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責任成本管理綜述
時間:2022-08-03 11:08:00
導語:推行責任成本管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企業作為市場的一個主體,如何加強管理才能在市場經濟中立足于不敗之地,已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這勢必要求企業管理加速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約型,從經營型到效益型的轉變。那么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如何才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呢?從根本上講,首先要在銷售環節增加產品的銷售和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利潤,其次是要在生產環節重視質量、安全、進度,除上述所講,最重要的就是在企業的管理環節上加強成本管理,而抓成本管理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推行責任成本管理。收集。
一、責任成本管理的概述
所謂責任成本,是指特定的責任中心(如某一部門、單位或個人)在其所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所發生的各種耗費。從實質上說,責任成本管理是指保證工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完成一項任務所消耗的最低支出的總額(責任成本包括成本、費用、營業外支出等各項支出),將其按照可控原則劃分若干細項,進而確定成本費用發生的單位或個人,并以合同的方式建立責任成本核算體系,將各單位或個人的成本節超金額與其工資獎金等收益掛鉤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一種管理方法。
二、責任成本管理的基本內容
責任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的一種管理方法。
具體來說,就是按照“目標管理”的原則,將企業生產經營的整體目標分解為不同層次的子目標,落實到有關單位即企業內部責任單位,稱為“責任中心”。所謂責任成本就是責任中心所發生的各種消耗和費用。讓職工做到“干著算,算著干”,變過去的事后算帳為事前控制,實行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其基本內容概括起來就是:建立“一個體系”、實現“兩個掛鉤”。
所謂建立“一個體系”即建立成本責任控制體系。按照“誰擔責,誰控制,誰控制,誰受益”的原則,在責任中心建立一個將成本控制責任量化分解到具體責任人的體系,并以圖表形式明確標示,做到責任明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動態管理。目的是讓每個責任人明確責任,控制重點,同時有效地避免了責任交叉與推委扯皮現象的發生。通過將總成本分解成一個一個可以控制的小成本,形成了“人人身上有指標,干斤重擔大家挑”的局面,徹底打破了過去在成本管理上吃大鍋飯的現象。
所謂“兩個掛鉤”即企業對責任中心的考核與責任中心預算編制的合理準確度掛鉤,各責任中心職工工資收人與責任中心責任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掛鉤。這樣就做到了企業的整體效益與職工的個人收入都與企業的責任成本掛鉤,突出了責任成本在成本管理及各級責任中心中的核心作用,從而確保了責任成本管理在企業的順利推行。
三、企業實施責任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責任中心
按照責任成本的管理層次,確定一個職能部門為責任中心(責任中心可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再根據各責任中心對成本的控制能力,確定控制成本的范圍,明確責任成本控制的目標,最終保證每項成本指標都至少有一個責任中心進行控制。
(二)建立內部結算制度
內部結算是指在企業內部模擬銀行結算方式,對各責任單位的經濟事項運用貨幣形式進行交換的管理方式。建立這種制度的目的,是為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轉移產品或勞務確定合理的內部價格,為各責任中心考核提供依據。建立內部結算制度的關鍵是制定內部結算價格和選擇內部結算方式。而選擇內部結算方式的原則是既要滿足往來結算需要又要簡化結算手續。
(三)編制責任預算
責任預算是企業總預算在各個責任中心進行合理劃分而編制的預算。作為責任會計的重要環節,責任預算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控制企業及各責任單位活動的標準,是考評各責任單位業績的依據,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手段。
責任預算的編制分為三個步驟:一是編制整個企業利潤、成本、資金和相關指標的預算或計劃,二是將企業預算分解到各責任單位,三是調整責任單位的責任指標,落實責任預算。
(四)進行責任控制
責任控制是責任會計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各責任單位的責任指標為基礎,以責任預算為依據,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收入、成本、利潤、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各責任中心應實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各責任中心也應加強自我控制。
(五)實施責任成本核算
財務部門按照核算程序,將責任中心所發生的成本費用,及時歸集和匯總,并與責任成本預算比較,計算盈虧、編制財務報告和責任成本執行情況的分析。其核算模式在實務中有以下三類協調方法:一是用會計方法計算產品成本,用統計方法計量責任成本。二是“雙軌制”,即采用一套憑證系統核算產品成本,再組織一套獨立的核算體系專門核算責任成本。三是“單軌制”,即將責任成本和產品成本放在同一套核算體系,把責任成本的核算溶進產品成本計算過程。收集。
(六)進行責任考核
可以根據責任中心的業績報告,分析與其責任預算的差異,并查明原因,實行獎懲。通過評價和考核,可以總結成功的經驗,查找存在的缺陷,為下一期預算編制提供參考資料。責任成本考核應公正合理,不但能激勵各責任中心的積極性,也能通過適當的懲罰約束和控制不當行為,以實現責任中心權責利的統一。
為準確掌握責任單位完成責任指標情況,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內審機構和內審制度,定期對責任單位進行財務審計、效益審計及責任執行審計,從而為考核、獎懲提供相關依據。責任成本管理,是一項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企業管理活動,它的工作結果直接通過各項經濟指標反映,最終影響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經營成果。在此基礎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支持已逐漸成為責任成本能否實現正確流動的基本保障。責任成本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統應該覆蓋企業業務流程的每一個作業單元,以使全部的成本信息傳遞到每一個相應環節,從而保證管理需要。
四、推行責任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如何強化內部管理、挖掘內部潛力、提高經濟效益和整體管理水平,實踐證明,在企業內部全面推行責任成本管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只要使企業的責任成本逐漸落實到實處,就能促使產品質量的提高,就能增強職工成本管理意識和觀念的轉變,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才能得到明顯提高。
總之,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要全過程控制。而劃分成本職責,制定成本費用指標,并對其進行嚴格考核,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只有主動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緊緊抓住成本管理這個“牛鼻子”,制定先進科學的定額,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同時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同管理工作并重,才能不斷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和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工委副主任情況小結
- 下一篇:銀行職工演講參考3則