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采購管理策略研究
時間:2022-11-16 05:05:51
導語:企業采購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采購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采購管理一直在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位置。目前,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市場競爭力,提出了供應鏈管理理念,其中采購管理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對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模式進行分析,并且針對當前企業形勢提出了幾點采購策略,從而實現供應鏈下企業采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供應鏈;采購管理;變化;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企業不斷引進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供應鏈管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旨在形成集體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采購管理是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業營運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業可以通過采購管理,降低企業成本支出,從而擴大企業產品的盈利空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整個供應鏈的盈利水平。
1供應鏈下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的變化分析
1.1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在原來的企業采購過程中只是與供應商形成簡單的買賣關系,但是供應鏈下的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這種改變使企業與供應商產生了共同利益,其關系也更加的可靠。企業在采購的過程中改變了以往不斷壓低供應商價格的采購方式,而是在市場中尋找更多的供應商,實現分散管理方法。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分享數據庫信息,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的條件下,減少企業庫存,降低企業采購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
1.2企業采購驅動發生了變化
企業以往的采購活動主要是依據企業的庫存數量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倉庫缺貨。但是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活動主要是以生產訂單需要為主。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的生產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形成了訂單生產模式。企業根據生產訂單合理確定訂單需求,并且以此作為采購的驅動力,正式開展采購工作,從而有效減少庫存,減低采購部門的成本支出。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工作與客戶需求相聯系,提高了采購工作的科學性,減低采購成本支出,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購管理重點發生變化
在以往的采購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即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不足,沒有對供應商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同時對客戶需求以及市場變化無法快速做出回應。供應鏈管理理念下的采購工作以“適時需要”為準則,改變了過去“為庫存而采購”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業采購工作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能力。同時,這種采購模式也加強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最終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既提升了生產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于實現供應商的利益要求,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在供應鏈下,利用信息共享的優勢,及時將企業需求反饋給供應商,提高采購產品質量,也可以在新產品設計開發的過程中引入供應商管理理念,從而有效保證新產品的開發進程以及質量。
1.4采購流程發生變化
在企業以往的采購過程中為了降低采購風險,保證企業的利潤,企業采購流程涉及許多不同的職能部門,但是這種采購流程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一是采購流程過于煩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購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購流程涉及不同的職能部門,但是許多企業內部部門的聯系性不強,信息流通能力較差,會影響采購管理的暢通性,提高采購管理成本。但是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流程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簡化了采購審批流程,提高了采購效率,同時對于降低企業采購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應鏈下,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供應鏈中的下游企業或是客戶與供應商的聯系加強,有助于提升供應產品質量、保證供貨效率,對于最終產品質量、生產加工質量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5庫存管理發生變化
受傳統采購方式的影響,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只是獨立的買賣雙方,并沒有形成緊密的聯系,為了保證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企業與供應商都會保證一定的庫存來應對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大的庫存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負面影響,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供應鏈下的企業庫存,與市場終端、企業生產、供應商都緊密聯系起來,實現適時存儲,在保證企業正產生產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庫存成本,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基于供應鏈的企業采購管理策略
2.1供應鏈條件下擴展采購職能
首先,科學合理地設置采購結構。企業需根據自身的發展和行業特點的需要,打破傳統觀念中“大而全”的采購局面,設置科學合理的采購組織結構。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供應商,完成采購活動,實施采購低成本策略,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確立基本的采購準則。采購準則的設立是企業規范采購行為的基礎。企業需要日常采購中吸取經驗,逐步將采購過程中的權責落實到位,做到每一項采購工作都責任到人,采購流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有人檢查與監督。再次,提高采購人員的素質。優秀的采購人員,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撐的前提下,還需要具備分析、溝通、協調、決策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業要建立跨職能的采購團隊,一批高素質的采購人員是采購組織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業需重視對采購人員入職前的選擇和入職后的持續培訓。最后,采取先進的采購模式和管理理念。先進的采購管理模式能否在企業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是否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沒有思想的突破和企業的創新精神,先進的采購模式很難在企業實施。企業可利用電子載體,實現與供應商、客戶之間信息的傳遞,保證采購活動順利執行。通過電子信息的應用,拋開過去傳統的采購流程,增加有價值的電子化溝通,通過電子化采購流程的應用,優化供應鏈重要環節,實現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經提高,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中,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已經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存在共同利益,對保證企業生產,降低供應鏈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業與供應商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也有利于保證采購產品的質量,從而對產品價格、生產效率以及其他服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供應鏈的優勢,還需要進一步細分企業的供應商。在對企業的供應商進行分類時,可以依據供應物資的價值以及重要性方面進行合理的分類,以便更好地對供應商進行管理。企業為了降低采購工作的風險,企業必須對供應商的綜合實力以及信用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于不符合條件的供應商直接排除;其次,還要進一步評價供應商的技術技能、生產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將最終評判結果作為企業供應商選擇的重要依據。
2.3構建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
供應鏈管理涉及的內容不僅僅包含單個的生產企業,還涉及供貨公司、運輸體系以及市場終端的管理,供應鏈上擁有多個環節,為了保證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必須依靠信息技術,做到信息共享,及時了解企業的狀況。因此構建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是保證企業供應鏈高速運轉的基礎,也是供應鏈管理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采購管理信息系統以生產企業為核心,將企業數據與鏈條上游的供應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庫存點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將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及時地通過信息系統表現出來。同時,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還能及時體現市場終端的生產需求,將生產企業、供應商以及市場有機聯合起來。
3結語
綜上所述,采購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采購管理工作一直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形成合作競爭優勢,實行供應鏈管理。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并且為了更好地應對這種變化,本文提出了具體的采購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業物資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實現供應鏈下企業利益的最優化。
作者:歐陽豐瑞 單位: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肖偉.基于供應鏈的企業采購管理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6):1900-1900.
- 上一篇:連鎖企業采購管理探討
- 下一篇:采購經營沙盤在采購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