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采購管理改革研究
時間:2022-05-30 02:58:51
導語:本科院校采購管理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應用型采購管理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1.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采購管理人才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企業采購不同于個人家庭采購,企業采購涉及金額巨大、計劃性強,甚至一次采購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作為采購人員,必須盡職盡責、愛崗敬業、廉潔自律,杜絕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現象。一個采購管理人員,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即使他的工作能力再強,對于企業來說也不是好員工。2.較強的業務能力。不同的企業雖然建立了不同的采購管理制度,但萬變不離其宗,采購的一般流程包括:提出采購需求、制定采購計劃、選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訂單跟蹤、交貨驗收、結算貨款、結案歸檔等。選擇供應商是采購管理的重點工作,采購管理人員要懂得使用多種方式選擇供應商,比如直接談判、詢價比價、招標采購等。同時,采購管理人員要統籌安排本部門采購員做好相應工作,廣泛收集市場信息,處理好供應商關系。3.掌握采購談判技巧。在談判的開局階段,要注意營造適當的談判氛圍,可以考慮協商式、坦誠式、慎重式或進攻式開局策略。談判的磋商階段是雙方斗智斗勇的過程,談判人員可以考慮投石問路、聲東擊西、先苦后甜、不開先例、欲擒故縱、情感溝通或以退為進的策略。當談判出現僵局時,要能冷靜分析談判態勢,可采取休會、回顧成果或迂回側擊的方式,緩和談判氛圍,打破談判僵局。
1.授課方式多以講授為主。在授課方式上,教師多以講授為主,教師講的多,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就少,上課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存在著“就書本論”的傾向,局限于教材的章節安排,忽視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授課內容缺乏新意,多是照本宣科,鮮有新穎生動的采購管理案例。2.實踐教學流于形式。雖然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采購管理課程教學大綱安排有實踐教學內容,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首先,實踐教學課時較少,以鄭州市Z高校為例,采購管理課程總學時48個,其中實踐學時4個,占比不到10%,這樣少的實踐學時無法保證學生深入參與實踐項目。其次,在實踐形式上,教師往往在教室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或讓學生匯報PPT,這樣的實踐形式也無法讓學生真切體會采購的操作要領。另外,在少量的外出實訓項目中,帶隊教師常常忙于維持紀律,無暇給學生講解專業知識。3.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學習成績無法代表學習質量。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采購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是期末的紙質化考試,考試的題目都是書本內容,不能有效測評學生的采購操作實務能力。學生在考前突擊背書,單純就是為了通過考試,而不注重學習專業的實踐技巧。學生學習的課程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實踐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三部分構成。平時成績主要是通過課堂點名來計算學生的出勤率,雖然對學生上課起到了約束作用,但無法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實踐成績主要是老師批閱學生的實訓報告或實訓作業給出的分數,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實訓報告次數較少,往往是一個學期布置一兩次。另外,教師評分時,主觀隨意性大,因此,實訓成績也無法全面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采購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課前分享案例,提高學習興趣。實踐表明,課前分享與課程相關的案例或新聞,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擺脫照本宣科的束縛。課前分享案例的時間要把控在五分鐘左右,時間過長會占用太多授課時間。經驗表明,課前分享的案例或新聞由教師收集并講解,效果會比學生講解要好,因為教師有專業知識,懂得從特定的視角選擇案例,而學生尋找的案例容易偏離教師的初衷,或者課件制作不美觀,或者分析不透徹。教師選擇的案例應與即將講授的課程內容接近,亦可為后續講授知識打下鋪墊。2.開展翻轉課堂,增加參與機會。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習的決定權教給學生,變教師教為學生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發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對話和討論的形式,幫助學生解答專業問題。比如采購管理的采購談判內容的學習,可通過模擬談判使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分工,一部分學生上網收集談判劇本并編輯通順,一部分學生模擬導演、旁白、接待、秘書等角色,一部分學生模擬采購方談判隊伍和供應商談判隊伍。在這樣的互動中,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又可加深學生對談判工作的認識。3.開展實踐教學,鍛煉學生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教師應多組織學生開展外出實訓,走進企業學習采購。在外出實訓前,教師應積極與合作企業聯系,妥善安排好講解、提問、互動環節;學校應為教師開展外出實訓提供經費支持。為了使教師在帶隊過程中能更多地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可分派學生輔導員一同出行,負責學生紀律和安全,教師則專心安排學生與企業采購員互動交流。4.改革考試方式,變壓力為動力。紙質化考試固然易于操作,但不利于測評及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考試方面進行改革,教師可降低紙質化考試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或者取消紙質化考試;提高課堂回答問題占總成績的比重;期末考試可通過模擬采購工作的方式進行,比如模擬談判、模擬招投標、模擬采購會議等。教師在課程中對學生的模擬練習進行指導,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梁軍,王剛.采購管理(第3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2]喬駿,崔發強.采購管理實務[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
[3]龍瑞紅.采購實務[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作者:王恒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 上一篇:煙草企業采購管理措施
- 下一篇:檔案規范化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