各環節管理制度。材料管理有很多的環節,只有管理好每一個環節,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成本的節約。材料管理的環節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計劃、出入庫管理、材料盤點,節超分析等等。1.采購合同與計劃管理。采購合同實行“三級評審,三級管理”。合同的簽訂環節,也是采購業務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合同的條款。必須轉變以前那種不重視合同條款的做法,要堅持“從合同條款中節約成本,以合同條款規避風險”的理念,建立材料采購合同“三級分級評審,三管理”制度。首先,項目部實施第一級管理,為審批的發起環節,發起合同的審批流,并隨之報送供應商的信用情況和比價過程記錄。其次,所在直屬管理公司實施第二級管理,主要分部門對項目提供的合同進行專業審核,部門不限于法務部、工程部、財稅部、預算部、經營部。最后,集團公司實施第三級管理,主要分部門對直屬管理公司提供的合同進行專業審核,部門不限于法務部、工程部、財稅部、預算部、經營部。通過了以上三級評審管理,就可以簽訂合同,所有風險盡可能降低到最小。另外,很多施工項目對材料計劃的報送工作不重視,造成了材料的詢價及購進程序都較粗放,而且對進項稅額的管理也不利。對于已簽訂合同的材料采購計劃,項目材料員根據項目施工員提供的進度計劃、預算員提供的用料數量填制采購單位、數量、價格、金額。由項目經理簽字后,報直屬管理公司審核,審核完成就可以按計劃采購了。對于未簽訂采購合同的材料采購計劃,必須待簽訂采購合同后,再按照已簽訂合同的材料采購計劃程序辦理。一定要執行“先簽合同,再行采購”,規避采購環節的諸多風險。2.材料的暫估管理。建筑業實行營改增后,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當月的材料發票無法及時取得,材料員可以用暫估材料入庫并耗料的方式解決。但是對于暫估金額一定要按照供應商的送貨單核對采購合同簽訂的價格確定,若為一般計稅項目,暫估入庫金額一定不含稅價。待次月發票取得后一定要按照發票對以前暫估的材料對應進行沖銷后,再重新按照發票金額辦理材料入庫手續,同時對于已經按照暫估耗料的工程成本部分也予以沖銷,切不可只沖入庫不沖耗料或者按照新入庫沖以前暫估耗料的成本,導致項目成本數據不準確,徒增成本。3.材料節超分析管理。按照目前大多數的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就是重工程進度分析,輕項目成本分析,特別是材料的節超分析,流于形式,數據粗略,分析結果可利用性低。沒有從量價兩方面分析項目材料節超的真正原因。同時,對分析出量價節約與超支的原因沒有進行詳細的查實及責任追究,管理粗放導致的超支沒有及時制定處理方案,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三)聘請專業老師對在崗的材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切實發揮管理職能。大力加強材料管理人員的培訓,不僅要提高材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而且要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加大涉稅業務的培訓并將之貫穿材料管理的各個環節,實現精細化管理。在材料管理的各個崗位實施不相容職務的有效監督,確保過程合規可控。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項目材料節約比例,增加項目盈利率。(四)理清建筑業“營改增”后,材料管理帶來的風險和提出的新要求。建筑業在新的增值稅的稅制下,項目選擇合格供方時,不僅要對比材料價格,對供方單位的納稅資格認定、納稅信用等級等,都要進行調查和比較,擇優選擇。原則上不選擇成立時間短的公司和納稅信用等級低的公司,因為有些不法企業為了偷漏稅,成立了一些短期存續的空殼公司,大量給上流公司虛開發票,與這樣的公司產生購銷業務的稅務風險很大。另外,加強各種稅收政策及優惠文件的傳達和具體實施中的規范的流程培訓,讓項目材料員及管理人員能夠積極應對稅務風險,同時也為項目盈利創造了良好的稅務基礎。結語建筑施工企業要管理好材料,必須要全員樹立節約成本的理念,規劃材料管理各環節的程序及監督機制。細化材料管理能有效降低企業施工成本,實現項目利潤的最大化。而且,在增值稅新的稅制下,更好的權衡好材料價格,利用好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等一系列的稅收政策優惠。培訓一批專業能力較強的材料管理人員,并與其簽訂崗位責任制,從根本上制止材料的浪費。材料的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可大大節約項目和企業的資金流。企業保有相對充裕的資金,面對良好的機遇時才能夠抓住機遇,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曾振鋒.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5):270.

[2]高紹涌.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工程管理人員素質的重要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2):168–169.

作者:師建堂 單位:甘肅第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