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淺析
時間:2022-12-03 04:08:41
導語: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越來越完善。與此同時,人們對混凝土性能的標準要求也隨之提高?;炷两Y構性能直接決定了整體土木工程的質量安全。針對此,本文論述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簡要介紹了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要點與注意事項,旨在為業內人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土木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土木工程數量及規模不斷擴張。且對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標準要求也隨之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而且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及其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充分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維護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1大體積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當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逐步成為土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現行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標準規范》可知,凡是實體結構尺寸超過1米,或極有可能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反應產生收縮裂縫的混凝土,均為大體積混凝土。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操作要點
2.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制比例。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嚴格控制水泥和水的使用量,在滿足工程設計強度要求的基礎上,抑制水化熱反應,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為進一步加強混凝土配制效果,優選礦渣水泥,并添加適量的粉煤灰,一方面,優化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另一方面,減輕混凝土泵送壓力??傊瑑灮篌w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可以減少水泥損耗量,增大表層混凝土強度,進而降低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的概率,改進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維護整體土木工程質量安全。2.2編制完整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第一,攤鋪厚度控制。在土木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多采取分層澆筑或連續澆筑的方式。為降低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概率,有必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攤鋪厚度,確?;炷翑備伜穸葷M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如果采用泵送的方式輸送混凝土,應將混凝土攤鋪厚度控制在600毫米以內;如果采用其他方式輸送混凝土,要將混凝土攤鋪厚度控制在400毫米以內。第二,混凝土攪拌及添加劑管理。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多通過添加外加劑的方式來解決單方水泥用量少的問題。其中,較為常見的外加劑就是粉煤灰。為優化混凝土性能,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持續攪拌時間。一般情況下,在添加外加劑后,持續攪拌時間以30分鐘為宜。再者,加強投料用量的精確性,全面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需求。指定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投放粉煤灰和外加劑,從而加強操作的標準規范性,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誤而影響混凝土性能。第三,混凝土澆筑施工。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待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混凝土凝固狀態決定第二層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間。但是要在第一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二層混凝土的澆筑,以加強整體澆筑作業的連續性,降低發生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概率。無論是采取分層澆筑方式,還是連續澆筑方式,都必須嚴格控制各澆筑層的間隔時間。通常,多通過試驗的方式確定各澆筑層的間隔時間。第四,水平施工縫處理。分層澆筑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客觀地說,分層澆筑的操控難度較大,一旦處理不到位,會直接降低施工質量。在大體積混凝土分層澆筑過程中,應及時清理軟弱混凝土表層的浮漿、石子和大粒徑顆粒物。密切觀察粗骨料的狀態,確保粗骨料始終保持均勻狀態。使用高壓水槍對混凝土表面實施清理,為混凝土澆筑施工提供有利條件。同時,確?;炷帘砻鏌o明顯積水,且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果采用非泵送方式運輸混凝土,則需選擇適宜的接漿方式,且結合建筑工程結構特點,嚴格遵守標準規范進行澆筑。按照由短邊向長邊延伸的次序完成澆筑,進一步加強澆筑效果。第五,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養護水平直接決定了整體土木工程施工質量。一般來說,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養護多采用保溫法和保濕法。保溫法是通過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表面的溫度來調節溫度梯度的。由此,使混凝土結構因內外部溫度差異引發的拉應力小于混凝土結構自身的抗拉強度,防止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保濕法(圖2)的核心原理是,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提供相對潮濕的環境,避免因表面脫水而產生干縮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畢12小時內進行覆蓋澆水,以降低混凝土結構發生干縮裂縫的概率,改善混凝土結構的硬化條件,加強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集中體現在如下幾方面:優化土木工程設計,增強混凝土結構抗拉能力,降低發生結構裂縫的概率;選用適宜的施工材料,抑制水化熱反應,優化混凝土性能;加大施工流程控制力度,保證施工質量;配置冷卻管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降溫和養護。3.1優化土木工程設計。在編制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時,需全面了解施工場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根據氣候條件變化規律,調整混凝土配制比例。在混凝土結構極易出現溫度裂縫的部位配置鋼筋,適當增大配筋密度,與溫度差異形成的拉應力相抗衡,降低發生溫度裂縫的概率。此外,通過設置后澆帶與伸縮縫的方式對大體積混凝土予以劃分。同時,結合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情況,擴大水化熱散熱范圍,縮小混凝土結構內外部溫度差,減小因溫度差形成的拉應力,分散因水化熱反應形成的熱量,降低發生溫度裂縫的概率。再者,利用二次澆筑的方式對大體積混凝土展開設計和施工,配置鋼筋網,增強混凝土結構的抗拉能力。3.2選用適宜的施工材料?;炷了療岱磻獣龃髢韧獠繙夭睿率箿囟壤瓚Τ^混凝土結構抗拉強度,出現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為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優選水化熱反應系數低的混凝土材料,嚴格控制水泥使用量,添加適量的粉煤灰作為外加劑。在選擇混凝土的粗骨料時,優選級配良好、強度高、粒徑大的材料,且嚴格控制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規避混凝土干縮裂縫問題。針對細骨料的選擇,需嚴格按照泵送要求,選擇細砂和中砂,減少水泥使用量。此外,增強同齡期混凝土結構的抗拉能力,加入適量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從而降低水灰比,優化混凝土性能。3.3加大施工流程控制力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試驗人員要結合澆筑現場概況,密切關注混凝土和易性和塌落度變化情況。使用專業儀器設備,如實記錄相關參數信息,并將參數信息上報至攪拌站,以便相關人員采取合理的處置措施。施工企業要加強對混凝土搗鼓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混凝土搗鼓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定期開展培訓考核活動,在其專業技能水平滿足標準要求的情況下正式上崗。針對進入工作崗位的員工,進一步明確工作范圍和職責權限,促進各崗位的協調配合。對于一些需要專職人員搗鼓的部位,可指定實踐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人員進入現場加以指導。通常,混凝土搗鼓人員多采用插入法施工。插入振搗設備的插入深度多控制在30厘米左右,將插入振搗設備插入端與下層之間的間隔距離控制在60厘米左右。施工技術人員還要全面觀察整個混凝土振搗流程,盡可能的避免漏振或過度振搗等問題的發生。3.4對冷卻管實施降溫處理。在實際施工中,將冷卻管道提前布置在混凝土結構的內部,依靠冷卻管道的冷水回流作用,提升混凝土內部結構多余熱量的流失率,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與此同時,布置冷卻管道還能保證混凝土澆筑結束后通水循環冷卻的正常運轉。在降溫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嚴格控制冷卻管中的流通水量,以及流通介質的溫度。如果冷卻管內的水溫過高,在熱傳導作用和熱壓作用下,會增大管內的水流量,加快管內水流速。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冷卻管的出水不能影響施工作業的正常運轉。若混凝土結構已經初步硬化,則施工人員還可以利用冷卻管出水的方式對成型的混凝土結構加以養護。待混凝土結構養護結束后,采用正空壓漿法實施注漿和壓漿,以免冷卻管內部水溫影響混凝土結構強度。
綜上,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可以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工程人員需進一步明確施工流程、施工重難點及施工標準要求,嚴格參照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規劃方案以及施工標準規范進行操作,加強施工材料、設備、工藝及人員管理,從而促進工程順利竣工,減少損失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甫.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20(02)
[2]任笑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控制要點淺析[J].山西建筑.2020(03)
[3]陳如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0(02)
[4]呂斌.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10)
[5]李翠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9(01)
作者:刁宇 單位:沈陽盛京通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教育創新分析
- 下一篇: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路徑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