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5-27 03:13:00

導語: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分析

[摘要]“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各學科教學手段更為豐富,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創新提供方向。基于此,文章將土木工程制圖教學為研究對象,指出其現有教學方式的不足,結合教學實例,提出基于BIM的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方案,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土木工程制圖人才。

[關鍵詞]BIM技術;土木工程;制圖教學

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能夠根據建筑相關信息,構建三維模型,更為立體地展示建筑結構。將其引入土木工程制圖教學中,可將傳統教學中的二維圖形拓展至三維模型,培養學生的三維立體感。同時,BIM軟件在工程實踐中應用廣泛,將BIM為基礎開展土木工程制圖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崗位素養,使其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1土木工程制圖教學不足

目前我國土木工程制圖教學以CAD模式為主,僅能夠在二維平面完成設計制圖與出圖,在學生三維立體感培養方面稍顯不足。尤其是在復雜結構中,內部節點較多,構件形狀復雜,缺乏空間想象力的學生學習難度較大,難以準確合理進行設計制圖。另外,土木工程制圖課程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部分院校的土木工程制圖教師未參與過項目,實踐經驗缺乏,其在土木工程制圖教學中表現出理論化現象,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脫節,且學生的課程實踐部分較少,土木工程制圖經驗不足,難以在就業市場中占據優勢。針對該問題,土木工程制圖教師需創新教學理念,引入BIM技術,像CAD制圖取代人工制圖一樣,將BIM支持下的三維制圖替代二維制圖,使土木工程制圖教學與行業生產實踐更為貼近,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1]。

2基于BIM的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

2.1開發BIM課程。教學課程為課堂教學的指導文件,為有效應用BIM開展土木工程制圖教學,院校需開發BIM課程,使土木工程BIM制圖規范化、常態化。在以往的土木工程制圖中,課程以幾何圖形理論為主,輔以CAD制圖,將土木工程三維模型簡化為二維平面的點線面。針對該現狀,教師需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二維制圖實例,開發全新的課程體系。但由于我國關于BIM課程開發的研究較少,教師可借鑒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國外高校土木類BIM課程設置具有代表性的院校有六所。其中,懷俄明大學開設建筑工程制圖課程,課程包括BIM制圖內容;奧本大學開設數字施工制圖課程,涵蓋BIM制圖內容,并要求土木類學生完成BIM畢業設計;威斯康辛大學將BIM課程作為土木類學生的選修課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根據BIM制圖設計多專業聯合課程,從項目實踐角度開展教學;西伊利諾斯大學將BIM制圖納入住宅和商業建筑設計課程;肯特州立大學組建集成工作室,引導學生在項目實踐中應用BIM制圖。借鑒上述國外高校的課程經驗,我國高校可在土木類課程中逐步滲透BIM知識,并使其全面覆蓋理論與實踐課程。第一,在制圖課程中添加BIM知識,通過Revit軟件進行模擬操作,深化學生對BIM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的三維立體感;第二,將BIM知識滲透在土木類課程群中,如設計課程、建筑課程等,引導學生自主操作Revit軟件,進行建筑建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三,引入更多BIM軟件,如Navisworks、Catia等,利用BIM技術的模擬功能,生成施工動畫,整合土木工程制圖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2.2優化教學內容。當前土木工程制圖教學內容包括畫法幾何、專業制圖和計算機輔助制圖三部分,如果添加BIM知識,必然會加大教學壓力,教師需調整教學內容,優化土木工程制圖教學。在畫法幾何方面,主要教學內容為投影理論,土木工程制圖僅與投影關系相關,教師可適當減少難度較大且不實用的部分,如相貫線、截交線相關教學內容,僅作科普用,不再重點講解或考核,將其添加至BIM知識中,通過三維模型培養學生立體感與空間想象力,使學生迅速定位結構的相貫線及截交線,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在專業制圖方面,教師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以平面圖為主,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較為淺顯。針對該現象,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Revit軟件,利用其MEP、Architecture等功能模塊,構建三維模型,為學生展示建筑的空間結構,從整體角度分析建筑,明確平面圖中各個符號和數據的內涵,為學生獨立設計制圖奠定基礎。在計算機輔助制圖方面,當前土木工程制圖選擇CAD軟件為輔助技術,引導學生繪制二維平面圖。在BIM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引入Revit軟件,講解該軟件的操作,組織學生利用Revit軟件構建建筑模型,將二維制圖拓展為三維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設計制圖能力,深化BIM技術在土木工程制圖課程中的實踐應用。2.3加強學生實訓。針對土木工程制圖教學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教師需推廣普及Revit軟件,加強學生的實訓,并設立工作室,組織學生參與項目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前感受崗位工作氛圍,為未來就業奠定基礎。在學生軟件實訓方面,由于BIM建模軟件對系統硬件的要求較高,且內存較大,高校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校園網覆蓋全校,并優化機房電腦的配置,安裝Revit軟件,為學生實訓提供硬件支持。在設立工作室方面,高校可組織導師建立BIM工作室,與施工企業合作,承接土木工程設計制圖項目,由導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設計制圖工作,為學生提供接觸崗位工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操水平與合作意識。同時,工作室負責人可組織學生參與“斯維爾杯”BIM應用技能大賽、“龍圖杯”全國BIM大賽等活動,對取得成績的學生給予優先評優、保研等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2]。

3結論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制圖教學存在內容滯后、與工程實踐脫節的問題,不能有效培養專業人才。通過本文的分析,教師可在土木工程制圖教學中引入BIM,開發校本課程,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實訓,實現BIM技術與土木工程制圖的有效融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一鳴,王浩璇.應用型本科《畫法幾何與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43-46.

[2]李娜,商慶清.土木工程制圖課程體系多元化綜合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90-92.

作者:王瀟碧 單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